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煨牛肉

紅煨牛肉

紅煨牛肉是一道湖南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牛肉軟糯,鮮香汁濃,細嫩可口。紅色,肉爛,味醇厚,辣香可口。紅煨為湘菜技藝的上乘功夫,紅偎汁濃,清燉湯清,紅偎講究入味,清燉講究出味。

(圖)紅煨牛肉紅煨牛肉

湘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地方風味菜。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紅煨牛肉這道菜便是湘菜中的一道美食

主料/輔料

紅煨牛肉
紅煨牛肉

黃牛肉………750 克

紹酒……………50克

桂皮……………1克

胡椒粉………0.5克

青蒜……………10克

味素……………1克

蔥結……………10克

精鹽……………3克

薑片……………10克

豬油……… 50克

製作流程

①將牛肉用冷水洗淨,切成4大塊放入鍋中煮至五成熟撈出,再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2厘米厚的條。青蒜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段。

②燒熱鍋,下油,燒至八成熟,倒入牛肉煸炒約2分鐘,下紹酒、醬油,續炒片刻盛起。

③取大瓦缽1隻,用竹箅子墊底,將煸炒過的牛肉放在箅子上,再加蔥結、薑片、桂皮冰糖、鹽和上湯(上面壓蓋瓷盤),用大火煮滾後,改用小火煨至軟爛。

④軟爛的牛肉去掉蔥、姜、桂皮,和原汁一同倒入炒鍋,放入青蒜、味素、胡椒粉煮滾,用生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工藝關鍵

旺火燒開,小火慢燉,保持湯汁微沸,約2小時左右,牛肉軟爛,湯清見底,若火大水滾,湯汁混濁,失去湘菜清燉風味特色。

風味特點

紅煨為湘菜技藝的上乘功夫,紅偎汁濃,清燉湯清,紅偎講究入味,清燉講究出味。

營養成份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牛肉蛋白質中所含的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成分豐富,故營養價值高。老年人、兒童、身體虛弱及病後恢復期的人吃牛肉非常適宜。

牛肉的化學組成因牛的種類、性別、年齡、生長地區、飼養方法、營養狀況、體軀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每100g(食部)含蛋白質20.1g、脂肪、1O.2g維生素,B10.07mg、維生素B20.15mg、7mg;170mg、鐵0.90mg,又含有膽隘醇125mg

牛肉的藥療

牛肉是一種很好的食品,這對人們來說是無可非議的,不僅是美味,還是一味良藥。牛肉主要的功效為:補脾胃,益氣,強筋骨。主治:虛損贏,消渴,脾弱不運,癖積,水腫:腰膝酗軟。用法為:內服,煮食,煎汁或入丸劑

牛肉的不凡功用,在祖國醫學典籍中廣有記載。牛肉入藥首載於《別錄》 ,謂:“治消渴,止腹瀉;安中益氣,養脾胃”; 《醫林纂要》 中有:“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千金·食治》 “止唾涎出”; 《綱目》 :“蓋肉者謂之藥也,熟而為之液,無形之物也。故能由腸胃而透肌膚、毛竅、爪甲,無所不到。在表者,因吐而得汗,在清道者自吐而去,在融道者自利而除,有如洪水泛漲,陳錯順流而去盎然渙然,潤澤枯槁,而有精爽之樂也。牛肉作為藥的歷史源選流長,在醫者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食譜相剋

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