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芻河

梵語縛芻,華言青河。此河從阿耨達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

佛教專有名詞

概述

佛典中所謂‘閻浮洲四大河’之一。又稱婆叉、博叉,意譯胸、青河。是現今的奧克薩斯河(Oxus),發源於帕米爾高原(古之嶔嶺),由興都庫斯山脈北麓向西北方向流入鹼海。為中亞的大河。古代漢籍稱其為媯水,現今當地的地方語稱其為阿母河(Amu-dariya)。

歷史

在佛典中,此河是四大河之一。《大智度論》謂此河發源於阿耨達池西面的琉璃馬口,繞一圈後流入西北海。然其發源地並非像古代傳說所謂是在雪山中的阿耨達池(瑪那薩湖),而應是在帕米爾高原中的西利庫爾湖(Siri-Kul),亦即玄奘三藏所說的波謎羅川。此河流經睹貨邏等二十七國,此種說法出自《西域記》所說的‘縛芻大河中境西流’。此地即古代希臘殖民地巴克特利亞(Baktria)地方,相當於《善見律毗婆沙》的臾那世界、《漢書》中的大夏及大月氏。《大毗婆沙論》說此河有四條支流,即︰筏剌努(Varna)、吠呾剌尼(Vaitarani)、阿奢(Bhasad)、屈蠢婆(Kut!nmb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