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戰爭

緬北戰爭

1948年,緬甸脫離大英國協正式獨立後,國內幾十股地方武裝在邊境地區與中央政府長期武裝對抗,尋求獨立。而北部的中緬邊界的果敢第一特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和撣邦第四特區則分別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和勐拉軍四股強勢的武裝力量掌控。2015年元旦以來,緬北地區的戰火因為克欽獨立軍、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與政府軍之前的衝突再次點燃,戰火一度蔓延至中緬邊境地區,給當地中國居民的生活帶來威脅。2018年5月13日,緬北衝突致流彈落入中國境內,中方呼籲立即停火。

基本信息

戰爭背景

1948年,緬甸脫離大英國協正式獨立後,國內幾十股地方武裝在邊境地區與中央政府長期武裝對抗,尋求獨立。而北部的中緬邊界的果敢第一特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和撣邦第四特區則分別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和勐拉軍四股強勢的武裝力量掌控。

1994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簽訂和平協定,獲得克欽邦控制權,但為建立獨立的“克欽政府”,仍與政府軍戰爭不斷。2010年9月,緬甸新政府以實現統一為名宣布克欽特區政府為非法組織。2011年6月,克欽獨立軍再度與政府軍開戰。

2009年,緬甸政府控制了果敢並宣布“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改編成邊防部隊”。其中彭家聲的漢族軍拒絕政府軍收編,多次和緬甸政府軍發生衝突。

2011年9月,控制第二特區的佤邦聯合軍及控制第四特區的勐拉軍與緬甸政府談判成功,達成和平初步協定。新政府保證不再對該地區使用武力,但特區應當維護緬甸國家的統一、不搞民族分裂、不搞獨立。兩股勢力既不接受中央政府的整編,又堅持不開第一槍的原則,都不會輕易與緬軍開戰。

戰爭原因

軍事動機

緬甸新憲法通過後不到兩年,緬甸國內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0年11月,緬甸進行了20年來首次大選,軍政府讓位於民選政府。自從緬甸前總理吳登盛2011年3月出任緬甸總統後,一直致力於民族和解,手段可謂“軟硬兼施”。

雲南大學緬甸研究中心主任李晨陽在媒體上撰文稱,吳登盛放下身段與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雙方都做出一些讓步,就全國性和平協定文本的絕大部分條款達成一致,但談判始終結束不了。最關鍵的原因是,緬甸軍方堅持和平協定條款不能違背2008年憲法和現行法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心存各種顧慮,要價過高。

2011年6月9日,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打破多年的停火協定,戰火再燃,一直綿延到2013年初期。到目前為止,克欽獨立軍是唯一一個沒有與吳登盛政府簽訂停火協定的大型地方武裝。

2014年作為東協輪值主席國,緬甸想利用這個機會贏得國際聲譽。為此,緬甸政府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承諾修改憲法。但東協峰會和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結束後,緬甸政府又表示,在2015年10月大選前不會修改憲法。緬甸問題專家稱,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令民眾無所適從。

此外,由於2015年要大選,緬甸政府想實現民族和解的願望非常急切。1月10日,吳登盛親率高級代表團赴密支那參加第67個克欽邦日慶典,這是緬甸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克欽邦的邦慶活動。緬甸政府希望在2月12日的聯邦節簽署全面和平協定,但在諸多地方武裝中,克欽獨立武裝實力最強,警惕性也最高,與政府談判時態度強硬。

資源分配

克欽邦以盛產翡翠玉石和硬木材聞名於世,世界上超過90%的翡翠產於克欽邦密支那地區。

由於衝突,當地的礦產工地已經停工。“克欽創造和平小組”的成員、一名玉石礦產主對媒體說,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十年經常發生。

緬甸內地和少數民族發展的差異很大,豐富的資源大部分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資源的再分配,也是構成雙方武裝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所緬甸問題專家熊麗英表示:“在經濟利益的分配上,大家有很多分歧。少數民族地區武裝覺得這是自己的土地,中央政府開發,地方卻拿得很少。經濟利益的再分配,也刺激了緬甸的地方軍事衝突和民族問題。”

面對多年內戰,緬甸政府也在與各路地方武裝尋求和談。上世紀90年代,多支地方武裝與政府簽訂停火協定。1994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簽署停火協定,此後十多年來,雙方基本相安無事,但地方武裝仍然存在。

2008年,緬甸通過新憲法,招致一些少數民族的反對,認為新憲法沒有賦予其充分的自治權。

戰爭現狀

緬甸政府軍緬甸政府軍
2015年元旦以來,緬北地區的戰火因為克欽獨立軍、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與政府軍之前的衝突再次點燃,戰火一度蔓延至中緬邊境地區,給當地中國居民的生活帶來威脅。

2015年1月14日,克欽獨立軍在克欽邦抓了緬政府的一位交通局局長和3名警務人員。這成為今年克欽軍與政府軍正式開戰的導火索。

2015年1月15日晚,帕敢鎮一警察局附近又有兩枚炸彈爆炸,致兩名警察的家人受傷,推動戰事進一步升級。1月17日,戰事全面鋪開,緬軍增援主力河突擊克欽軍陣地,雙方動用重武器對轟,一些戰略要地和重要陣地幾度易手。

果敢同盟軍果敢同盟軍
2015年1月18日,緬甸政府軍攻打中國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對面的克一旅七營陣地,引起六庫鎮居民的擔憂。同一天晚上,克欽帕敢地區戰事發生逆轉,克欽獨立軍奪回前幾日被政府軍主力攻占的陣地。

2015年1月19日,又有多名克欽官兵在交戰時遭遇不明炸彈引爆,後被神秘氣體所傷,出現諸多不適症狀。

緬北戰局至今仍不明朗,雖然曾傳出克欽軍中有人“主和”的訊息,但目前戰況持續擴大已不可避免,而中國邊境地區也仍將持續遭受戰火影響。

2015年4月13日緬軍在戰鬥中動用大炮和坦克,戰鬥已造成100多名政府軍士兵死亡、數千名平民逃往中國避難。

2015年4月13日緬軍奪回果敢同盟軍控制的大幹塘一帶戰略高地,繳獲一些武器彈藥。據熟悉相關情況的人士透露,緬軍在東山區集中攻擊果敢同盟軍,動用重型武器較多,且從緬甸內地調來精銳部隊。在緬軍炮火下,果敢同盟軍撤出部分陣地。雙方在東山區的戰事依然膠著。這兩天緬軍與同盟軍交火激烈,中緬邊境公路中國一側部分路段可聽見炮火聲。

2015年4月14日一些路段採取禁行措施,以確保車輛及人員安全。

戰爭難民

在緬甸“地方軍閥”與政府軍混戰的同時,中國商人發現了可乘之機。

在當地,伐木的許可檔案掌握在緬甸當局手中,而森林和礦產卻在軍閥的地盤上。玉石、木材、鴉片是緬甸北部地方武裝軍費之源。為了籌集資金購買武器和生活物資,地方武裝往往樂意打開城門歡迎中國商人伐木、採礦。同時,商人們利用當局官員的貪婪,向其行賄以獲得合法伐木開採的許可檔案。

有木材商人曾經表示他們主要是與地方武裝合作,但是又經常被政府軍攔截。這時要么交罰款,要么就是逃近沒人管得了的森林裡。否則被抓進監獄,很可能會被打死。

這次,媒體曝出數百名中國伐木工人、玉石商和金礦業主在緬甸失聯,他們也很可能是逃進了地方武裝所在的森林避難。根據報導,政府軍和地方武裝對待他們的態度大相逕庭。多支民族地方武裝指揮官曾承諾只要條件許可會讓中國公民平安回國。而政府軍一方,則封鎖了出境口岸,很可能會以“非法入境”和“非法伐木”為由將他們逮捕。而這些工人一旦被抓,就將面臨牢獄之災,直到被緬甸政府遣返。

數十年的戰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平息的,面對愈發激烈的戰爭態勢,如果真如媒體所言有大批中國公民受困緬甸,那么他們的回家之路將撲朔迷離。在矛盾交織的緬甸,這不會是最後一場內戰;而當暴利擺在眼前,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批被困緬甸的中國公民。

中緬邊境

2015年3月7日-13日,一周之內,緬甸飛機四次越過邊境線,三次在中國境內投下炸彈。其中3月13日的轟炸造成孟定鎮山頭寨村大水桑樹組村民5死8傷。

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對緬甸進行嚴正交涉和抗議,解放軍緊急調集大批高炮部隊、防空飛彈部隊以及殲7H戰機部隊進入孟定鎮邊境進行部署。

孟定鎮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這個昔日繁華的邊境商貿口岸和下轄的安靜村莊都因緬北戰爭而蒙上陰影。

2018年5月12日,該地區發生的最嚴重的暴力衝突,造成19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平民。此次暴力衝突還造成至少27人受傷。13日,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發表聲明予以譴責,呼籲“衝突各方”立即停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