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麻

紅火麻

紅火麻為蕁麻科蠍子草屬的一個多年生草本物種,生於海拔800-2 700米山坡林下或溝邊,在我國多個省市都有分布,在其他幾個國家也有生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紅火麻紅火麻

種中文名:紅火麻
種拉丁名:GirardiniasuborbiculataC.J.Chensubsp.triloba(C.J.Chen)C.J.Chen
科中文名:蕁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屬中文名:蠍子草屬
屬拉丁名:Girardinia
海拔:300-1300
中國植物志:23(2):054
英文植物志:5:91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1400
生境:山坡林緣、溝邊草叢中

特徵描述

多年生草本。根數條叢生,紡錘狀,肥厚,一般長5-10厘米,粗3-5毫米,有的長達30厘米,粗達1厘米。莖下部多少木質化,不分枝或分枝,高40-150厘米,粗4-15毫米,直立,在上部呈“之”字形,具5條縱棱,有時帶紫紅色,疏生刺毛和短柔毛。有時生於葉腋的木質珠芽數枚。葉近膜質至紙質,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7-22厘米,寬3.5-17厘米,先端長尾狀(長達7厘米),基部心形或圓形,有時近截形,邊緣具粗大的銳牙齒,牙齒自下向上漸變大,有時具重牙齒,兩面疏生刺毛和短柔毛,有時近光滑,鍾乳體細點狀,在上面稍明顯,基出脈3條,稀離基三出脈,其側出的一對近直伸達中部齒尖,側脈2-4對,斜出達齒尖;葉柄長3-14厘米,被毛同莖上部;托葉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2裂,以後脫落。花序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生雌花序之下部葉腋,直立,長8-17厘米;雌花序長穗狀,生於莖梢葉腋,在果時長15-25厘米,小團傘花簇稀疏著生於單一的序軸上,花序梗較短,長2-8厘米,疏生刺毛和短柔毛。雄花具短梗或近無梗,在芽時扁圓球形,徑約1.5毫米;花被片5,狹橢圓形,外面上部無角狀突起,疏生微毛;雄蕊5,花絲下部貼生於花被片;退化雌蕊倒圓錐形,長約0.4毫米。雌花具梗;花被片4,不等大,側生2枚緊包被著子房,長圓狀形,長約0.7毫米,在果時顯著增大,外面有微毛,背生一枚圓卵形,內凹,長約0.6毫米,腹生一枚寬卵形,長約0.4毫米;柱頭絲形,長約0.2毫米;雌蕊柄短,在果時顯著增長。瘦果卵形,歪斜,雙凸透鏡狀,長近2毫米,綠褐色,光滑,具短的彎折的柄,著生於近直立的雌蕊柄上,雌蕊柄長1-2毫米;花梗無翅;宿存花被側生2枚圓卵形,長1.5-1.8毫米,背面中肋顯著隆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主要用途

韌皮纖維可制繩索和代麻用;根藥用,有祛風濕,解毒消腫之效。
採集春末夏初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辛苦,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治腰腿疼痛,麻木不仁,風痹抽麻,水腫,老鼠瘡,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泡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其他

本種植物首先由H.A.Weddell(1869)根據P.David在北京采的標本描述成GirardiniacuspidataWedd.,經IBFriis(1981)進一步仔細檢查了該種的模式標本後,發現這種植物不應是蠍子草屬Girardinia,而應歸屬於艾麻屬,並進行了新組合為現有名稱。
本種植物的葉形變異很大,過去被命名作不同的種名,均應予以歸併。

化學成分

從紅火麻中分離並鑑定了10個化合物,分別為金色醯胺醇乙酸酯(aurantiamideacetate,1)、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2)、2α,3α,19α-三羥基-12-烯-28-烏蘇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3)、東莨菪素(scopoletin,4)、3-甲氧基-4-羥基苯甲酸(3-methoxy-4-hydroxybenzoicacid,5)、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蘿蔔苷(daucosterol,8)、5-羥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9)、甘露糖(mannose,10)。結論化合物1~10均為首次從紅火麻中分離得到,化合物1~6、8~10為首次從蠍子草屬植物中分離得到。

蕁麻目百科(三)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