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The Nagorno-Karabakh Republic)是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的自治州,人口超過95%為亞美尼亞人。1991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宣布獨立,但除了亞美尼亞以外不被國際所承認。目前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由亞美尼亞支持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軍隊控制著亞塞拜然西南部的許多土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國徽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國徽

中文名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ArmenianRepublicofNagorno-Karabakh
首都:斯蒂班納克特Stepanakert
國慶日:1991年12月10日(獨立日)
國歌:《獨立自由的阿爾札赫》
時區:UTC+4(夏令制UTC+5)
國家領袖:巴科·薩哈揚,阿拉伊克·哈魯秋尼揚
人口密度:29人/平方公里(2006年)
國土面積:4400平方公里
水域率:0%
國名別稱或異譯:納·卡
國際電話區號:+37447(行動電話+37497)

政制類別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原為亞塞拜然之自治州,1991年單方面宣布脫離亞塞拜然獨立,不受國際承認。中央政制方面基本實行總統制,但在總統之下另設總理領導內閣。地方行政方面實行單一制。

簡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街區一角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街區風光

蘇聯時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個自治州,同亞美尼亞不接壤,面積4400平方公里,人口18萬,該州80%的居民為亞美尼亞族人。1988年,納卡要求併入亞美尼亞,導致該州阿、亞兩族之間爆發武裝衝突。

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兩國為爭奪納卡歸屬爆發戰爭,亞美尼亞在戰爭中占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1994年,阿亞兩國就全面停火達成協定,但兩國至今仍因納卡問題而處於敵對狀態。

政治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路邊車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路邊車牌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全地區中75%的居民為是亞美尼亞族。亞美尼亞對該地區提出主權要求,雖然多數國家都認為它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蘇聯最初答應將亞塞拜然境內的這塊亞美尼亞飛地劃歸亞美尼亞共和國,但1923年莫斯科為了爭取土耳其,重新把該自治州劃歸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加盟共和國(突厥人)。出於血緣或宗教的關係,遜尼派的土耳其和什葉派的伊朗都站在亞塞拜然一邊,西方和俄羅斯則比較同情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但這種同情只停留在道義上。亞美尼亞將納卡地區編制為6州。

國旗含義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國旗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旗幟大部分與亞美尼亞國旗相同。紅色象徵保衛國家的戰鬥中流的鮮血,藍色象徵對自由的熱愛,橙色象徵麵包。指向西邊的白色箭頭狀圖案象徵當前國家依然脫離亞美尼亞。

歷屆政要

納卡總統

巴科•薩哈揚 Bako Sahakyan巴科•薩哈揚 Bako Sahakyan
1亞瑟•麥克特斯揚ArturMkrtchyan1992年1月7日~1992年4月14日

2喬治•佩特羅斯揚GeorgyPetrosyan1992年4月15日~1993年6月14日

3加倫•巴博揚garenBaburyan,Acting1993年6月14日~1994年12月29日

4羅伯特•克查揚RobertKocharyan1994年12月29日~1997年3月20日

5利奧納德•佩特羅斯揚LeonardPetrosyan1997年3月20日~1997年9月8日

6阿爾卡迪•古卡斯揚ArkadiGhukasyan1997年9月8日~2007年9月7日

7巴科•薩哈揚BakoSahakyan2007年9月7日~現在

納卡總理

阿拉伊克•哈魯秋尼揚 Arayik Harutyunyan阿拉伊克•哈魯秋尼揚 Arayik Harutyunyan
1奧雷格•耶薩揚OlegYesayan1992年1月8日~1992年8月

2羅伯特•克查揚RobertKocharyan1992年8月~1994年12月

3利奧納德•佩特羅斯揚LeonardPetrosyan1994年12月~1998年6月

4奇拉耶•波格赫斯揚ZhirayrPoghosyan1998年6月~1999年6月24日

5阿努沙萬•丹尼爾揚AnushavanDanielyan1999年6月30日~2007年9月12日

6阿拉伊克•哈魯秋尼揚ArayikHarutyunyan2007年9月14日~現在

歷史年代簡表

1606 卡拉巴赫Qarabagh王國(-1822.10)
1822.10 俄羅斯征服卡拉巴赫
1923.6.7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自治州,為亞塞拜然轄下的自治州
1991.9.3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單方面宣布脫離亞塞拜然獨立,成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共和國

議會

議會名稱

國民議會(一院制)

最近一次議會選舉

最近一次議會選舉(2010年5月)後國民議會內政黨分布的情況

政黨名稱 所占議席數(共33席)
自由祖國黨 14
其他 19

一級行政區劃

分為六個州

行政單位名稱 首府
沙胡米恩Shahumian州 沙胡米恩Shahumian
馬爾塔克爾特Martakert州 馬爾塔克爾特Martakert
阿斯克蘭Askeran州 阿斯克蘭Askeran
舒希Shushi州 舒希Shushi
哈德魯特Hadrut州 哈德魯特Hadrut
馬爾圖尼Martuni州 馬爾圖尼Martuni

歷史爭議

左上開始順時針方向:亞塞拜然軍隊坦克殘骸,亞美尼亞控制區內的亞塞拜然難民,在阿斯克然的一輛亞美尼亞T-72坦克紀念碑,納卡軍隊爬出靠近阿格達姆的一座訓練中心的戰壕。左上開始順時針方向:亞塞拜然軍隊坦克殘骸,亞美尼亞控制區內的亞塞拜然難民,在阿斯克然的一輛亞美尼亞T-72坦克紀念碑,納卡軍隊爬出靠近阿格達姆的一座訓練中心的戰壕。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在蘇聯南高加索亞塞拜然共和國境內,面積4400多平方公里,80年代末的人口約18萬,80%左右是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此外還有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以及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和喬治亞人。1923年以前,該地區屬亞美尼亞管轄。1923年7月7日,該地區成立自治州,並由聯盟中央政府決定,劃歸亞塞拜然管轄。對此,亞美尼亞一直十分不滿,一有機會就要求聯盟中央“糾正”。為此,亞美尼亞不少領導人在史達林當政年代被作為“民族主義分子”,慘遭不幸

自1987年開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的民族主義運動強化起來,以不同方式要求將該自治州歸還亞美尼亞管轄。由於此使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兩族之間的關係也緊張起來。1988年2月,蘇共中央發表了公開信,認為現有民族地區布局的任何更改,都有損於民族之間的關係。公開信的內容,立即引起亞美尼亞人的反對,首都葉里溫20多萬人上街遊行,抗議蘇共中央公開信的內容。亞塞拜然的蘇姆蓋特市也立即發生針對亞美尼亞人的遊行和騷亂。

大事記

2011年3月5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右)、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左)和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中)在索契舉行會談,此次會談是梅德韋傑夫第8次調停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2011年3月5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右)、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左)和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中)在索契舉行會談,此次會談是梅德韋傑夫第8次調停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

1988年到1994年期間,該地區爆發納卡戰爭 (en:Nagorno-Karabakh War),造成三萬多人死亡,亞美尼亞占領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外還占領了亞塞拜然的西南部分領土,亞塞拜然人遭驅離。

1988年2月至1994年5月之間,納-卡戰爭爆發。在戰爭進行中,亞塞拜然嘗試製止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分裂主義運動,同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陷入了曠日持久而又未正式宣戰的卡拉巴赫山地戰中。當地議會投票贊成與亞塞拜然統一,但是卡拉巴赫大多數人口在全民公決中投票贊成獨立。與亞美尼亞統一的要求在1980年代後期變得日益強烈,運動開始時進行相對平和,但是在之後的幾個月中,隨著蘇聯解體趨勢日益明顯,逐漸成為兩民族之間不斷升級的暴力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進行種族清洗。

1988年2月20日,亞塞拜然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議會投票決定本地區與亞美尼亞統一,不久之後雙方即爆發族際衝突。領土爭端的最終結果是這一地區宣布從亞塞拜然分離。

蘇聯解體的大環境助長了亞美尼亞人在亞塞拜然的分裂運動。在亞塞拜然宣布從蘇聯獨立並撤銷該飛地的自治權的同時,占多數的亞美尼亞人投票從亞塞拜然分離,並在這一過程中宣布該地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

1991年12月10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宣布獨立,但除了亞美尼亞以外不被國際所承認。目前(截至2012年)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由亞美尼亞支持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軍隊也控制著亞塞拜然西南部的許多土地。

亞美尼亞同亞塞拜然之間對此地有長期的主權爭議。

1992年,在俄羅斯倡議下,歐安組織成立了由12國組成的明斯克小組調解該問題,俄美法三國為該小組聯合主席國。

衝突在1992年冬末全面爆發。包括歐安組織在內的旨在達成雙方共同參與的解決方案的國際斡鏇失敗。1993年春,亞美尼亞部隊奪取了飛地外緣,使該地區的其他國家有被捲入的危險。至1994年戰爭結束為止,亞美尼亞全面控制著該地大部分地區,還占領即控制著飛地之外亞塞拜然周邊7個地區約9%的領土。直到1994年簽署停火協定為止,已有3萬人在衝突中喪生,多達23萬亞塞拜然的亞美尼亞人和80萬亞美尼亞和卡拉巴赫的亞塞拜然人由於衝突流離失所。1994年5月由俄國斡鏇的停火協定被簽署。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後參加了由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主持的和平談判。

1997年9月,三主席提出分階段解決納卡問題方案,即亞先撤出納卡以外的阿被占領土,然後就納卡地位進行談判。亞予以拒絕,堅持納卡作為一方參加談判,並提出撤軍與最終確定納卡地位一攬子解決。1998年11月,明斯克小組提出阿同納卡組成“共同國家”的方案。阿認為該建議賦予納卡同阿平等地位不能接受,主張納卡在阿主權範圍內享有高度自治。1999年至今,阿亞兩國總統進行了多次直接會晤,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12月,納卡舉行了有關該地區首部憲法的全民公投。亞塞拜然不承認公決結果。

目前(截至2012年)該地區被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土地,連亞美尼亞都沒有正式承認,只是表示支持獨立。但是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近年來土耳其、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紛紛介入其中。

納卡問題不僅直接導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敵對關係,還使亞美尼亞與土耳其無法正常化。俄羅斯和歐洲部分國家出於宗教信仰,比較偏向亞美尼亞,而伊斯蘭國家則支持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自1991年獨立以來一直沒有和土耳其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在納卡地區問題上,土耳其一直站在亞塞拜然一邊,並因此於1993年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邊界。

2008年11月,俄阿亞三方就對話解決衝突問題舉行會談,最終簽署了和平解決納-卡問題聲明。

中國對該問題持中立態度,希望外高加索地區保持和平穩定。2010年5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選舉事回答了記者提問。重申中方在納卡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中方在上述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變化。中方希望有關各方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通過協商和對話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辦法,和平解決納卡問題。

2010年12月18日,亞美尼亞國民議會否決了有關承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獨立的草案。由亞美尼亞遺產黨向國會遞交的這份草案,只得到了13名議員的支持。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曾於12月初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召開的歐安組織首腦峰會上發表的講話中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問題指責了亞塞拜然,並表示亞塞拜然的侵略態度是導致問題無法得以解決的根本。薩爾基相曾指出,若亞塞拜然不改變態度的話,他們將會承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並曾強調為鞏固其地位將會竭盡全力,但事實上亞美尼亞至今還未作出任何行動。

目前(截至2012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仍被亞美尼亞部隊所占領,國際社會在歐安組織成立的明斯克小組框架下正在尋求解決途徑。在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的積極參與下進行的談判中,到目前為止問題還未得到解決,雙方還尚未達成共識。此外,近兩年里在俄羅斯的倡導下雙方領導人每月都會進行一次會談。

外交現狀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目前(截至2012年)納卡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但未被包括亞美尼亞在內的任何聯合國會員國承認,僅被阿布哈茲、南奧塞梯、德左三個聯合國非會員國承認。

亞洲國家

東亞北亞東北亞中華人民共和國 | 日本 | 朝鮮 | 韓國 | 蒙古 | 俄羅斯1
東南亞緬甸 | 汶萊 | 高棉 | 東帝汶2 | 印度尼西亞2 | 寮國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泰國 | 越南
中亞哈薩克斯坦1| 吉爾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土庫曼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

西亞/西南亞

阿富汗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1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13| 巴林 | 賽普勒斯1 |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14| 喬治亞1 | 阿布哈茲15 | 南奧塞梯共和國 1 6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約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阿曼 | 巴勒斯坦國7 | 卡達 | 沙烏地阿拉伯 | 敘利亞 | 土耳其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葉門 | 埃及8 | 希臘1
備註1.地跨亞、歐兩洲或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地跨亞、大洋兩洲或被認為是大洋洲國家。
3.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4.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5.阿布哈茲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6.南奧塞梯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7.巴勒斯坦國疆域未定且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占領。
8.地跨亞、非兩洲或被認為是非洲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