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於甘肅會寧縣,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占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之勝地。

基本信息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於甘肅會寧縣,國道312線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區東面,占地36公頃,與會寧城內“會師園”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之勝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在此會師,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樂章。從此,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走向了輝煌!為了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對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在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也就是長征勝利60周年之際,甘肅省修建了“紅軍長征勝利景園”。景園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設計,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園名。景園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風景,採用摹擬與微縮相結合的手法,修建了長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22處景點,即由入口劍形標誌、毛澤東《長征》詩碑、景園大門、瑞金塔、紅軍長征門、遵義會址、強渡嘉陵江、赤水河、瀘定橋、懋功會師橋、草地宿營、甘孜會師、岷山棧道、俄界會議會址、天險臘子口、哈達鋪紀念館、榜羅鎮會議會址、六盤山長征紀念亭、延安寶塔、紅軍會師廣場等組成。突出以萬分之一時間走完萬分之一長征路為主題。微縮景點形象、逼真、生動地再現了紅軍二萬五千里征程的千難萬險,雄奇壯觀,以景觀反映史實,使參觀者既可滿足瞻仰革命遺蹟之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覽勝之樂趣。達到寓教於樂、勵志育人之目的。景園的主要景點及歷史史實:入門標誌:呈三把利劍造型,為藝術性抽象建築,主體用鋼筋混凝土澆鑄,採用新型現代材料,鏡面不鏽鋼貼面,劍高分別為24米、22米、16米,基座高1.5米。體現了衝刺向上、開拓創新之精神和“刺破青天鍔未殘”之意境。毛澤東《長征》詩碑:1935年9月,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翻越白雪皚皚的岷山,進入甘肅。在長征勝利在望之際,毛澤東回首征程,心潮澎湃,揮毫寫下了反映長征這一世界戰爭史上偉大壯舉的詩篇《七律?長征》。9月29日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甘肅通渭縣城接見陝甘寧支隊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指戰員時,毛澤東朗誦了他的這篇新作,豪情激盪,振奮人心。這座詩碑全長80米,上刻有毛澤東手跡《七律?長征》瑞金塔:瑞金是著名的中國革命紅都,30年代初曾是中共中央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是1934年10月16日紅一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曾長期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遵義會議:該會址位於貴州遵義市老城予尹路,原為黔因第二師師長柏輝章官邸,1935年舊,紅一方面軍占領遵義城後,此樓為紅軍總司令部駐地。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省遵義城召開了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政治局委員:王稼祥、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周恩來、陳雲、朱德、秦邦憲;政治局候補委員鄧發、何克全;中央秘書長鄧小平,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政治部主任(代)李富春;紅一、三、五軍團長,政委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共產國陸軍顧問李德和翻譯伍修權等。會議集中全力批評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中共中央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肯定了毛澤東等關於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仍由中央軍委主要負責人周恩來、朱德指揮軍事。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端危險的明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四渡赤水:1935年1月14日,蔣介石調集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吳奪偉兩個縱隊八個師,以及黔軍、桂軍、川軍共40餘萬人對中央紅軍實行包圍殲滅。19日中央紅軍撤離遵義地區,20日中央軍委發表了《關於渡江的作戰計畫》,27日紅一方面軍在土城殲滅貴州軍閥侯之擔三個團,於29日渡過赤水河,進入四川南部,這就是一渡赤水。2月4日,紅四方面軍與四川軍閥鄧錫候在川北連日作戰,此時紅一方面軍已進入雲南威信,在威信時,中央組成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負責的軍事指揮小組。18日、19日紅一方面軍在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二渡赤水,重戰桐梓,突破婁山關,再克遵義,一舉殲滅國民黨軍25個團,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3月3日,蔣介石親臨貴州,指揮大軍,堵截北上的抗日紅軍。而紅軍在茅台巧妙地三渡赤水又進入川南。22日、23日紅一方面軍在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成功的四渡赤水,折回貴州,直插雲南境內。28日紅四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29日渡江成功。5月1日紅一方面軍開始在皎平渡渡過金沙江,5月9日全部渡完。四渡赤水之戰是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界地區進行的一次出色的運動戰,毛澤東指揮紅軍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界地區,巧妙地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這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範例。紅軍長征門:此門為二柱欄板式牌坊,選用河北曲陽漢白玉石料,經名匠精雕巧造而成,因處於景區中心與老城會師塔中軸線上,高差適中,故為觀景最佳之位置,登臨此地,仰望可見甘孜、俄界、哈達鋪、榜羅鎮等景觀,景觀點綴青山,青山映襯景觀,山景交融,妙趣橫生;俯瞰可鑑會師樓、會師塔及會寧古城風貌,有門若畫框,景出山中之景致。懋功會師橋:紅一方面軍占領瀘定後,繼續北進,占領四川天全。這時,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政委率第十八師和第九軍一部向四川中部的懋功急進。1935年3月8日,紅一方面軍一軍團突破敵人蘆山、寶興防線、翻越大雪山夾金山占領懋功。12日,紅一方面軍先頭部隊在懋功東南的達維地區與紅四方面軍李先念率領的前鋒部隊會師。14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到達達維鎮,當晚,紅一、四方面軍舉行了慶祝會師大會,毛澤東代表黨中央講話,肯定了一、四方面長征的意義和影響,號召兩個方面軍團結一致,互相學習、共同北上抗日。瀘定橋:瀘定橋位於四川省大渡河中游,為13根鐵鏈組成的鐵索橋,上鋪木板,紅軍到達前一天,國民黨軍隊為阻止紅軍過河已將木板拆除。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四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下,奉命一晝夜強行120公里,按時趕到瀘定橋。1935年5月29日下午,由一營二連22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在連長廖大珠率領下,冒著槍林彈雨,在鐵索橋上邊鋪門板邊匍匐前進,衝過火海,占領了橋東陣地,接應後續部隊過河,攻占瀘定城,全殲守敵。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成功,打破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企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迷夢,這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再次體現了紅軍將士英勇無畏,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強渡嘉陵江:嘉陵江在四川省東部,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到重慶入長江,長1119公里。30年代前期是川陝根據地的西部邊界。紅四方面軍為實現川陝甘戰役計畫,配合中央紅軍作戰,從1935年3月28日開始實施強渡嘉陵江戰役。根據敵人布防情況,紅軍決定從蒼溪到閬中之間約百里的沿江地段,採取偷渡和強渡相結合,多路突擊、重點突破的作戰方針,先後攻克青川、彰明等9座縣城,共殲敵12個團1萬餘人。強渡嘉陵江戰役勝利後,紅四方面軍撤出川陝根據地,於1935年5月初從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開始長征。草地宿營:草地屬內陸藻海,主要分布在四川北部阿壩,松潘一帶,泥濘茫茫,人跡罕至,1935年8月下旬,紅一、四方面軍跨過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途中,由於張國燾同黨中央鬧分裂,堅持南下,紅四方面軍於同年10月和1936年10月又兩過草地。草地氣候變化莫測,地面泥濘遍布,兇險萬分,行軍宿營十分艱苦,紅軍過草地,需要十分堅強的毅力和戰勝困難的超凡勇氣。甘孜會師:甘孜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原屬西康省管轄。1935年11月19日開始長征的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於1936年7月2日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5日奉中共中央電令,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委,蕭克任副總指揮,關向應任副政委,下轄第二軍、第六軍和第三十二軍共8個師。這是甘孜地區俄界會議會址:俄界就是現在的甘肅省迭部縣達拉鄉高吉村,當時紅軍根據藏語的發音將高吉記成了俄界,這是一個藏族村寨,這裡群山環繞,風景秀麗。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在巴西脫險後,1935年9月11日到達這裡。12日,中共中央在村東一座木板房內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關於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議及今後北上戰略方針》的報告,揭露批判了張國燾對抗中央,分裂紅軍的錯誤,作出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會議根據彭德懷的建議,決定將中央直屬機關和紅一方面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會後,部隊沿達拉河向天險臘子口挺進。此會址照原樣仿建。天險臘子口:臘子口位於甘肅省迭部縣,是甘肅省南部的天然屏障,是由川入甘的門戶,地勢十分險要,整個隘口寬約30米,兩面都是懸崖陡壁。1935年6月16日下午4時,紅軍到達臘子口後,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的率領下,於傍晚對守敵發起猛烈的攻擊,毛澤東親臨前線用電話指揮。主攻部隊採取正面進攻與側翼偷襲相結合的戰術,於17日凌晨5時奪取天險臘子口,殲滅守敵軍閥魯大昌新編第十四師兩個營。這是紅一方面軍入甘後第一次戰鬥,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了紅軍北上抗日的信心。1936年8月9日紅四方面軍越過了臘子口,23日紅二方面軍也從臘子口進入甘肅隴南地區。哈達鋪紀念館:哈達鋪位於甘肅省宕昌縣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在甘川公路320公里處,是隴南一座繁華的集鎮。1935年9月21日,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主力部隊到達這裡,22日,黨中央在毛澤東居住的義和昌藥店召開了中央負責人會議,根據在此獲得的陝北新情況,研究制定了紅軍北上的具體行動計畫,當日下午,在哈達鋪關帝廟召開了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關於形勢和任務的政治報告,宣布了黨中央關於部隊改編的決定,即將一、三軍團和中央縱隊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支隊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全支隊約7000人。1936年8月10日,紅四方面軍達到哈達鋪。24日,紅二方面軍到達哈達鋪,先後在這裡休整。此館按原樣仿建。榜羅鎮會議會址:榜羅鎮位於甘肅省通渭縣南部,是一個群山合圍的山區小鎮。1936年9月27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進駐榜羅鎮,28日,黨中央在這裡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秦邦憲、王稼祥等。會議正確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明確做出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陝北的正確決策,正式宣布以陝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會後,又召開了連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做了重要講話。這次會議統一了認識,明確了軍事行動目標。會後,陝甘支隊向陝北插進。此會址按原樣仿建。岷山棧道: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綿延川、甘兩省邊境。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岷江、嘉陵江的發源地。海拔4000米左右,主峰雪寶頂(5588米)在松潘縣東。5000米以上有現代冰川分布,山麓多棧道。棧道,是我國古代在今川、滇、陝、甘諸省境內峭岩陡壁上鑿孔支架木樁,鋪上木板而成的窄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交通要道。1935年9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曾沿此棧道而行,翻越長征中最後一座雪山——岷山。因棧道窄、岷山高,行走十分困難,但經將士蔑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此處棧道是仿照岷山棧道而建,長25米,高10米。六盤山紀念亭:六盤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隆德與固原兩縣交界處,地跨甘肅、寧夏兩省區。因山體陡峭,攀山古道有六盤而得名,主峰海拔2942米。1935年10月7日,毛澤東率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登上此山主峰。坐在山頂休息時,毛澤東環視群山峻岭,領略雲淡風輕,秋高氣爽之風光,觸景生情,心潮澎湃,於是構思吟誦了《清平樂?六盤山》。1962年,應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的請求,毛澤東同志將這首詩書贈給寧夏並公開發表。70年代在六盤山頂峰公路邊修建了這座紀念亭,亭內鐫刻有毛澤東手跡《清平樂?六盤山》。延安寶塔:延安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南部,為陝甘寧邊區首府。延安寶塔始建於唐代,矗立在延安市東南嘉嶺山上,傍依延河,是中國近代革命聖地延安的標誌和象徵。毛澤東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勝利抵達陝北後,1937年,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進駐延安,到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占領延安前撤離,前後10年,在這裡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並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