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是由南宋時期的吳文英寫的一首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吳文英
【文學體裁】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葉吹暮喧,花露震晞秋光短。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別館。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舊色舊香,閒雨閒雲情終淺。丹青誰畫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頻看。更愁花變梨霙,又隨夢散。

作品鑑賞

《絳都春》,《夢窗詞集》入“仙呂調”。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字。此調《夢窗詞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盡相同。所以各詞句數有些差異。大致可分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個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為正格。
吳文英在臨安曾納一妾,後亡故。此詞是因為他在京口遇見了一位與亡妾的相貌、外形都極相似的女子,引發了他對亡妾的懷念而作的。“燕亡”之“燕”,是對伴侶,夫婦的暱稱。因為燕子多雙宿雙棲,故名之。梁昭明太子曰:“九萬里之孤鵬,權潛燕侶,”即指此。詞人以“燕亡”明確指出是悼念亡妾。另外在《夢窗詞集》中多有用“燕”指愛人的。如《瑞鶴仙·秋感》“最無聊、燕去堂空,日幕暗塵羅額。”《瑞鶴仙·春感》“缺月孤樓,總難留燕”。《滿江紅·甲辰歲盤門外寓居過重午》“簾底事,憑燕說。合歡縷,雙條脫。自香消紅臂,舊情都別”。《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對語東鄰,猶是曾巢,謝堂雙燕”。以上詞句,都可互相參閱。 
“南樓”三句,悼亡妾。首句用石崇愛妾綠珠墜樓殉情的典故,從而暗示其妾可能並非病故,有遭橫死之嫌。此言自從愛妾(燕)去世之後,詞人每於暮夜,對昏燈、傍捲簾悼念亡靈。“葉吹”兩句,哀妾薄命。“晞”,乾,乾燥。此以秋風吹落葉,昏鴉鬧疏林,殘荷沾晨露,秋日苦短促等喻好景不常及愛妾之紅顏薄命也。“當時”兩句,追憶舊日相聚並哀嘆現今自己的孤旅異鄉。此憶及自己當年曾與愛妾一起在杭城共度明月良宵的情景,如今卻是孤身在京口為客,與愛妾已是幽明異路了。“霧鬟”三句,憶妾生前容顏,為轉入下片作出鋪墊。此言對於亡妾的音容笑貌,如今想起來,因為已隔多年,就象重霧遮隔那樣模糊不清,更何況這裡又沒有她的畫像,只有昔日伊梳洗用的鏡子作為紀念擺在台子上,但也是“鏡空不見”伊之人形矣。上片追憶亡妾,扣題“燕亡久矣”。 
“別館”三句,轉入“適見似人”。言己在京口的一個“別館”中碰見了一位“秋娘”,她的長相乍見之下恰如亡妾復生,特別是她雙目凝盼時的容顏,真是象極了!“舊色”兩句,兩者再作仔細比較終於分出區別。言雖然“秋娘”與我的“杭妾”極其相似,但是終究不是真的“杭妾”啊。所以我對舊人的懷念仍舊是銘刻心頭,對那個初次相識的“秋娘”,在感情上總覺得相交太淺,無法與“杭妾”比擬。“丹青”四句,詞人用典感嘆。據《聞寄錄》:唐進士趙顏得一軟障圖。一婦女甚麗,顏曰:“如何令生,某願納為妾。”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應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其言。遂下。步.言語.飲食如常,終歲生一兒。友人曰:“此妖也,必與君為患。”真真乃泣曰:“妾南嶽地仙也,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訖,攜其子卻上軟障,嘔出先所飲食,百家彩灰酒,惟障上添一孩子焉。“霙”,即雨夾雪。此言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高手能揮毫試作丹青,畫出像真真似的我亡妾的真實面容,並使她死而復生?如今我沒有畫像,就只好將這位“似人”的“秋娘”權作杭妾,細細地審視以聊解相思意、懷戀情吧。但是愁只愁這種“望梅止渴”的情況,終非長久之計,如果“秋娘”一旦離去,就豈非象雪花消融、幻夢驚醒一樣,成了一場空歡喜?下片由見到“似人”的“秋娘”引出一番感慨。 
《海綃說詞》:“墜燕”,去妾也(按:應作亡妾) 。已成往事,故曰“又”。“葉吹”十一字,言我朝暮只如此過。從“夜涼”再展一步,然後以“當時”句提起,“客路”句跌落。“霧鬟”三句,一步一轉,收合“明月娉婷”。“別館”正對“南樓”,乍識似人,從不見轉出。“舊色舊香”,又似真見,“閒雨閒雲情終淺”,則又不如不見矣。層層脫換,然後以“真真難畫”,只作花看收結。筆力直破餘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