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博日嘎鎮

索博日嘎鎮

索博日嘎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的巴林右旗,是科爾沁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界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沐淪河為界與翁牛特旗相望,西與林西縣相連。有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等。索博日嘎鎮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鎮。由於自然條件差,土地沙化嚴重,經濟基礎差,結構單一,商品經濟極不發達。農牧民長期過著艱苦的生活。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索博日嘎鎮
索博日嘎鎮
索博日嘎鎮位於巴林右旗最北部,大興安嶺南麓的賽罕烏拉山腳下,東與巴林左旗接壤,北同錫林郭勒盟搭邊,西與林西縣相連。全鎮下轄20個嘎查村、91個獨貴龍組,5727戶,24753口人,其中蒙古族8183人。全旗總面積1594平方公里,238萬畝,其中草場面積127萬畝,耕地面積12.8萬畝,其中水澆地2.2萬畝,林地51萬畝。200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09億元,糧食總產量516.9萬公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410元。2008年6月末,全鎮牲畜總頭數17.7萬頭只,其中大畜1.9萬頭,小畜15.8萬隻。
全鎮經濟仍以農牧業生產為主,僅有礦業企業一家,即:巴林右旗明珠鉛鋅礦。生產能力為日採選300噸,正常生產期間,有工人150人左右。依據礦產資源優勢,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日採選1500噸目標。發揮區位優勢,完善集貿市場和交易市場建設,主推優質肉牛繁育基地品牌。積極發展胡蘿蔔馬鈴薯特色種植,引進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採取多渠道融資方式,完善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向著打造巴林右旗北部中心城市的目標奮進。

氣候環境

索博日嘎鎮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與燕山山地交接過渡地帶,海拔高度從1900米逐步下降到400米。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4.9℃,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13℃,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2.2℃。年平均無霜期121天,年平均降水量358毫米。年日照為3 000-3 200小時。

所轄村莊


農業資訊

索博日嘎鎮
索博日嘎鎮
馬鈴薯胡蘿蔔在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鎮種植業的舞台上唱起了“主角”。2006年全鎮僅馬鈴薯和胡蘿蔔種 植面積達到1.8萬畝,比種植其它農作物增加產值760萬元,人均增收330元,胡蘿蔔和馬鈴薯的特色種植真正成為當地農牧民致富的金鑰匙

“索博日嘎鎮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很適宜種植馬鈴薯和胡蘿蔔,去年畝產胡蘿蔔5000公斤以上,馬鈴薯2000公斤以上。”索博日嘎鎮灰通河村民向記者介紹說。鎮裡採取“示範帶動,效益驅動,科技推動,全鎮啟動”的四動策略,並出台配套優惠政策,為特色產業規模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索博日嘎鎮堅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謀劃農牧業生產,“龍頭企業+品牌效益”是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核心拉動力。2005年,索博日嘎鎮引進河北省圍場雙盈公司,在索博日嘎地區投資300餘萬元,建立大型澱粉廠1處,小型澱粉廠2處,並於年底投入使用。龍頭企業的引進,給農牧民民眾吃上了定心丸,大大提高了農牧民民眾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2007年,索博日嘎鎮在全鎮20個嘎查村普遍推廣種植業,全鎮共種植馬鈴薯和胡蘿蔔2.5萬畝。並在林西縣五十家子鎮通過協調雙盈公司簽訂訂單回收契約,推廣種植2.1萬畝馬鈴薯。

2006年,索博日嘎鎮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由全鎮2500多戶馬鈴薯種植戶民主推舉組建了馬鈴薯種植協會4個,下設13個分會,會員2068人。在生產過程中,由協會根據各個生產環節,及時成立春播貸款協調、技術服務、質量監督、產品運輸等職能機構,確保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相互銜接。索博日嘎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產業快速發展。一是重獎發展規模大的協會組織,人均占有耕地播種馬鈴薯數量多的嘎查村,在生產資金上給予扶持。二是對協會和鎮村幹部實行目標化考核辦法,按幹部包村所簽訂的責任狀完成情況與獎勵工資直接掛鈎。有效建立“龍頭企業+協會+基地+農牧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徹底解決民眾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資源及條件

索博日嘎鎮肉牛
旅遊資源豐富:索博日嘎鎮曾是契丹族的故土,遼代的發祥地,鎮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處在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內,所以有眾多文物古蹟和自然景觀,其中包括遼慶州遺址、遼白塔、遼慶陵、金邊堡、朝陽十八景等。礦產資源富集:鎮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遠近聞名的六味神泉水,有品位較高、儲量豐富的石灰石、鉛鋅等礦藏。小城鎮建設上水平:鎮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基礎設施不斷加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集貿市場運作已經十年,已逐漸成為右旗北部最大的集貿交易市場。交通便利:赤大白鐵路在我鎮貫穿,鎮政府到大板鎮已通油路,全旗第一條鄉級油路即將竣工,多條旅遊專線已經立項實施。通訊快捷:移動和聯通信號已覆蓋全鎮20個嘎查村,村村通電話。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勞動力1.6萬人,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潛力。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吸引眾多企業來投資興業。農畜產品產量充足:索博日嘎鎮農牧並重,是傳統的畜牧業大鎮,正在實施優質肉牛整鎮推進工程。活畜交易市場輻射錫盟、林西等地,已經初具規模。通過優質肉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建立巴林右旗北部優質肉牛交易集散地。

特色產業

索博日嘎鎮依託自然資源,發揮區位優勢,下在力氣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形成一鎮一業的產業格局,該鎮的馬鈴

索博日嘎鎮馬鈴薯種植
薯產業日益發展壯大。

從2005年起,該鎮結合當地實際,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上制定了明確的發展思路,農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由種植地上作物向種植地埋作物轉變,切實加快了馬鈴薯產業發展步伐。2007年全鎮馬鈴薯種植面積發展到1.5萬畝,千畝以上連片基地有3塊,馬鈴薯種植範圍遍及20個嘎查村,已輻射到林西五十家子鎮8個自然村。

該鎮在實際摸索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做法:

重引導,切實把農牧民種植的積極性凝聚起來。2004年以來,該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作物結構調整由種植地上作物向種植地埋作物轉變這一核心,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分塊謀劃,統籌安排,採取村鎮幹部帶頭種、機械服務科學種、龍頭企業規模種等方式,配套實施了土地優惠、種子賒用後回收折抵等政策,吸引農牧戶種植馬鈴薯,調動了農牧民種植的積極性。

引企業,著力推動適宜本地區發展的特色產品。該鎮位於罕山腳下,氣候涼爽,無霜期短,年積溫在2000℃-2500℃之間,受自然因素影響,農業發展嚴重滯後,與巴林右旗面部地區相比,每畝玉米少產近400公斤。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推廣種植馬鈴薯很適宜,產量高,質量優,價格好,2006年平均畝產2000公斤以上,毛收入1800元。2007年春,鎮政府與河北圍場雙盈公司積極協調,企業和種植戶簽訂了回收契約,價格高於同期市場價格,並為薯農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同時,企業在冬季為種植戶貯備優良種子,在春耕時為薯農賒欠。今年雙盈公司發展新科1號和雪花白馬鈴薯種子基地3000畝,為農牧民規模性發展馬鈴薯種植提供了保障。

上規模,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該鎮採取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大力推廣的做法,逐步發展壯大產業基地。2005年該鎮在鎮政府所在地種植700畝成功後,2006年發展壯大到7個嘎查村5000畝,到2007年,種植範圍已擴大到20個嘎查村,面積發展到1.5萬畝,其中已形成三大塊基地,即:阿山艾里七千畝馬鈴薯基地、吉布吐千畝馬鈴薯基地、巴根吐千畝馬鈴薯基地。隨著基地規模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增強,農牧民的收入也逐步增加,預計,該鎮今年農牧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上增收600元。

建協會,為種植戶提供優質服務。今年,該鎮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由全鎮2500個馬鈴薯種植戶民主推舉組建了馬鈴薯種植協會,下設13個分會,會員發展到2068人。在生產過程中,協會根據各個生產環節,成立的春播貸款協調、技術服務、質量監督、產品運輸等機構及時與薯戶銜接,在產前服務上,由協會負責協調雙盈公司訂購種子和具體安排機械播種時間,保證種子成活率;在產中服務上,由協會統一組織噴藥、施肥、除草、培土等機械服務,期間適時組織進行培訓;在產後服務上,各分會以嘎查村或自然村為單位設立產品收購點,統一組織運輸產品。同時,各分會或協會均設立了信息反饋意見箱,接受民眾監督。

肉畜產業

索博日嘎鎮畜牧業
畜牧業
2006年,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鎮把肉畜產業作為主攻對象,實行“抓、幫、帶”,重點抓幾個養殖大戶,幫 助完善基礎設施,擴大養殖規模,實行科技介入,逐步淘汰“土種牛”,年內購進純種高雜母牛120頭,改良肉6500頭,以大戶的致富帶動全鎮牧民共同致富。他們加強2個冷庫的基礎性建設,利用索博日嘎活畜交易市場輻射錫盟通遼等周邊畜牧業較為發達地區的地理優勢,建立綠色肉類銷售網點。現在全鎮存欄大小畜共20多萬頭只,每年出欄肉牛1200頭,肉羊2萬多隻,創經濟價值1000多萬元。

索博日嘎鎮黨委、政府認真組織實施旗委、政府提出的肉牛整村(鎮)推進工作,2007年以來,已經陸續購進優質基礎母牛2200餘頭,使全鎮優質肉牛存欄達6000餘頭,肉牛產業已基本形成規模。為了進一步適應肉牛產業的發展要求,2008年,索博日嘎鎮重點加強了肉牛產業的檔案化、信息化管理。多方籌措資金為太本艾勒嘎查、榮生村、海青村3個肉牛整村推進村配備了微機。對優質肉牛推行“每戶一檔、每牛一卡”的檔案管理方式。首先,為每頭肉牛建立基本情況檔案,詳細地記載了每頭牛的產地、購入時間、購入價格及月齡,並附有肉牛照片。其次,還為每頭肉牛建立了飼養檔案、繁殖檔案、疫病防治檔案。

2008年,索博日嘎鎮在繼續鞏固原有3個肉牛專業村的基礎上,考慮自然條件、養殖基礎、民眾意願等多方面因素,新確立榮生海青海蘇壩索博日嘎吉布圖等5個嘎查村為優質肉牛整村推進村。年初以來,鎮黨委、政府對肉牛整鎮推進工作實施專項推進。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為了保證肉牛整鎮推進工作順利進行,又抽調有關人員成立組織機構。制定起草了《全鎮肉牛整鎮推進工作實施方案》,並認真抓好貫徹實施。經過全方位細緻的準備工作,榮生村、海青村民眾採取民眾自籌、信用社貸款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800餘萬元,在旗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採取“民眾參與、陽光操作”的方式購進優質基礎母牛1493頭。鎮黨委、政府同農牧局技術人員正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購進肉牛順利度過適應期。

下一階段,索博日嘎鎮黨委、政府力爭為這3個專業村接通寬頻網,發揮網際網路絡作用,使肉牛養殖戶能夠快捷地掌握市場行情,及時發布供求信息,促進肉牛產業的高效快速發展。

遠程教育

索博日嘎鎮衛星接收設備
衛星接收設備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電教工作,在右旗廣電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索博日嘎鎮新開通了三個村的遠程教育頻道。

灰通河村、巴根吐村、紅衛村位於索博日嘎鎮東北部,在2005年實施的廣電城鄉聯網工程中未列入計畫,廣大村民只能購買衛星接收設備,收看衛星傳輸信號,而不能收看到加密頻道。2007年末,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旗廣電中心投資20餘萬元,架設光纜24公里,使這三個村的300餘戶民眾收看到30多個頻道。同時,這三個村的黨支部也抓住開通有線電視的機遇,定期組織黨員、民眾收看遠程教育頻道,對加強基層黨建和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禁牧成果

索博日嘎鎮加強禁牧隊伍建設,創新辦案機制,嚴格禁牧執法,收到良好成效。禁牧實施以來禁牧工作進展順

索博日嘎鎮保障禁牧
利,全鎮200多萬畝草場無牲畜。

索博日嘎鎮成立了由鎮黨委副書記任禁牧隊長,從林業、草原單位抽調得力人員,組成專業的禁牧隊伍,並配備了車輛和照像器材等辦案工具。通過召開會議,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宣傳禁牧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提高了幹部民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禁牧大隊設定執法隊和處罰辦公室,執法隊負責禁牧違法案件的查辦工作,對違法案件進行調查取證,調查終結後,將有關材料移交處罰辦公室。處罰辦公室根據案件材料,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依法做出處罰。

巴林右旗還嚴厲打擊季節性禁牧區濫“招場”,保護合理利用草原。實行自養牲畜備案制,到禁牧大隊存檔備案;購買牲畜準入制,農牧民購買牲畜,應持購買牲畜的種類,數量以及出售者姓名,住址等材料,到禁牧大隊申報,經確認屬實後,方可購入,嚴防假借購買牲畜這名“招場”;加強執法檢查,加大處罰力度,禁牧隊不定期到農戶進行抽查,發現“招場”的,除將其牲畜驅逐出境外,還要按有關規定對責任人予以罰款。對幹部涉嫌“招場”的,要從嚴重處理,並給予行政處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