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湯鍋

羊肉湯鍋

羊肉湯鍋是我國八大菜系中川菜中的著名菜餚,有多種做法,其主料為羊肉。該菜味道鮮美,色澤黃亮,營養豐富,別具風味。

基本信息

做法

做法一

食材準備
膘肥羊肉(5斤左右)雞蛋6個、生薑洋蔥孜然精鹽花椒、少量澱粉為食街。
製作步驟
1、將羊肋條肉洗淨,切成大塊,投入開水鍋(加白蘿蔔)煮約20分鐘,去掉膻味,再用清水洗淨
羊肉湯鍋羊肉湯鍋
;羊骨用水洗淨;柿子椒支蒂和籽,洗淨,切成小塊,放在盆內,加部分鹽和涼開水拌勻醃成鹽水椒;香菜擇洗乾淨,切段;
2、將鍋架在火上,先放墊底,再將羊肉塊、羊腸、羊肚放上,然後放入料酒、蔥段、薑片,燒開不滾,倒入適量清水(要沒過肉塊),再用旺火燒開,撇淨浮沫,滾燒0.5-1小時,湯色變白,改用小火燉1-1.5個小時,燉至羊肉、羊腸、羊肚軟爛熟透,撈出,晾涼後分別撕成小塊;
3、食用時,取出部分羊肉、羊腸、羊肚塊放入熱湯鍋內燙熱,盛在碗內,舀入熱羊肉湯,加入適量的鹽、味素調好口味,撒上香菜段,再取出部分鹽水椒裝入小碗,同時上桌,配合食用。

做法二

食材準備
原料:膘肥羊肉(5斤左右)
配料:雞蛋6個、生薑、洋蔥、蒜、孜然、精鹽、醋、花椒、少量澱粉
製作步驟
1、將羊肉洗淨切片;
2、用鹽將羊肉醃製半小時;
3、將雞蛋打碎加澱粉攪製成糊,加入姜、蔥等調料,充分攪拌,再將調製好的蛋液均勻塗抹在羊肉上;
4、把老油(熟過的清油)煎沸後澆淋在羊肉上即可。
注意事項
這道菜的關鍵在於刀功,切羊肉時一定要按照羊肉的經絡下刀,羊肉要切得薄才易熟易入味。

營養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性溫味甘,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身;可正氣祛邪,治畏寒怕熱;補元陽,宜氣血;對寒暑侵襲/冷熱不均/四肢無力/產後虛弱有奇效。故傳統中醫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之論,對提高人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
羊是純食草動物,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羊肉湯又是最容易被吸收的,所以羊肉湯是滋補的佳品,經常喝羊肉湯的人身體的抗寒,抗病能力很強。
根據《金匱要略》記載:羊肉湯對於腎虛所致陽痿、早泄、婦人陰冷等對於心脾氣虛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失眠,血虛寒凝所致的脈管炎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還能增強肌體的抵抗力,對病後體弱、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腎虧陽痿者都大有好處。
羊肉湯是冬令補品中的美味之一,它不僅富於營養,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能溫中暖下,補益氣血,強健機體。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那么羊肉湯既是美味,又是良藥,兼有食補、藥補之功

食用指南

食物相剋

中醫里認為羊肉不能與醋一起食用,因為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茶水也是羊肉的“剋星”,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讓羊肉含的大量蛋白質流失,還容易引起便秘。

忌食人群

根據中醫的說法,對照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高血壓、發燒感染、腹瀉的病人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