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語族

羅馬語族

從義大利語族衍生出來的現代語族,主要包括從拉丁語演化而來的現代諸語言。

簡介

羅馬語族是從義大利語族衍生出來的現代語族,也叫做羅曼語族、拉丁語族,主要包括從拉丁語演化而來的現代諸語言。操羅曼語族語言的人主要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歐洲拉丁人”。紀元前後的古羅馬帝國瓦解之後,原本統一的拉丁語也隨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各類方言。這些方言就是今日羅曼諸語言的雛形。儘管如此,現代羅曼語族諸語言和古老的拉丁文之間已經存在很大不同了。比如,現代羅曼語以冠詞和介詞來替代拉丁文複雜的格變化;現代羅曼語用助動詞來構成複合時態,這也是拉丁文不具備的。

羅曼語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語言: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儘管都是從拉丁語演化而來的,羅曼諸語言之間仍存在比較顯著的差別。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包括:歷史傳統的彼此隔絕、古羅馬帝國治前的地域性古語的影響、羅馬帝國覆滅後頻繁的戰爭和社會變遷,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各種地域文化之間的衝突和共融,等等。除羅馬尼亞語之外,其他語言已經沒有格變化。 現代羅曼諸語言中名詞通常只有兩種語法性,而拉丁語中名詞則有三個語法性。當然也存在特例,比如羅馬尼亞語和義大利語中就保留了一些中性名詞的表達,而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加泰羅尼亞語中仍然保存了一些中性的代詞。 拉丁語中的指示詞在現代羅曼語中變成了冠詞。


美國英語的羅馬語族辭彙

法語

英語法語中吸收詞語始於中世紀。自1066年開始,法語成了統治者的語言,於是法語詞語大量湧入英語。據估計,到13世紀末時,已有10000個左右的法語詞語成了英語中的外來詞語。之後,法語詞語陸續進入英語,只是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是,法語仍是英語中外來詞語的最大提供者。究其原因,這應該與英法兩國地理位置相鄰有著密切關係。英語新詞中法語外來語涉及的領域無所不包:有關於法國一直享有盛名的餐飲業用詞,如amuse-gueule(可口小吃)、mesclun(幼嫩葉蔬菜沙拉)、nouvellecuisine(新式烹飪法)等;與釀酒、飲酒等有關的詞語,如Beaujolaisnouveau(新博若萊葡萄酒)、domaine(葡萄園)、gueuledebols(宿醉)、vendange(法國的葡萄採摘季節);與流行時尚有關的詞語,如BCBG(為bon chic,bon genre的縮略,表示“流行時尚人士”,與英國英語中的Sloane Ranger相同)、cinq-a-sept(下午5點至7點間攜帶情人同往的晚間茶點聚會)、partouse(夜總會);與服飾有關的詞語,如bustier(緊身胸衣)和salopette(有背帶的高腰長褲)等;與運動有關的用語,如chefd’équipe(負責日常事務的運動隊經理)、descendeur(登山所用的繞繩下降金屬套)、levade(古典騎術中的前肢起揚)、soigneur(腳踏車隊助理教練);與政府、政策等相關的詞語,如fonctionnaire(公務員)、franc fort(強勢法郎政策)、relance(政策等的重新實施)、système D(應付困難處境的政策或做法)。

西班牙語

源出西班牙語的外來語自16世紀起就開始出現在英語中,最初是直接從西班牙語中借用詞語,隨後到了19世紀美國英語不斷吸收西班牙語中的詞語,如bonanza,canyon,lasso,ranch,siesta等。而源語為西班牙語的最新外來語大多是從墨西哥西班牙語或南美西班牙語中吸收進入美國英語的,這些詞語包括ancho(墨西哥的大個芳香辣椒)、basuco(一種不純的或劣等古柯鹼,常與可可粉、菸草、大麻等一起吸服)、chipotle(墨西哥的煙燻乾紅辣椒)、habanero(哈瓦那椒,一種最辣的小辣椒)、maquiladora(美國人在墨西哥開辦的裝配工廠)、palapa(墨西哥傳統的棕櫚樹葉頂遮陽棚)、sinsemilla(無籽大麻)、taqueria(墨西哥煎玉米卷店)、telenovela(拉丁美洲的電視肥皂劇)和tomatillo(粘果酸漿)等。除了這些詞語之外,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直接從西班牙語中吸收過來的,如tonto(笨的,愚蠢的)和vino blanco(白葡萄酒)。

義大利語

義大利語為英語提供了許多音樂辭彙以及其他藝術的詞語。吸收義大利語中的詞語始於16世紀,像opera、piano、solo等詞就是在那一時期進入英語的。義大利的食品也在英語辭彙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其中有許多詞語都通過美國英語吸收進來的,如lasagna, macaroni, pizza, scampi等。食品詞語的吸收一直在延續著,它們是最新義大利外來語的最主要的類別。這些詞都以元音字母a或o結尾,義大利素來以其精美食物著名,其中的麵食更是遐邇聞名,所以這些詞語便陸續被吸收過來,如agnolotti(圓錐狀肉餡面)、farfalle(蝴蝶狀面)、fusilli(螺鏇形面)、orzo(大麥狀或米狀面)、pappardelle(寬條面)、penne(短管狀面)等。其他與飲食有關的新外來語包括bresaola(義大利醃曬牛肉)、bruschetta(一種用作小吃的烤三明治)、caffèlatte(牛奶咖啡)、calzone(有餡比薩餅麵團)、focaccia(義大利芳草橄欖味麵包)、mascarpone(一種淡味奶油乾酪)、panzanella(用橄欖油和切碎的蔬菜製成的麵包色拉)、radicchio(義大利菊苣)、rucola(一種菜葉可用以製作色拉的蔬菜)、taleggio(有外皮的半軟乾酪)。

羅馬語族的特徵

羅曼諸語言的共同特徵主要包括:常規: 羅曼諸語言的語法變化主要依靠動詞的詞形變化,而非依靠粘著成分。這就意味著對動作的描述更多的依賴動詞自身的變化,而非類似英語中go in之類的介詞動詞。這也是羅曼語言構詞法的重要特徵。 羅曼諸語言通常頻繁使用兩個助動詞來構成時態,都是從拉丁語的不定詞esse和stare改變而來的,一個用於描述本質,一個用於描述狀態。

羅曼語的動詞都要依照人稱及數量的不同而進行變位。第三人稱通常有語法性的區別,而第一和第二人稱則沒有。這一點和希伯萊語相似,不同的是希伯萊語的所有人稱都有性和數的變化。 幾乎所有的羅曼語言中都還保留著敬詞的痕跡,主要體現在第二人稱單數上。例如法語中“你”是Tu,而“您”則是Vous。這一特徵被稱為羅曼語言的“T-V差別”。

所有的羅曼語言名詞都有語法性的區別,但通常名詞本身沒有屈折變化,儘管拉丁語中名詞是有格變化的。 在語音上,羅曼語言通常都將每個詞的重音放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在法語中,重音是放在最後一個音節上的,因為多數法語辭彙擯棄了拉丁語辭彙的最後一個元音),而且羅曼語言通常都有一些特殊的規定以消除聲門塞音、閉塞輔音等對語言整體美感的影響(例如法語中就有“聯誦”的規定)。這些特徵使得所有的羅曼語言都具有語速快、語調流暢的特點。字母W和K使用得很少,通常只出現在人名和外來語中。 字母C和G在前元音(如i、e等)之前的時候通常要發軟音,在後元音(如a、o、u)前則要發較硬的軟齶音。 在大多數羅曼語中,一些表示國籍的形容詞、表示星期、月份和年份的名詞通常首字母不需大寫,這和日耳曼語不同。例如,在法語中,“中國的”寫作chinois,而不是Chinoi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