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組

黑山組

黑山組,孟憲民、許傑等最初所建的黑山灰岩,僅為現稱的黑山組中部灰岩分層(或夾層),花友仁(1959)及中國地層委員會(1959)擴大了孟、許氏劃分的上下界限及範圍

地層名稱:黑山組

地層名稱(英文):Heishan Fm

階代碼:Jx

地區代碼1:35

命名:

1944年孟憲民、許傑等命名。命名地點為雲南東川市因民黑山溝。

沿革:

孟憲民、許傑等最初所建的黑山灰岩,僅為現稱的黑山組中部灰岩分層(或夾層),花友仁(1959)及中國地層委員會(1959)擴大了孟、許氏劃分的上下界限及範圍,指澄江組之下,落雪組之上的板岩夾灰岩,並稱為黑山板岩或黑山板岩組。1962年王可南改稱黑山組。

特徵:

上部與下部均為黑色炭質板岩,下部夾藍灰色粘板岩,在上下板岩中間(中部)主要為深灰色薄-中層狀泥質灰岩、白雲岩夾薄層板岩。中部灰岩與上部板岩之間常夾有基性火山沉積礫岩及凝灰質砂岩,底部常有層狀銅礦。板岩含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Asperatopsophosphaera, Pseudozonosphaera, Sicyomipha, Scaphita 等屬。厚250~1786m。該組僅分布於東川一帶。滇中區稱鵝頭廠組,大體為黑山組的同時異相,均為含銅層位。岩性特徵略有差異,目前暫予保留。與下伏落雪組、上覆青龍山組(綠汁江組)均為整合接觸,厚1000~3500m。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孟憲民

年份1:1944

作者2:王可南

年份2:1962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