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二》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二》

1936年,隨著《生活》引雜誌的創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是那些創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並使《生活》雜誌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

基本信息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二

作者:(美)約翰·洛恩加德譯者:徐家樹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頁碼:157頁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0079147
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二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訪談錄之二

·條形碼:9787800079146
·包裝版本:2006年7月第1版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非同尋常的訪談,真實的自白;
44位偉大新聞攝影師的傳奇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1936年,隨著《生活》引雜誌的創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是那些創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並使《生活》雜誌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

作者簡介

1961年加入《生活》雜誌。20世紀60年代被認為是《生活》雜誌最有影響的攝影師。1978年為《生活》雜誌作為月刊復刊時起了很大作用。他在《生活》雜誌任圖片編輯直至1987年,現居紐約。他自己的圖片書籍包括:PicturesunderDiscUSSlOn,CelebcatingtheNegative和GeorgiaO’KeeffeatGhostRanch,時他也是LIFEClassicPhotographs:APersonalInterpre—tation和LIFEFaces的編輯。

媒體推薦

書評
“翻閱《生活》雜誌,能夠看見全世界,見證重大的歷史事件……”
——摘自美國《生活》雜誌序言

編輯推薦

非同尋常的訪談,真實的自白;
44位偉大新聞攝影師的傳奇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1936年,隨著《生活》雜誌的創刊,新聞攝影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開始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這裡是那些創造圖片故事和圖像文體的先鋒們不容置疑的聲音。系列訪談從新聞攝影之父——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開始,他們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艱難的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光輝勝利,這些因素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攝影傳奇,並使《生活》雜誌成為美國人的家庭相冊。

目錄

哈特·普雷斯頓(HartPreston):以第一個拍攝徒步穿越美國的旅行者故事而進入姓活》雜誌;南美洲第一個《時代·生活》雜誌辦事處的開設者;少有的由攝影師轉為文字記者的人之一,為美國援助歐洲復興的“馬歇爾計畫”的發言人撰寫發言稿,並記錄歐洲執行該計畫的情況,是那一時期美國與歐洲關係的重要歷史見證人之一。
邁倫·戴維斯(MyronDavis):曾在二戰中兩次參加登入太平洋戰區的拍攝工作,所拍作品深刻反映出戰爭的本質及其殘酷性;曾到五角大樓為馬歇爾將軍拍照,將軍破例與之閒聊長達30分鐘;無意中拍了一幅羅伯特·卡帕在浴缸中看書的照片而為卡帕的傳記提供了精彩的圖片;初入《生活》雜誌便成績斐然,《生活》給他6次任務,有5個故事被刊出,這是很少有的事,他認為攝影是獨特的,要抓住真實的瞬間。
拉爾夫·莫爾斯(RalphMorse):曾在二戰瓜達爾卡納爾島登入中拍攝時九死一生,是美國本土除了總統和高級軍事將領外唯一知道當時戰況的人。他所拍攝的二戰中洛特的故事被人稱為“這是我希望我能在它的題目下署名的唯一的攝影故事”;他拍攝記錄了二戰德軍向英軍投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20世紀60年代拍攝了美國首次航天登月;其代表作《日本士兵的頭骨》(1942年)是有關戰爭的最駭人的照片之一,被許多地方刊用,其偉大在於讓人們知道戰爭是怎么回事。
安德烈亞斯·法寧格(AndreasFeininger):拍攝風格簡潔、明了、自然,所拍主題多為靜物、風景,充分體現其環保主義思想。他所拍的加利福尼亞信號山油田鑽井塔是一幅表現醜惡的作品,但又顯示出偉大和動態。他極少拍人物,卻拍出了著名的攝影師丹尼斯·斯多克的照片,被《生活》雜誌攝影部的許多人認為是從未有過的最好的封面照片。
約翰·弗洛里亞(JohnFlorea):二戰中為吉米·羅斯福司令賞識並由其親自向羅斯福總統為他要到了戰地記者的委任狀,由此開始報導二戰;他曾拍攝麥克阿瑟將軍,照片被選為《生活》雜誌的封面照片;他所拍攝的《喬·笛米勒》和《美國戰俘營》讓人們知道法西斯是如何對待戰俘的,發人深省;後來他無意中開罪了《生活》的圖片編輯而被《生活》解僱,這卻給了他進入電視業的契機,由此他成為一位出名的電視編導。
喬治·西爾克(GeorgeSilk):代表作為1945年跨越羅埃河系列的故事;中國內戰期間到湖南拍攝老百姓在戰爭期間的苦難生活,有力控訴了戰爭的罪惡;後從事體育攝影,拍攝手法獨特,其作品靈動有韻;作品《伐木工人》因其對光線獨特的運用達到非凡的視覺效果而在“人類之家”攝影展覽中被展出;他還為約翰·甘迺迪夫人拍過照,被用於《生活》雜誌封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