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一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一》一書為你講述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雷克斯·哈迪、約翰·菲利普、彼得·斯塔克波爾、霍勒斯·布里斯托、漢塞爾·米斯、卡爾、雪利· 邁登斯和戴維·E.謝爾曼等傑出攝影師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936年,隨著《生活》雜誌的創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是那些創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並使《生活》雜誌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生活》雜誌對我來說意味著美國國旗,”艾森斯塔特回憶說,“我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責任感。我們教育了世界。”

艾森斯塔特和同事們,像卡爾·邁登斯,和其他44個接受訪談的《生活》雜誌攝影師事實上在實踐新聞攝影,但又使之成為了一門藝術。

在長達100多個小時的錄音談話中,他們吐露了自己的抱負、焦慮以及對約翰·洛恩加德——《生活》雜誌最偉大的當代專欄作家的祝賀。這些關於攝影師的冒險和不幸——從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至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描述和刻畫了新聞攝影的黃金時代。“我們所擁有的共性之一,”洛恩加德說,“就是我們都熱衷於拍攝周邊的世界,尤其是人,而且我們每人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幹得好。”這些偉大攝影師的照片,忠實地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編輯推薦

非同尋常的訪談,真實的自白;

44位偉大新聞攝影師的傳奇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作者簡介

1961年加入《生活》雜誌。20世紀60年代被認為是《生活》雜誌最有影響的攝影師。1978年為《生活》雜誌作為月刊復刊時起了很大作用。他在《生活》雜誌任圖片編輯直至1987年,現居紐約。他自己的圖片書籍包括:Pictures under DiscUSSlOn,Celebcating the Negative和Georgia O’Keeffe at Ghost Ranch,時他也是LIFE Classic Photographs:A Personal Interpre—tation和LIFE Faces的編輯。

目錄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生活》雜誌最受尊敬的攝影師之一,拍攝題材極為廣泛,曾為政治、娛樂、藝術等領域的很多著名人物拍攝過。從1960年開始拍攝約翰·F.甘迺迪,一直到他當上總統,得到過他的信任和厚愛。他最著名的照片是二戰勝利後時代廣場上一個水手吻一個姑娘的照片,由此向全世界傳達了經受過戰爭的人們感受和平的狂喜。但這張照片卻一直被質疑是否擺拍,直到現在還引起廣泛的爭議。

雷克斯·哈迪(Rex Hardy):《生活》雜誌最年輕的攝影師之一,在《生活》雜誌只工作過3年,拍攝偏向於冒險和體驗,自認為“可以算是《生活》報導拍攝酒會這一類事件的攝影師”,但實際上他也拍攝過很多著名的人物和大場面,如美國著名喜劇電影明星哈波·馬克斯,海地與聖多明哥的戰爭,海地總統就職典禮等,為記錄歷史留下了生動的原始資料。

約翰·菲利普(John Phillips):194 3年著名的《德黑蘭會議》的拍攝者,並被邀請參加了溫斯頓·邱吉爾的69歲生日慶祝會,之後又拍攝了法羅克國王、南斯拉夫游擊隊領導人狄托等,並有兩幅照片在“人類之家”展覽中展出。他有一種非常超然公正的攝影態度,拍攝的照片總是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他生動的圖片反映了偉大的歷史時刻。

彼得·斯塔克波爾(Peter Stackpole):他是一個雕塑家的兒子,卻有著對攝影的興趣和天賦,很早就認識了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和愛德華·韋斯頓等人,並加入了f64小組。曾跟隨美國著名兒童電影明星秀蘭·鄧波爾進行拍攝,曾連續幾年拍攝、報導奧斯卡電影獎的頒獎過程。二戰期間到塞班島進行拍攝。斯塔克波爾善於根據現有環境來設計情境,關注構圖、質感和畫面的設計,是位相當出色的攝影師。

霍勒斯·布里斯托(Horace Bristol):他關注到加利福尼亞州移民勞工的生活狀況並拍攝成故事,這個故事後來成為暢銷書《憤怒的葡萄》的題材,並被“二十世紀之狐”改編成電影。他還拍攝了廣受歡迎的巴厘島的故事等。他善於發現題材的社會意義,喜歡把自己看成是新聞攝影師而不是藝術家,這在《生活》雜誌中一是為數不多的,,

漢塞爾·米斯(Hansel Mieth):《生活》雜誌僅有的四名女攝影師之一,很有才華也很有個性,因此曾被一些報紙的新聞記者妒忌而發生衝突,得了一個“拳手”的綽號。她拍攝的《多麗五胞胎》構思新穎,頗有趣味。在羅斯福總統的母親莎拉,羅斯福86歲生日時,拍到羅斯福四世同堂的照片,這張珍貴的照片極具紀念意義。

卡爾和雪利·邁登斯(Carl&Shelley Mydans):《生活》雜誌攝影師中的夫妻檔,配合極為默契,卡爾拍攝時只需要拍攝圖片,雪利會為他記錄好一切。他們手下曾經產生過大量的優秀作品,如日本福井的地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呂宋登陸等。1963年甘迺迪總統被刺,他拍到了那張各報搶登頭條新聞、捷運中人人讀總統被殺訊息的照片,這是他圖片中被用得最多的一張。他曾經說過:“世界是有感情的,攝影師必須以某種方式抓住這種動人的瞬間。”

戴維·E.謝爾曼(David E Scherman):一位極為聰明的攝影師,在拍攝“檸檬奇缺”這個題材時設計的拍賣的形式讓這張照片贏得普遍的讚譽。除了拍攝這種極富情趣的照片,他還有著讓人欽佩的策劃能力——在6個月的時間內編輯成《(生活)之最》,半年中賣出去160萬冊,成為美國出版史上銷售最快的一本書:他想出主意拍攝英國文學名著中的英國景色,出版成攝影集《文學的英國》,成為美國在戰時的“每月暢銷書”,後來與妻子合拍的《文學的美國》,也成了“每月暢銷書”。

前言

一中國攝影出版社以前曾出版了一本十分好看的書,叫《世界的眼睛——馬格南圖片社與馬格南攝影師》,那是描述世界頂級圖片社以及頂級新聞攝影師的開山之作。現在,它的姊妹篇《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共四冊)中國攝影出版社即將付梓,此書無疑在紀實攝影上和前者難分伯仲。. 其實,這兩本巨著中的攝影人物本身有很多重疊,如羅伯特,卡帕既創建了馬格南圖片社,最終又死在《生活》雜誌手裡。兩本好書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同一偉大事物的不同方面。偉大的事物往往誕生於偉大的運動,偉大貫穿於事物的各個方面,偉大來源於無數細小的認真準備之中。傳教士之子亨利,魯賓遜,盧斯出生在中國台州,曾受五四運動影響..

書摘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以下簡稱艾森):在我的一生中,我拍誰拍得最多?我告訴你,是索菲亞·羅蘭。我是在1961年認識她的。《生活》的一名編輯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有個好差使交給你,你手頭的故事什麼時候拍完?”我當時正在拍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故事,我還想把這個故事引申一點,所以就回答說:“也許明後天吧。”那編輯說:“你必須馬上去羅馬拍索菲亞·羅蘭。”“我15分鐘之內就結束。”我說。第二天我就上路去羅馬了。索菲亞在那兒拍一部電影。她對我好極了,我可以隨意拍攝。大約一年之後,《生活》雜誌的文字記者問索菲亞:“你為什麼可以讓艾森隨意拍照?”她說:“因為他讓我想到我的婦產科醫生。”

在最初開始拍照片時,我從沒有想到攝影會成為一個職業。我的第一台相機是叔叔給我的生日禮物,那是在柏林,我11歲的時候。那是一台伊斯曼·柯達三號折合式相機,我拍攝一些噴泉、樹葉、街景這一類業餘愛好者們拍的東西,自己沖洗。1916年被應徵入伍時我不再拍了,我只是個孩子兵,直到戰後的1925年,我買了一台蔡司·伊-3相機,是用9×12厘米平板膠片的,這時我才又開始拍照。我還是拍些風景、蛛網、森林之類的東西。到了1927年,我與父母親去波希米亞度假,我拍攝了一幅一名女子在打網球的照片,時間是下午4時,她的倩影讓我著迷,於是我拍了一幅照片,其中還有別的景物。回到柏林後,我把這張照片給一位朋友看,他也常常玩玩攝影。他說:“你可以把它放大。”

我說:“什麼是放大?”我還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個詞。我到他的住處,他給我看裝在牆上的一件新發明,是用木頭做的。他表演給我看,可以把我那幅照片中的打網球的女子放大,而把別的雜亂背景裁掉。我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攝影生涯。我看到了各種可以做的事,以前我只是印相,照片只有3×4英寸。我買來放大機,把我父母親的衛生間改成了暗房——沒有人可以用那個衛生間了。

有人說:“你應該把這幅照片給‘Der welf spiegel’雜誌的什麼人看看。”那雜誌的意思是“世界之鏡”,有點像《紐約時報》的星期日雜忐版。編輯對我說:“我非常喜歡這幅照片。”當這幅照片刊出時,底下的說明是:“日西下,影漸長。”

那編輯說:“再給我拍些這樣的照片來。”兩周之後,我到柏林的阿荷特·巴豪夫車站,我拍到一位老婦人穿過鐵道,那兒停著四五輛巨大的蒸汽機車,陽光正照到老人的頭髮上。編輯喜歡那幅照片,他們付給我三四美元,大概是12馬克,我甚至不知道照片可以掙錢。那時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