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組

羊耳菊組

羊耳菊別名豬耳風(廣西)、羊耳風(貴州),以根或全草入藥,辛、微苦,溫,散寒解表,祛風消腫,行氣止痛。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組4.羊耳菊組——Sect.CappaDC.,Prodr.5:469.1836;Benth.etHook.f.,Gen.Pl.2:330.1873;Hoffm.inEngl.etPrantl.,Pflanzenf.4,5:203.1890.——AmphirhaphisDC.,l.c.343,1836,p.p.——DuhaldesDC.,l.c.366.1836.

形態特徵

羊耳菊落葉灌木。高至1米多,直立,枝條粗壯,被綿毛。單葉互生;狹矩圓形至近倒卵形,長7~10厘米,先端漸尖至鈍形,邊緣有小鋸齒,基部渾圓至廣楔形,葉面綠色,有腺點,被粗毛,背白色,密被絹毛或綿毛。頭狀花序頂生或近頂的腋生,組成稠密的傘房花叢;總苞片數列多層,矩形至廣披針狀,外層漸短小,長3~7毫米,寬1毫米,被短毛,邊緣膜質.成熟後反卷;花托禿裸,有窩點;舌狀花冠前端每為3裂,管狀花冠5裂,黃色;雄蕊5枚,花葯基部矢形,有長尾;子房下位,1室,柱頭2裂。瘦果長約1.5毫米,被絹毛;冠毛白色帶淺黃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生於荒山、丘陵、山腰以下草叢中,或灌木叢中。

下級分類

羊耳菊系Ser.CappaeLing

澤蘭系Ser.EupatorioidesLink

擬羊耳菊系Ser.ForrestianaeLing

翼莖系Ser.PterocaulaeLing
赤莖系Ser.RubricaulesLi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