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漢族民間木版年畫之一,因產於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市而得名,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多以木版印出輪廓而後填色。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素有“四川三寶”、“綿竹三絕”之美譽,綿竹年畫是世世代代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漢民族風尚。2002年2月,綿竹年畫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製作工藝

綿竹年畫的製作程式和特色全在於手工施彩和勾線,按漢族民間藝匠通稱有以下幾種:

1、明展明掛:為繪工精細富麗的一種;

2、勾金:筆蘸金粉或銀粉勾出圖案;

3、花金:是彩繪後的再加工,用木製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銀色花紋,現所見花戳子約三十幾種,分服飾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4、印金:印過墨線和彩繪後,再用原印版複印一遍膠水(臉手除外),然後撒上金粉或銀粉,掃淨餘粉後即顯出金線或銀線;

5、水墨:講究筆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調;

6、常形,力求設色單純;

7、掭水腳:即寥寥幾筆大寫意,是綿竹年畫的特色繪法。

藝術特色

繪畫性強

在繪製風格上,綿竹年畫既承傳了唐代之前手工繪製年畫的製作風格,又繼承了唐代之後雕版印刷年畫的風格。和中國其他年畫一樣,首先是要刻成線版。但是,線版在綿竹年畫中只起輪廓作用,從不套色製作,最後完成全部靠手工彩繪,經過不同藝人的手筆,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同一個藝人繪製不同的畫幅也會產生不同的趣味。與其他地區用色版套印年畫有明顯區別。這是綿竹年畫區別於其它諸家年畫的主要特點之一,也正是綿竹年畫的絕妙之處。

另外,綿竹年畫在用紙、用筆、用色上也別具一格。傳統綿竹年畫一般都用粉箋紙(當地所產的土紙上面塗一層薄薄的彭州白泥)和鴛鴦筆(特製扁筆,一邊蘸水,一邊蘸色),顏色多用礦物色和漢族民間染料加膠礬調製而成。彩繪過程,藝人們叫做一黑(指黑線版)二白(指人物手臉底色及靴底作白)三金黃(指衣冠及道劇的橙黃色)五顏六色穿衣裳(指洋紅、桃紅、黃丹、佛青、品藍、品綠等)。給人以單純強烈、鮮艷明快、對比和諧的色彩效果,風吹日曬經久不變。由於用筆、用紙、用色的獨特性,使綿竹年畫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此外,還輔以“明展明掛”手法,藉助同類色的深淺變化,增強畫面的節奏感和裝飾情趣。

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綿竹年畫構圖講求對稱、完整、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色彩上採用對比手法,設色單純、艷麗,強烈明快,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線條講求洗鍊、流暢,剛柔結合,疏密有致,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誇張、變形、象徵、寓意的造型,更具詼諧活潑的效果。

在形式上,綿竹年畫主要有木版套色、繪印結合、完全繪製 3 種。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國傳統建築裝飾的彩繪和工筆重彩畫的某些手法,色彩鮮艷,對比強烈而又和諧。

綿竹年畫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構圖講求對稱、完整、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設色單純艷麗,強烈明快,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用線講求洗鍊、流暢,剛柔結合,疏密相間,具有強烈的節奏感。造型常使用誇張、變型、象徵、寓意的表現手法,使塑造藝術形象生動感人。

色彩鮮艷明快

年畫藝人在他們的作品上使用著儘可能艷麗的顏色,使畫面既熱鬧、又刺激,充滿生機和活力。但是在強烈的對比中,也講究適意和和諧。他們常常用少量的複色:“二門子灰”、或金、銀、黑、白等線、面穿插在對比強烈的色彩中間,以協調畫面色調。藝人們把他們多年來在實踐中總結出的配色經驗,撲素的總結成了一句蘊含著深刻美學原理的口訣:“深配淺、釅(指濃度)配淡,深淺釅淡要相間。”綿竹年畫的顏色多用礦物質色和民用染料,根據季節不同製作時調以不同成份的膠礬,使作品顏色爽朗,耐曬耐淋,經久不敗色。

線條古拙流暢

線條是綿竹木版年畫造型及構圖的基本手段,形因線而立,神因線而傳。綿竹年畫畫師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積累了一整套以線造型的藝術規律。綿竹年畫藝人有畫訣曰"流水褶子(指線條)要活套,鐵線褶子要挺直。"這一曲一伸的變化是綿竹年畫用線的動感和靜感的藝術處理,它給整個畫面賦予韻律感和節奏感。

內容廣泛形式多樣

綿竹年畫歸納起來有避邪迎祥、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戲曲故事、歷史人物、神話傳說、諷刺幽默、花鳥蟲魚等等。形式豐富多彩,有門畫、斗方、橫推、中堂、條屏、單條、木版拓片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增添了冊頁、扇面、賀年卡、掛曆、檯曆、手卷、廣告年畫等新形式。

題材作品

綿竹年畫綿竹年畫

鼎盛時期的綿竹年畫作坊主要分布於綿竹城區及西南農村,風格也各異。如清道作坊偏重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作坊偏重美人,娃娃戲,故事類;城區年畫作品則重拓片、雜條、斗方、案子或兼門畫。

綿竹年畫分紅貨、黑貨兩大類。紅貨指彩繪年畫,包括門畫、斗方、畫條。其中門畫製作手法多樣,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貼大門、廳門、房門、灶門之用;畫條分中堂、條屏、橫推、單條等,供廳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張貼之用。黑貨,是指以煙墨或硃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為山水、花鳥、神像及名人字畫,此類以中堂、條屏居多。

綿竹年畫內容廣泛,避邪迎祥、歷史人物、戲曲故事、民俗民風、名人字畫、花鳥蟲魚等,按製作方法分為“捶墨”、“落墨”和“填色”三大類。

“捶墨”:即木板拓片(總稱黑貨),內容多為民俗和名人字畫,神話傳說等。

"落墨":以水墨為主,色彩淡雅,近似國畫"小寫",內容多為神像和各種戲曲故事。

“填色”(總稱紅貨),按繁簡可分七種,有"明歷明掛"、"色金"、"印金"、"花金"、"常行"、"水墨"及"填水腳"。其中尤以"明歷明掛"的繪製最為工整細膩,色彩也異常艷麗多彩。至於"填水腳",用色單純,寥寥數筆,挖主寫意,卻十分生動傳神。

鬥神是綿竹傳統年畫的主要品種。從規格看,有大毛、二毛、三毛之分(毛是綿竹年畫專用粉箋紙的開張)。

所謂大毛,就是整張粉箋紙上作畫,大多繪秦瓊,尉遲公等武將,飛稱武鬥神。將其貼於大門之上,意在御凶求安,護衛家宅。

二毛,即張貼於二門的文鬥神,其畫稍小於前者,此類多系求福、求喜、求富貴的內容。

貼於寢室門或灶屋門的三毛,畫幅小於二毛,大多為仕女、娃娃題材,如觀花美人、八寶童子等。

此外還有一種屬於稀有的落地鬥神,它是一種與大門一樣大小的特大鬥神。這類鬥神常見於舊時代大戶人家的龐大龍門之上,內容多為武將。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燙豬》、《狗咬財神》、《看官盜壺》等漢族民間傳說。

綿竹年畫題材內容非常豐富,有深受民眾愛戴的歷史人物、英勇的武士、娟秀的美人、快樂的兒童以及祥瑞的動物花果等。斗方,多是諷刺寓意的獨版小品,是一種漢族民間諷刺畫。如《老鼠嫁女》、《三猴燙豬》等。雜條,多是參照漢族民間傳說,以及孝道、福壽文化內容,戲曲和文學作品中最動人的情節刻繪成人物畫。也有漢族民間風采的花鳥畫。如《二十四孝圖》、《百壽圖》、《西遊記》等。橫推,一般是表現人物眾多的大場面的橫幅畫卷,如《迎春圖》、 《百子圖》等。

從形式看,綿竹年畫分為斗方、橫披、中堂、條屏等,似同國畫分幅相近但卻別具一格。綿竹年畫的斗方,並非文人戲筆,而是《老鼠娶親》、《三猴燙豬》等諷諭性獨幅小品。綿竹年畫的橫披,一般是表現人物眾多的大場面的《文姬歸漢》、《迎春圖》等。

綿竹年畫條屏有四條屏、八條屏、十二條屏之分。內容多表現情節曲折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一類,如《三國演義》、《百壽圖》、《二十四孝》等。

綿竹年畫的中堂均是表現吉祥內容,如《麻姑獻壽》、《紫微高照》等。隨著人們的審美情趣的變化,又創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符合現代人們審美情趣的各式各樣的新年畫。同時裝裱形式和內容等都做了改革和創新。

影響

綿竹年畫綿竹年畫

由四川省綿竹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綿竹年畫節”,每年1月至2月舉行。綿竹市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自漢高祖六年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綿竹民間木版年畫即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99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年畫之鄉”,1994年入選“中國民間藝術一絕”,1997年榮獲第五屆中國藝術節金獎。 2002年的年畫節歷時二十天,而2003年的年畫節則歷時一個月,以“民間藝術的保護、開發與民俗旅遊”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達到了“發掘傳統民俗資源,壯大文化產業,擴大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升綿竹形象”的目的。期間,省內外客人絡繹不絕,綿竹年畫交易異常火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三十多家媒體做子大量報導,喚起了更多人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綿竹出年畫,展畫迎嘉賓;綿竹產美酒,舉杯邀朋友。綿竹年畫已成為一張走向世界的名片。

截今為止,綿竹年畫已被全世界50多家博物館和數以萬計的專家、學者、收藏家所收藏;已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人民中國>,<今日中國>,香港<文匯報>,<申報>,<新晚報>,台灣<大地>等兩百多家報章、雜誌、電台、電視台專題宣傳、介紹。先後赴美國、法國、英國、日本、上沃爾特、馬里、智利、香港、台灣等30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其藝術價值得到了一大批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1962年,綿竹年畫在中央美術館展覽,郭沫若觀後,即興賦詩讚曰:“真是洋洋大觀,仿佛回到四川,鬥神皮影真好看,回憶幼時過年,無怪產生揚馬,後來又有了瞻,工人手藝不平凡,千載百花爛漫”。1979年,著名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蒞蓉,在關於巴蜀文化的一次談話中,她說:“綿竹年畫是地道的民族文化,地道的鄉土藝術。美國大百科全書都有記載”。同時,綿竹年畫社每年都有數百幅綿竹傳統年畫、手繪年畫、蜀繡年畫、綿竹年畫手繪掛曆、手繪明信片、出版年畫、廣告年畫、木雕年畫、絹繪年畫在國內外銷售,或作為國事對外宣傳的饋贈禮品。

在中央、省、市、縣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資460多萬、新建了綿竹年畫博物館,她將成為融收藏、整理、研究、創作、出版、開發、銷售、傳授年畫技法為一體的年畫專業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