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族

旋覆花族,草本,亞灌木或灌木。葉通常互生,全緣或有鋸齒。頭狀花序有異形小花,輻射狀或常盤狀,邊緣的小花雌性,結果實,稀無性,中心的小花兩性,結果實或不育(常稱雄花),或頭狀花序僅有同形小花,小花全部兩性或單性,或雌雄異株。

族簡介

中文名:旋覆花族
拉丁名:Trib. Inuleae Cass
本族概述:
Cass. in Bull. Soc. Philom. Paris 190. 1812, 173. 1815, et Dict. Sc. Nat. 20: 374. 1821, 23: 559. 1822, 49: 223. 1827, 60: 579. 1830; O. Hoffm. Pflzfam. 4. 5: 172. 1889-1894. ——Trib. Asteroideae Less., Synops. Comp. 161. 1832. p. p. ——Trib. Senecionidea Less., l. c. 218. 1832.——Trib. Inuloideae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80. 1873. ——Trib. Asterees Baill., Hist. des Plantes 8: 71. 1882.
草本,亞灌木或灌木。葉通常互生,全緣或有鋸齒。頭狀花序有異形小花,輻射狀或常盤狀,邊緣的小花雌性,結果實,稀無性,中心的小花兩性,結果實或不育(常稱雄花),或頭狀花序僅有同形小花,小花全部兩性或單性,或雌雄異株。總苞片通常多層,覆瓦狀排列或近等長,草質,乾膜質或革質,稀1層。花托無托片或有托片。雌花花冠舌狀,有頂端3齒裂的舌片,或細管狀或絲狀而較短於花柱;兩性花花冠下部管狀,上部(檐部)鍾狀或漏斗狀,有4-5裂片。花葯上端有附片,基部箭形,有具絲狀或線狀、全緣或撕裂的尾部,或有時具小尖頭狀的耳部。兩性花的花柱分枝狹長,上部常較寬,略扁,上端圓形或截形,有乳頭狀突起或筆頭狀毛,無附器,或不育花的花柱不分枝。瘦果小。冠毛通常毛狀,少有膜片狀,或無冠毛。
本族分9個亞族,中國有5個亞族,即以非洲熱帶為分布中心的闊苞菊亞族Subtrib. Plucheinae, 以地中海地區為分布中心的絮菊亞族 Subtrib. Filaginae, 旋覆花亞族 Subtrib. Inulinae, 牛眼菊亞族 Subtrib. Buphtalminae 及分布最廣的鼠麴草亞族 Subtrib. Gnaphalinae。此外最近從絮菊亞族又分出含苞草亞族Subtrib. Symphyllocarpinae, 本族通常認為有二元的起源,即鼠麴草、絮菊、闊苞菊和它們附近各亞族有共同的起源,旋覆花牛眼菊和它們附近各亞族有共同起源。不同起源的亞族在總苞和小花(特別是雌花)的特徵上有顯著的差別。鼠麴草亞族曾經有人 (J. Small) 認為是最原始的亞族,它與旋覆花亞族分別從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起源,它的出現時期且較早(始新世)。但有人認為本族從菜薊族 Cynareae 起源。
本族我國原產者24個屬,其中較大的是艾納香屬 Blumea、香青屬 Anaphalis、火絨草屬 Leontopodium; 在中國馴化或栽培者3個屬,其中原產非洲南部和大洋洲的花笄屬 Helipterum DC. 和原產大洋洲的貝細工屬 Ammonium R. Br.: A. alatum R. Br. 僅有栽培的觀賞植物。此二屬在本志中不詳述。
本族中一些屬如艾納香屬旋覆花屬蚤草屬天名精屬等,其中有藥用植物或芳香植物。

下級分類

鼠麴草亞族Subtrib. Gnaphalinae Reichenb.
闊苞菊亞族Subtr. Plucheinae Reichenb.
牛眼菊亞族Subtrib. Buphthalminae O. Hoffm.
絮菊亞族Subtrib. Filagininae O. Hoffm.
旋覆花亞族Subtrib. Inulinae O. Hoffm.
含苞草亞族Subtrib. Symphyllocarpinae Smolj.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