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東二社區

2000年小欖鎮政府,根據“工業立鎮”的方針精神,把“小欖工業區”設址於我績東二中心位置,並開發徵用村土地1600多畝。解放前大部份是租賃地主或富農的土地耕種的佃農,部份是為地主做農的工人,部份是自有少量土地又租入土地的農民。解放後,1952年進行土地改革,收回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作。至1955年上半年,由於土地分散,勞力不足,種收帶來很大困難,甚至部分農民丟荒棄耕,故政府號召農民組織起來,發展農業生產,成立了大聯組、互助組,用以工頂工、互相幫助的耕作形式,在組織實行一年後,從1956年由政府動員農民成立了初級農業社,最後擴至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全國成立農村人民公社,我社的農民土地劃入小欖公社織麻東,後成立為織東二大隊。1976年至1977年按政府要求實行了一級核算,之後,織東二在1987年小欖鎮公社與小欖公社合併為小欖鎮的時候由大隊轉為績東二管理區。1998年8月體制改革撤區換村,成立為績東二村委會。在2004年6月底,回響上級號召,進行村經濟一級核算,撤消村小組,在同年的12月底,將村委會改制為社區居委會至今。
績東二社區歷史悠久,由成立小欖公社開始已經是小欖公社轄下的一個村,先後由績東二鄉、大隊、管理區,至1998年8月改名為績東二村委會,轄下有星火一村、星火二村、星火三村、星火四村、星火五村、怡豐一村、怡豐二村、怡豐三村、怡豐四村、怡豐五村、怡豐六村、泰豐一村、泰豐二村、泰豐三村、泰豐四村,共15個村小組。在2004年底改制為社區居委會。一直以來,設有一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44人,並設有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支委共3人。社區居委會設有主任、副主任、村委共5人(其中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由一個成員擔當),村民代表53人。村小組代表、理財人員共5人。村小組幹部30人。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戰鬥堡壘,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集體經濟得到不斷的壯大,資產總量不斷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