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止也。 止也。

拼音:bì 聲母:b
部首:糹部 部首筆畫:6筆
筆畫:10劃 總筆畫數:16筆
筆順:折折捺捺捺捺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橫豎
簡要解釋:


縫著:“冠六升,外縪。”
止。
約束。
古同“”,蔽膝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糹字部】縪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廣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說文》止也。《玉篇》冠縫也。《儀禮·旣夕》冠六升,外縪,纓條屬厭。《注》縪,謂縫著武也。又《博雅》韍謂之縪。又《集韻》薄必切,音邲。義同。 又《集韻》必結切,音彆。必,或作縪,以組約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圭中必。《注》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而執之,以備失隊也。

說文解字

【卷十叄】【糹部】縪
止也。從糹畢聲。卑吉切
止也。考工記玉人曰。天子圭中必。注曰。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為執之以備失隊。按鹿車卽車。東齊海岱之閒謂之道軌。廣雅曰。道軌謂之鹿車。鹿車下鉄,陳宋淮楚之閒謂之畢。所謂鹿車縪也。與用組約圭中央皆所以止者。又詳革部下。從糹。畢聲。卑吉切。十二部。

拼音是bi的漢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