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針尾雀

綠針尾雀

綠針尾雀,灶鳥科珍稀鳥類,分布於南美洲地區。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綠針尾雀
【中文名稱】綠針尾雀
【拉丁學名】Cranioleuca obsoleta

【命名時間】Reichenbach, 1853
【英文名稱】Olive Spinetail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灶鳥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生活習性

綠針尾雀棲息活動於城郊區村莊附近和廣大農村,尤喜在村民居屋前後高大的椿
綠針尾雀綠針尾雀
樹上營巢繁殖。多成對活動於800m以下的山坡、平原丘陵地帶闊葉林樹上;在西藏則棲息在海拔2000m—2500m的針闊混交林緣;黑卷尾鳴聲噪雜而粗糙,似“chiben—chaben”連續鳴叫,此起彼伏相互呼應,特別在清晨黎明時,故村民給以美稱“黎雞”。它性喜結群鳴鬧咬架,是好鬥的鳥類,習性兇猛,特別在繁殖期間,如紅腳隼、烏鴉、喜鵲等鳥類侵入或臨近它的巢附近時,則奮起衝擊入侵者,直至驅出巢區為止。黑卷尾在飛翔中能於空中捕食飛行昆蟲,類似家燕敏捷的在空中滑翔翻騰,在南方俗稱“黑魚尾燕”。食物以昆蟲為主,如蜻蜓,蝗蟲,金龜(蟲甲),蝽象等膜翅、鞘翅及鱗翅類的昆蟲。農林業害蟲占多數,是有益鳥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繁殖方式

6月下旬可看到剛出巢幼鳥停留在巢附近的樹上等待親鳥哺食。每窩產卵3—4枚,雌雄親鳥均參加孵卵和育雛。綠針尾雀巢呈碗狀;巢高約70mm,巢深35mm,內徑90mm,外徑約130mm,巢以枯草細纖維、植物纖維、細麻纖維、棉花纖維交織加固而成。卵殼乳白色,上布褐色細斑點,鈍端有紅褐色粗點斑;卵徑約為24mm×19m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