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灰雀

紅頭灰雀

紅頭灰雀,Red-headed Bullfinch,是雀形目、燕雀科、灰雀屬鳥類,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該鳥夏季多在海拔2600-4000m 的高山和河谷中,冬季下降到低山處,活動於針葉林區,喜棲於密林深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紅頭灰雀紅頭灰雀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雀科
拉丁科名:Fringillidae
中文屬名:灰雀屬
拉丁屬名:Pyrrhula
拉丁種名:erythrocephala
定名人:Vigors
年代:1830
中文名:紅頭灰雀
原始文獻:Proc. Comm. Sci. Corr. Zool. Soc. London 1: 174
模式產地:喜馬拉雅山脈
英文名稱:Red-headed bullfinch
生境:夏季多在海拔2600-4000m 的高山和河谷中, 冬季下降到低山處,活動於針葉林區,喜棲於密林深處
國內分布:西藏(聶拉木,春丕山谷,珠穆朗瑪峰鄰近地區)
國外分布:克什米爾,印度, 尼泊爾,不丹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十四卷:199-200,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國鳥類區系綱要)

科學分類

紅頭灰雀紅頭灰雀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雀科 Fringillidae
屬: 灰雀屬 Pyrrhula
種: 紅頭灰雀 P. erythrocephala

簡介

紅頭灰雀(學名:Pyrrhula erythrocephala)為雀科灰雀屬的鳥類。分布於克什米爾、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夏季主要棲息于海拔2600-4000m 的高山和河谷中、冬季下降到低山處、活動於針葉林區以及喜棲於密林深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

物種特徵

紅頭灰雀體型略大(17厘米)而壯實的灰雀。嘴厚而略帶鉤。甚似灰頭灰雀但雄鳥的頭橘黃;雌鳥比灰頭灰雀雌鳥的灰色較重。

頭頂及頸背黃橄欖色。幼鳥與灰頭灰雀幼鳥易混淆但僅在有限地區分布有重疊。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粉褐。

叫聲:叫聲為哀婉哨音pew pew,似灰腹灰雀。鳴聲為低而圓潤的terp-terp-tee。

物種習性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於西藏東南部的針葉林

習性:似其他灰雀。

飼料和餵法

紅頭灰雀紅頭灰雀

紅頭灰雀喜歡吃帶殼的種子,尤其是油料種子,如松籽、柏籽、小麻子、蘇子、葵花籽等,但不宜多喂,否則身體過肥,會影響換羽。一般可把80%的穀子(或稻子)和20%的油料種子混勻後餵給。冬季可稍增加油料種子的比率。換羽期則需減少油料種子比率,並增餵青綠飼料(如白菜、油菜、馬齒莧等)秋季給些新鮮谷穗、高梁穗最好。

飼養初期紅頭灰雀不適應長時間停在棲架上,總試圖飛逃,此時脖線要短,以防鳥飛時纏繞,甚至吊死,並要有人看守,發現吊著就提到架上。若無人看守(如晚間),應把鳥架橫著固定在距地面(或其他較大平面)10厘米處,脖線縮短到10厘米長,以防鳥吊著或纏繞其他障礙物。為了馴熟,把紅頭灰雀喜歡吃的油料種子用手拿著餵。當鳥適應架上生活,不畏人,上手取食後,再逐漸訓練“叫遠”、“叼錢”等技藝。架養鳥還要隨時注意貓和老鼠的偷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