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草

紫金草

紫金草,又名二月藍、二月蘭、諸葛菜。為十字花科諸葛菜屬植物,可以作為食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在10-50厘米左右,莖直立且僅有單一莖;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羽狀深裂,葉基心形,葉緣有鈍齒;上部莖生葉長圓形或窄卵形,葉基抱莖呈耳狀,葉緣有不整齊的鋸齒狀結構;總狀花序頂生,花瓣中有幼細的脈紋,色藍紫,隨著花期的延續,花色逐漸轉淡,最終變為白色。原產於中國東部。

基本信息

簡介

(學名:Orychophragmusviolaceus),又名二月藍、二月蘭,諸葛菜,為十字花科諸葛菜屬植物,可以作為食物。二戰期間,一位名叫山口誠太郎的侵華士兵,從南京的紫金山下採集了花種帶回日本,取名為"紫金草"。為表達對侵華戰爭的懺悔,戰後幾十年來,山口誠太郎和他的家人致力於普種此花,宣揚和平,終於使這種紫色的小花開遍了日本列島。在日本,它被稱為"和平之花"。

描述

諸葛菜諸葛菜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在10-50厘米左右,莖直立且僅有單一莖;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羽狀深裂,葉基心形,葉緣有鈍齒;上部莖生葉長圓形或窄卵形,葉基抱莖呈耳狀,葉緣有不整齊的鋸齒狀結構;總狀花序頂生,花瓣中有幼細的脈紋,色藍紫,隨著花期的延續,花色逐漸轉淡,最終變為白色;花瓣4枚,具長爪,爪長約3-6毫米,花瓣長度約1-2厘米;雄蕊6枚,花絲白色,花葯黃色;花萼細長呈筒狀,色藍紫,萼片長3毫米左右;果實為長角果,角果的頂端有細長的喙,果實具有四條楞,內有大量細小的黑褐色種子,果實成熟後會自然開裂,彈出種子。二月蘭花期始於每年的2-3月間,可延續至當年的6月,期間陸續開花不絕,果實在5-6月間陸續成熟,成熟後的果實自動彈開將內涵的種子廣泛散布。

分布

原產於中國東部,常見於東北、華北等地區,分布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上海等省份。由於本物種在部分地區由人工引種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因而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本物種的分布範圍。

文化

它是中國北方早春季節最常見的野花之一,因而樸素的二月蘭常常會以一種草根階層的姿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以二月蘭為主角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季羨林所作的散文《二月蘭》。它是中國北方土著物種,花期長,花色淡雅,且本物種性耐寒旱、耐貧瘠,繁殖能力強無需專門養護,因而中國北方的一些園林、公園,如北京的天壇公園,在園內綠地人工收集和散播二月蘭的種子,以形成花海的效果。

中日友好象徵

2009年4月,由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倡議並捐資塑造、象徵和平的“紫金花女孩”銅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平公園內落成,該銅像高1.17米,表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7、8歲的南京女孩,站立在周圍開滿紫金花的一塊山石上,睜大著雙眼看著那個戰亂的世界。倡導者山口裕先生說,一九六六年父親去世後留下遺言,要他把推廣紫金草——傳播和平的事業繼續下去。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進行著這項工作。紫金花雖然普通,但它所蘊涵的精神非常高貴,時刻提示著日本民眾不要忘記那段不幸的過去。希望種在這裡的紫金草能夠表達日本人民真誠面對歷史、反省歷史、願與中國人民一道面向未來的決心,也希望日本年輕人能經常到紀念館來學習歷史,思考未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在紀念館內建紫金草花園及落成“紫金花女孩”銅像,就是希望將和平傳遞給來館參觀的中外觀眾,希望紫金花——和平之花世代開放在中日兩國人民的心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