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草

紫背天葵草

紫背天葵草,為菊科植物紫背千里光的全草。祛瘀,活血,調經。治月經不調,白帶過多,風濕,跌打內外傷。方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基本信息

異名

紫背天葵草紫背天葵草
紫背鹿含草(《滇南本草》),紫背鹿銜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反背紅、草本反背虹天青地紅、老母豬花頭、反背綠丸(《雲南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紫背千里光的全草。

形態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厘米。鬚根多數。根出葉叢生,長匙形,長7~12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齒,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或紫紅色,幼時被毛,老則脫落而近無毛;葉脈明顯。頭狀花序排列或聚傘花序,頂生;總苞1列;花黃色,舌狀花有柄,倒披鐘形,先端3齒裂;管狀花狹長漏斗形,5齒裂。瘦果,多絹毛。花期夏季。
生於山坡、草叢潮濕處。分布雲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紫背天葵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用價值

採集:秋、冬採收。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辛微酸濕,平。"

用法:採取曬乾,搗爛為末,敷大惡瘡,神效。若誤服之,汗出不止,不知人事,速用綠豆、甘草解之。──務本卷一上
天葵,味苦、辛,性寒。散諸瘡腫毒,攻癰疽,排膿,定痛。治瘰,消散結核。治婦人奶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乳癰、乳岩,堅硬如石。服之,或潰或散。──務本卷三化學成分:含生物鹼。
功用主治:《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祛瘀,活血,調經。治月經不調,白帶過多,風濕,跌打內外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