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汁江組

主要為青灰、淺灰色至深灰色含疊層石中厚層至塊狀白雲岩,夾絹雲板岩、泥質灰岩、灰岩、矽質灰岩及白雲岩。含疊層石及微古植物,疊層石有Conophyton garganicum, Gymnosolen confragosus,Jacutophyton f., Jurusania f., Pseudogymnosolen f., Microstylusf, Cryptozoon f.等。厚度大於1500m。整合覆於鵝頭廠組之上,頂部為柳壩塘組(大營盤組)假整合覆蓋。其Rb-Sr全岩年齡為1127Ma,故歸屬於薊縣紀。該組主要出露於滇中易門、峨山等地。

命名

1956年雲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303隊命名於雲南易門綠汁江地區,參考剖面位於雲南武定縣慢坡—魯家村。

沿革

1956年303隊將前人劃分的三家廠板岩之上的白雲岩稱為綠汁江白雲岩,1962年全國地層委員會改稱綠汁江組。

備考

該組在滇東東川地區稱為青龍山組,二者層位相當,岩性上略有差異,雲南省地礦局(1996)將青龍山組作為綠汁江組的同物異名。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雲南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1:1996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