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年畫博物館是1985年建立的中國第一家年畫專業博物館,坐落在華北平原滄石路邊的武強縣城,館舍古樸典雅,富有傳統民族特色。既有年畫之鄉的特徵,又是展示、研究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的藝術殿堂。2011年8月23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武強年畫博物館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武強年畫博物館成為衡水市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其陳列共分年畫的源流與發展,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具有革命傳統的近、現代武強年畫,如今年畫發展的新格局,各地年畫呈異彩,傳統工藝作坊六部分。

基本信息

占地規模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該館占地總面積251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0000餘件。現有5個展廳和一個仿古年畫作坊,使歷代流傳的“四大發明”之一的雕版印刷術這一古老工藝得以很好地保護和傳承。

特色

整個陳列新穎別致,既富有新的時代氣息,又有濃厚的民族、民間特色。有較強的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和參與性,既是運用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特殊場所,又是保護、傳承和弘揚民間藝術的前哨陣地。

功能

武強年畫博物館自1992年開放以來,受到國內外各界的關注與支持。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為“木版年畫藝術之鄉”; 1999年以來,武強年畫博物館先後被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博物館、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國家AA級旅遊景點,中央美院等17所高等美術院校教育實習基地。成功舉辦了三屆年畫藝術節,承辦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委員會第十七屆年會。近百家新聞媒體予以專題介紹。武強年畫博物館成為衡水乃至河北省對外文化交流的視窗,年接待遊客10餘萬人次,國內外影響巨大。

藝術風格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南桃(蘇州桃花塢)北柳(天津楊柳青)論畫莊,農家年畫數武強……”產生於燕趙大地的武強年畫,出自北方農民藝人之手,帶有燕趙人民粗獷豪放的風格特徵,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經歷代藝人的發展創作,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題材廣泛從天到地,從古至今,從幻想到現實,武強年畫題材豐富多彩,有神像、戲出、節俗年畫、農事耕作、風趣幽默、娛樂百戲、歷史典故、新聞時事、組字畫謎、智力遊戲、山水、人物、動物花卉、春宮圖等,品類繁多,洋洋大觀,美不勝收,成為農耕社會民間藝術的百科全書。

形式多樣適應各地人們不同的風俗習慣、房間布局,武強年畫分門別類“量體裁衣”,創造出門畫、中堂、對聯、條屏、貢箋、窗畫、灶畫、月光、炕圍、桌圍、雲子、開條、斗方、燈方、扇面、繡樣兒、張噠、冊頁、西洋鏡 、博戲圖等總計30餘種,有講究地張貼或套用於不同部位,滿足了廣大人民美化生活環境、寄託民俗願望的多種需求。

構圖飽滿構圖飽滿首先是適應木版印製工藝的要求。因為木版年畫全靠手工印刷,畫版上若有大片空間,便會塌紙沾污畫面,因此,藝人總是儘量把畫稿畫得圓圓滿滿,幾無空閒,在無法補起的空間上,也是添加一些與主題相關、象徵吉祥、發財之類的圖案。或者在大片空地上加刻獨立的“墊版符號”,這種豐滿的畫面有助於造成一種充實感,一種熱鬧氣氛。也表達出人們希望生活圓圓滿滿的美好願望。

造型誇張武強年畫在人物造型上大都是五短身材,誇張的頭部重點表現眼睛,目語心聲。注重表現不同人物的品格和氣質,講究“武將要威風煞氣,文官要舒展大氣,美女要窈窕秀氣,童子要活潑稚氣”。藝人筆下的動物更是大膽誇張頭部的刻繪,有“十斤獅子九斤頭”之說。

線條粗獷武強年畫在繪稿上用線簡練,線刻大刀闊斧,粗獷奔放,挺拔疏落,高度概括,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運用黑白對比的手法,發揮刀味木趣的效果,呈現出古樸稚拙的藝術風格。也有一些作品陰陽結合、剛柔並濟,以粗獷有力的線條區分大的輪廓結構,以委婉頓挫的線條勾勒細部裝飾,通篇看去整體感強,既大氣磅礴又精製細膩。

色調鮮明武強年畫印刷以紅、黃、藍三原色和黑白為基調,色彩鮮艷、對比強烈。通常神品為紅、黃、藍三套色,戲出花卉類則增加一個品紅。因黃、藍重疊可壓出綠,黃和粉紅重疊可壓出桔紅,粉紅與藍重疊可壓出紫,這樣,三套色版可印出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四套色版可印出紅、粉、黃、藍、綠、桔、紫七種顏色,收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吉祥寓意武強年畫常以諧音、喻義、象徵等藝術手法裝飾畫面,即選定世俗認同的吉祥物為代表,表現人民大眾祈福求祥的美好願望。如喜鵲、梅花寓意“喜上眉梢”,蓮花、鯉魚寓意“連年有餘”,牡丹、花瓶寓意“平安富貴”等等。

圖文並茂 武強年畫許多作品都配有簡明詩詞,語言樸素,通俗易懂,裝飾畫面,突出主題。題詞多用四言、五言、七言或十言(三三四排列)句,讀來朗朗上口,饒有韻味。寓教於樂,於鄉土特色中透露出文雅情趣。

館藏陳列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作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武強年畫,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自宋元以來,勤勞智慧的武強人民創作出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年畫藝術用品。從農事耕作、風土人情、天文地理、名人軼事、時事政治、歷史變革等多角度,將淳樸民風、愛國熱情、民族自強精神寓於年畫藝術的創作、生產、傳播、觀賞的整個過程,武強年畫不但是反映中國農耕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同時,又是一部展示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史,愛國主義思想內涵極為豐富。

這些形象生動、直觀、思想性強的年畫資料正是對青少年運用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難得教材,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中反帝反封建、抗戰救國、翻身解放、建立政權等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總計317件,如:反對鴉片侵略的《新排洋菸陣》;反映辛亥革命的《同盟軍新立協約大會》、《大戰灤州(辛亥起義)》、《大戰天安門》;反映婦女解放習武報國的《女學堂演對圖》、《女兒習武》等,這些豐富、翔實的藝術品,系統、生動、形象、直觀的再現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御辱圖強的愛國激情和革命鬥爭史。

尤其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武強藝人同華北聯大的革命師生、版畫家們如江豐、古元、吳勞、莫朴、馮真等一起在辛集創建了“冀中年畫研究社”。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反映現實生活和戰爭場面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新年畫,如《打日本救中國》、《參軍圖》、《娃娃戲·打老蔣》、《清算圖》、《白毛女》、《勝利保障》、《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平簽名》,有力地配合了當時的革命戰爭和政治鬥爭,曾被周揚譽為“中國美術運動史上的創舉”。

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瑰寶,不僅為促進國內外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更是廣大青少年了解歷史、認識今天,激發他們熱愛傳統文化、熱愛祖國、發奮圖強、建設現代化強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精品館藏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燈方:

燈方是糊燈籠的畫,四個燈方糊一個燈。畫面有故事和謎面組成,故事通常是從戲曲、小說中來,燈謎主要是從四書五經、千字文、諺語格言裡出。這一組燈方的故事是包公案。清代刻版。

也有的燈方只有畫,不出謎。

同一個系列的還有李白愛酒、陶淵明愛菊、揚升愛犬。同樣是表現文人雅士的愛好,民間藝人的表現就有不同的趣味,孟浩然愛梅這個就著重渲染了兩個童子在風雪中挨凍的神態,孟浩然喜歡踏雪尋梅,他倆不願去也得去。好像是明代刻版。

,清版。

帖年曆,是做好新年的打算。春牛,意思是春回大地,要開始忙碌了。

注意牽牛小孩的腳,這個細節的寓意是很重要的,一隻腳穿鞋,意思是晴天能走路,一隻腳光著,意思是下雨趟水,整體的寓意就是來年會是風調雨順。兩隻腳不能都穿鞋,也不能都光腳,那就非旱即澇了,跟這兩年重慶似的。(建議重慶的朋友,過年帖一 張這樣的年曆)

父子協力山成玉,

兄弟同心土變金。

民間治家格言,同類句子還有“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齊心家不散”,掛在室內,勸誡家庭成員要和睦團結。

花鳥字,是用花、鳥的形態來組成字,亦字亦畫。這幅對聯,字是花鳥體,背景畫面是喜鵲登梅。據說是明版。

歷史典故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武強年畫名揚四海,譽滿華夏。逢年過節,九州六府、天南地北那些躉年畫的客商如雲湧水聚,常常把個武強南關擠得水泄不通。

有一山東濰坊鎮的畫商,姓華名興。他時運不佳,在武強住了個把月,也沒躉走一張畫。華興愁得茶飯不思,心神不安。一天黃昏,他信步走到城南一僻靜之所,但見不遠處,有一個水塘,灘頭茂草蔥蘢,岸邊綠柳茵茵,塘內荷花盛開,白鵝嬉水,景色美不勝收。突然,一陣馬嘯之聲從對岸傳來,華興抬頭一看,只見對岸的柳林中八匹駿馬,正在玩耍嬉戲,有的互咬長鬃,有的蹄抵而臥,有的奔騰跳躍,有的啃草飲水…..啊,八匹駿馬俱是寶馬良駒,有赤兔,有烏

騅,有玉麒麟……簡直把華興看得入了迷。華興想:年畫躉不成,買幾匹好馬回去也不錯。於是朝馬群追去,誰知那些馬頑皮得很,人跑馬也跑,人停馬也停,華興追了一程,無奈兩退不作主,將馬追丟了。第二天,華興想了個好主意,這回他遠遠地看見那八匹馬又在水塘邊嬉耍,不再去靠近馬匹,而是躲在一株大樹後,暗中盯梢,一直等到月上柳梢,終於等到馬群嬉耍地精皮力盡,慢慢的返回城裡,華興才跟蹤而來,看到那八匹馬進了“恆興太”畫莊的大瓦門。

華興探明那八匹馬的來路,非但沒有過分高興,反而頓生疑惑。為什麼呢?因為華興躉畫常與“恆興太”的宋掌柜打交道,他去“恆興太”院內多次,從未見過馬,可是眼見八匹駿馬進了院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為了解開這個謎,華興備了一份不輕不重的禮物,以會友為名,來到“恆興太”畫莊。宋掌柜也是好客之人,請華興賞花觀畫,熱情備至。華興敷衍應酬,暗中卻細細尋找養馬之處。終於還是沒有發現一點馬匹的蹤跡。

天近中午,宋掌柜在客廳擺下酒席。華興在飲酒敘談之中,突然覺得眼前一亮,只見北牆正中掛一幅畫,畫上一共八匹駿馬,正是一幅“八駿圖”,那馬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簡直跟真馬一樣。這不正是華興在城南水塘邊發現的那八匹馬嗎?華興這才如夢方醒,心中暗道:“人都說武強年畫一年鼓(變成真的)一張,光聽說過,沒見過,原來是真事兒啊。牆上這“八駿圖”正是一幅“鼓”了的畫,要是得到這幅畫,那可是天大的造化。“想到此,華興不露聲色,只是千方百計地和宋掌柜拉近乎,兄長哥短,滿口都是敬佩之詞,把個宋掌柜夸捧得如騰雲駕霧一般。最後,華興提出要買下“八駿圖”。宋掌柜幾杯老酒落肚,更添幾分豪爽大度之氣,對華興道:“今天我把這幅畫送給你了,分文不取!”華興一聽這話真是大喜過望,起身道謝。

就這樣,華興得了寶畫“八駿圖”,你想,他哪能不高興呢。

這華興懷抱寶畫,走出“恆興太”畫莊。回到客店裡,只恐寶畫有失。第二天一大早就離開武強,回山東去了。

華興回到濰坊老家以後,將“八駿圖”掛在家裡,天天盼著那畫上的寶馬下畫來。到第三天早晨,華興發現那畫上的寶馬沒有了,心想那馬一定是到野外戲耍去了。於是就請來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幫助他尋找那八匹寶馬。誰知一直找了七天七夜也沒找到,把個華興急得鬧了一場大病。在病中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位白髮長者,自稱畫仙,告訴他那八匹寶馬早已回老家武強去了。還告訴他,華夏九州該有四大畫鄉為世人仰慕,現在武強年畫已經占去一席,還應有三處畫鄉興起,問他願意不願意為此效力。

華興病好之後,按照夢中那位畫仙的囑咐,帶領自己的兒孫,三下河北,到武強學習年畫製作技藝,終於成為濰坊年畫的創始人。

社會貢獻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建館以來,在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幾年來先後接待日、美、加、法、德及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國內觀眾38萬餘人次,1992年、1993年兩年日本專家、藝術家青木茂、中村願、河野夫等多次組團來年畫館學習考察,組團人數最多時達28人。日本作家松谷美代子說:“這些年畫有故事、有形象令人想得很多、很遠、很神秘。中國把民族藝術保存的這樣完美是對人類的貢獻。”1994年第一次就接待了27個國家的36名大使館官員專程來館參觀考察。給他們留下了美好印象。羅馬尼亞駐華大使夫人羅明深有感觸地說:“你們建成這樣一個博物館真是辦了件大好事,把中國古老的民間文化介紹給西方國家,使中西文化進行了更好地交流。”

二是有60多家報刊和電視台進行了報導。如中央電視台的《美術星空》、《夕陽紅》》、《中國旅遊》、《中國風》、《走進科學》、《金土地》等欄目;河北電視台的《燕趙風情》、《經濟觀察》;天津電視台拍攝了《百姓過年》;日本廣播協會中國總局《電視新聞》等欄目先後進行了報導。

三是1995年故宮建院70周年時年畫館應邀進故宮展出,老將軍李德生出席開幕式並剪彩。1997年赴日本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研討會並舉辦展覽。1998年春節應邀到中央美院舉辦展覽。河北省民俗館在陳列時專門開闢了武強年畫廳。2000年8月18日應世界華人組織“中國會”的邀請在北京四川飯店舉辦展覽並做現場表演,取得很好效果。1998年日本出版的《中國博物館》特輯一書,介紹了中國56家博物館,河北省和年畫專業僅武強年畫博物館一家。

四是得到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肯定和讚譽。如:王樹村、薄松年、張道一、馮健男等先後來館參觀考察,他們看了陳列後感慨地說:“到武強年畫博物館參觀,不亞於去敦煌朝聖。”曾五次來館參觀考察的日本民藝家三山陵女士評價說:“武強年畫是中國年俗、民俗文化的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也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多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尤其是省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文物局對博物館基地建設和功能發揮極為重視,將其列為第二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計畫。省、市投資180萬元,用於“完善陳列和改造展廳”。為充分用好這一投資,2000年5月24日省文物局、省建委等深入武強實地考察,協助博物館反覆論證,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擴建、改陳實施方案”。

發展憧憬

武強年畫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1)為國內外的美術院校免費提供學習、實習基地。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天津美院、河北師大等每年都有大批的學生來館參觀學習。

(2)利用重大節日進行教育。每年的六一、十一由縣教文體局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及少年兒童來館參觀;每年的五一、五四由縣工會、團縣委組織青年工人、青年團員參觀;七一由縣直黨委組織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觀;九九重陽節由老幹部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參觀。

(3)利用紀念日進行教育。每年的“九一八”、七七事變國恥日組織青少年參觀,講解員通過認真講解“洋菸陣”、“德日兩軍大戰青島”等畫面,闡述“貧窮受氣、落後挨打”的深刻歷史教訓。煥發了廣大青年為中華崛起讀書的激情。1995年利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活動,組織了6880名青少年用4天時間,分9個場次進行參觀,收到較好效果。

(4)堅持每年組織“五新”人員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①組織新入黨的新黨員參觀學習;②組織新入團的新團員參觀學習;③組織新上崗的

工人參觀學習;④組織新入校的學生參觀學習;⑤組織新入伍戰士離家前參觀博物館。幾年來,接待“五新”人員達5000餘人次,收到理想效果。提高了廣大青少年愛國、愛家鄉、愛傳統文化、愛崗敬業的自覺性。

紅色記憶

以宣傳抗日救國為主題的《打日本救中國》、滿含革命激情的《人民救星共產黨》、表現邊區人民生產場面的《兄弟開荒》……徜徉在古樸典雅、富有民族特色的武強年畫博物館,一幅幅革命新年畫使我們得以從另一個角度品味年畫藝術。5月24日,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武強年畫博物館原館長郭書榮引領下,我們循著歷史的印記,欣賞著一幅幅生動形象的革命新年畫,猶如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歲月。

陳列革命新年畫的展廳,到處洋溢著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強精神。郭書榮介紹說,革命新年畫是武強藝人和革命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結晶,(下轉第八版)(上接第一版)真實記錄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民眾艱苦卓絕的鬥爭史,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和事件,是當時教育動員人民民眾、打擊瓦解敵人的有力武器。

武強,曾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年畫產地之一,年產量最高達1億對開張。但隨著侵華日寇燒殺搶掠,藝術遭受了滅頂之災,許多珍貴的畫版毀於一炬,眾多作坊相繼倒閉。抗日戰爭時期,頑強的武強藝人以刻刀、畫筆作刀槍,積極利用年畫宣傳抗日。在我國現存發現年代最早的“抗戰鬥神”年畫裡,“鬥神”被換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的民兵,躍馬揚刀英姿颯爽,雙目炯炯有神似在怒視侵略者,畫上印有“打日本救中國”的口號,從中我們感受到當時的抗日豪情。當年,數十萬份這種新年畫走進千家萬戶,點燃了廣大民眾的抗日救國熱情。

中國年畫史上一個嶄新篇章開始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華北聯合大學的藝術家和北平、天津等地的進步畫家,回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號召,向武強民間藝人學習年畫的傳統技法,為武強年畫的推陳出新注入了活力。大批我國早期的革命畫家如江豐、古元、彥涵、洪波等把武強視為民間藝術聖地,深入民間作坊,走訪年畫藝人,並挑選了20餘名武強年畫藝人,共同成立了冀中年畫研究社,創作了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的新年畫。

經過戰爭的洗禮,民間年畫得以升華為革命新年畫。在博物館陳列中,《抗日光榮》、《立功喜報》、《妻子送郎打東洋》、《軍屬光榮》、《互助春耕》、《人民救星共產黨》、《白毛女》、《豆選》、《參軍圖》、《夫妻識字》、《燒毀地契》……一幅幅優秀作品以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表現嚴肅的革命內容,從獨特的視角記錄下一段段歷史。與此同時,武強年畫藝人作為一個群體,也由從前的民間藝人轉變為革命文藝工作者、人民藝術家,成為新中國革命文藝隊伍的一部分,為中國新美術的創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改革開放後,武強年畫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一張“金名片”。1985年,我國第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開館;1993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強為全國“民間木版年畫之鄉”。武強年畫在繼承中不斷提高,先後有《大戳錘鬥神》、《海峽兩岸倍思親》等30多幅作品分獲全國、國際大獎。

促進國內外文化交流,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館藏文物萬餘件的武強年畫博物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適逢建黨90周年,我們正在積極籌備武強年畫紅色主題展覽。”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王玉鵬表示,百餘幅優秀年畫將走進多所大學校園,讓更多的年輕人在領略傳統藝術魅力的同時,也感受武強年畫裡的“紅色記憶”。

文化交流

武強年畫博物館應邀赴美武強年畫博物館應邀赴美

武強年畫博物館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逐年增多,先後在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中央美院、天津美院、河北師範大學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成功舉辦武強年畫專題展,並赴新加坡、法國、西班牙、比利時、韓國、日本等國家舉辦年畫展演,折服了億萬國內外觀眾。啟功、賀敬之、張仃題寫了館名,丁聰、方成、馮驥才等名家為題詞盛讚武強年畫。

文化保護

武強年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2003年入選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十大試點,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武強年畫藝人十餘人被評為民間工藝美術師,馬習欽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郭書榮被評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先後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河北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日本廣播協會等百餘家新聞媒體拍攝武強年畫專題片在黃金時間播出,武強年畫聲譽日隆,影響深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