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

《美國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四》簡介:非同尋常的訪談,真實的自白;44位偉大新聞攝影師的傳奇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1936年,隨著《生活》雜誌的創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是那些創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並使《生活》雜誌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

作者簡介

作者:(美)約翰?洛恩加德(JohnLoengard)譯者:徐家樹約翰?洛恩加德(JohnLoengard),1961年加入《生活》雜誌。20世紀60年代被認為是《生活》雜誌最有影響的攝影師。1978年為《生活》雜誌作為月刊復刊時起了很大作用。他在《生活》雜誌任圖片編輯直至1987年,現居紐約。他自己的圖片書籍包括:PicturesunderDiscUSSlOn,CelebcatingtheNegative和GeorgiaO’KeeffeatGhostRanch,時他也是LIFEClassicPhotographs:APersonalInterpre—tation和LIFEFaces的編輯。

目錄

霍華德·索丘雷克(Howard Sochurek):以拍攝政治事件聞名。曾作為軍方派出的唯一一名攝影師在日本東京報導麥克阿瑟將軍與天皇裕仁的會見。1959年,他在莫斯科拍攝的那張著名的尼克森與赫魯雪夫的《廚房辯論》成為歷史的一頁書籤,曾被中國高中歷史教材所用。

漢克·沃克(Hank Walker):曾因在聽證會上拒不交出拍完的膠捲而被媒體報導,在公眾中引起爭議,但他不以為然,他認為膠捲一旦拍完,個人便不再擁有,而屬於《生活》雜誌。他的代表作是1960年在洛杉磯的民主黨大會上所拍的《甘迺迪兄弟》。照片深刻有力地抓住了人物之間的尖銳衝突,顯示了他們的複雜內心。

格雷·維萊特(Grey Villet):以追求照片真實、從不運用燈光而聞名,得有“朦朧攝影”的稱號。他常用大特寫的方法拍攝人物臉部來表現人物內心。曾多次赴巴西拍攝菲德爾·卡斯楚,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是“古巴勝利”的故事,照片表現了人們經歷長期苦難後,獲得自由的狂喜。

約翰·洛恩加德(John Loengard):作品以奇妙、特別著稱,他曾說:“奇蹟永遠與攝影相聯繫。”他拍攝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比爾·科斯比抽菸的那幅照片,特別選用了加利福尼亞獨特的白牆作背景、營造出一種剪影效果,使照片極具表現力。

比爾·雷(Bill Ray):善於拍攝名人故事。他拍攝的照片總能抓住人物的自身特點。1968年,他作為少數幾名新聞記者之一被邀請參加傑奎琳·甘迺迪與亞里士多德·奧納希斯的婚禮,所拍攝的照片作為封面被《生活》刊出。

比爾·埃普里奇(Bill Eppridge):作品真實、自然,能傳達出他對人們的愛,他拍攝的紐約吸毒者的故事客觀地顯示了吸毒者的精神及生存狀態,有力地警醒世人,後來該故事被拍成電影《針頭公園的懲罰》。

亨利·格羅斯金斯基(Herlry Groskirlsky):照片所含信息豐富,表現形式考究。拍攝前,他總做好周密的準備。如拍攝那張著名的1970年日全蝕照片,為表現出太陽被月亮擋住的過程,他事先作了拍攝計畫,還計算出了日蝕在天空運動的全部時間,並畫出草圖。

科·倫特米斯特(Co Rentmeester):經歷坎坷,因報導越戰而感染上疾病,並負傷導致大拇指不能轉動,必須用手腕轉動對焦,但後來其拍攝了大量的野生動物故事,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師,後期還從事體育攝影。他拍攝的照片有極強的衝擊力及感染力。1970年,他拍攝的“老兵醫院故事”在當時引起了全國關注,使該醫院迫於壓力投入1200萬美元進行各方面的改善。

弗農·梅里特(Vernon Merritt):從小熱愛攝影,不顧家人反對走上攝影道路,1970年他所拍攝的小豬照片一時風靡全美。

約翰·奧爾森(John Olson):以報導越戰而聞名。1968年他報導了越戰中最艱苦的峴港戰爭,刊出後在美國國內引起鬨動,但也由此成為美國軍事法庭審訊焉對象。那幅《海軍陸戰隊轍退》的照片,給人極強的衝擊力,曾被幾百次地發表刊用。

約翰·希勒(John Shearer):以報導美國人權運動而聞名,善於捕捉人物瞬間情感變化。那幅在報導美國人權運動中為監獄長官拉塞爾·奧斯瓦特拍攝的照片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表現得淋淋盡致,可謂一幅傳世佳作。

麥可·蒙尼(Michael Mauney):善於觀察,喜歡尋找人們的反應。最突出的作品是一幅展現一對年輕人表情的照片,雖然簡單卻極具內涵,而且很優雅,被《生活》雜誌用雙頁刊出。

哈雷·本森(Harry Benson):一位傑出的攝影師,他的作品直接而富有創造性。他總是把拍攝當成一場戰爭,這使他總能進入他想去拍攝的地方,拍到他想要的瞬間。同時,由於他的與眾不同,他總被大人物賞識,獲得專訪及獨家報導機會。1964年,他為甲殼蟲樂隊拍攝的那張照片是至今為止所有拍攝該樂隊的照片中最好的一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