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瘡

老鼠瘡是民間對淋巴結核病通俗的叫法,淋巴結結核病中醫稱之為瘰癧症,一般生於頸部一側或雙側,輕者推之可動,腫塊形態各異,小如花生米,大如拳頭,若因陳失治,久則破潰肉腐,膿血淋漓。《靈樞·寒熱》云:“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老鼠瘡概述

老鼠瘡(淋巴結核)
老鼠瘡是民間對 淋巴結核病通俗的叫法,淋巴結結核病中醫稱之為 瘰癧症,一般生於頸部一側或雙側,輕者推之可動,腫塊形態各異,小如花生米,大如拳頭[腫塊生於頸耳下血脈處並不可動搖者,多屬危症也],更有甚者頸部成串而生,結核累累。多數患者經長時間治療,但腫塊始終無法消散。瘰癧多發生於少陽和陽明兩大經脈,全身其它地方亦可發生,但症狀不如頸上的來勢兇猛。若因陳失治,久則破潰肉腐,膿血淋漓。
又,老鼠瘡,或名鼠,即鼠瘺、鼠瘡。 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鼠》云:“鼠,亦作癙,瘰癧既已潰破者之名。瘰癧既潰為瘺瘡而古人稱之為鼠者,蓋以鼠之為物,尖喙利齒,好齧善穿,而瘺瘡為病之此伏彼起之潰破狀,本一猶此鼠所穿之窠穴,塞其此而復穿其彼也。”
瘰癧潰破後所形成的經久不愈的瘺管或竇道,謂之老鼠瘡,或名鼠,即鼠瘺、鼠瘡。蓋古人以‘鼠’為名,乃以鼠之特性為尖喙好齧善穿,而此伏彼起、相繼潰破之瘺瘡狀,本一猶此鼠所穿之窠穴,塞其此而復穿其彼也,故得名。
《靈樞·寒熱》云:“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明·張介賓《類經·十八卷·疾病類九十》註:“瘰癧者,其狀累然而歷貫上下也,故於頸腋之間,皆能有之。因其形如鼠穴,塞其一,復穿其一,故又名為鼠瘺。”
清·莫枚士《研經言·卷三·鼠瘺解》云:“《靈》、《素》、《本草》皆屢言鼠瘺,說者皆以食鼠殘成瘺者當之。……三經鼠瘺,鼠當為竄,鼠性善竄……瘺之稱鼠,亦取竄通經絡為義。竄俗作串,瘺與癧為雙聲,故近世瘍科書皆呼癧串。癧串即竄瘺之倒言也。”
張登本、武長春主編《內經詞典》云:“鼠瘺,病名。瘰癧潰破後所形成的經久不愈的瘺管,因其狀如鼠之洞巢,故名。”
楊思澍、 張樹生傅景華主編《中醫臨床大全·第四章外科·瘰癧》云:“因其破潰形成竇道及瘺管者,稱為鼠瘺。”
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瘰癧》云:“瘰癧者,未潰之名。及其已潰,則又稱‘瘺’也。《諸病源候論·諸瘺候·瘰癧瘺候》云:‘此由風邪毒氣,客於肌肉,隨虛處而停結為瘰癧,或(狀)如梅、李、棗核等大小,兩三相連在皮間,而時發寒熱是也。久則變膿,潰成瘺也。’此之謂也。而‘瘺’,本又名‘癙(鼠)’、名‘鼠瘺’,而即俗所謂‘鼠瘡’也。《山海經·中山經》:‘脫扈之山,有草焉。……名曰植楮,可以已癙。’ 郭璞注云:‘癙,瘺也’,《靈樞·寒熱》:‘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張介賓注云:‘其狀累然未潰者為瘰癧,已潰而膿不止者為鼠瘺’,《爾雅·釋詁上》:‘癙,病也’, 郝懿行疏云:‘《淮南子·說山篇》云:貍頭愈鼠。即今之鼠創病,是也。’蓋瘰癧之潰破成瘺成瘡而古人本以‘癙(鼠)’為名者,則乃以鼠之為物尖喙好齧善穿,而此伏彼起、相繼潰破之瘺瘡狀,本一猶此鼠所穿之窠穴,塞其此而復穿其彼也。……瘺之為名,本作‘癙(鼠)’、作‘鼠瘺’,而後又俗稱為‘鼠瘡(創)’,則‘鼠瘡’本為指瘰癧之既已潰破者,固亦甚明矣。而《 醫宗金鑒》云:‘(瘰癧)如鼠形者,名鼠癧,又名鼠瘡’,以‘鼠瘡’所言即‘鼠癧’,而義指未潰破瘰癧之形同於鼠之身狀者,當並由其誤解‘鼠瘡’之名義而使然,故而此說亦謬誤矣。”
楊鵬舉主校注《靈樞經·寒熱第七十》註:“鼠瘺,《說文》:‘瘺,頸腫也。’俗稱老鼠瘡。為瘰癧破潰後所成。”
但亦有將瘰癧與鼠瘡等混稱者,欠妥。
如明·馬蒔《 靈樞注證發微》云:“瘰癧者,瘡名,一名鼠瘺瘡。”及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老鼠瘡,即瘰癧。……鼠瘺,病名。又名瘰癧,即頸腋部淋巴結結核。”

老鼠瘡病史

1
老鼠瘡早期病史一般:一年至一年半;
老鼠瘡中期病史一般:二年至二年半;
老鼠瘡晚期病史一般:二年半至三年;
也有的老鼠瘡患者的老鼠瘡腫塊終生不發作。

老鼠瘡病因

1
中醫說結核桿菌可通過淋巴或血行途徑感染頸部淋巴結,鼻咽部、口腔、喉部結核多通過黏膜下淋巴回流感染到淋巴結,肺部結核則可通過血行或淋巴途徑感染淋巴結。
而民間醫者常說此病發病原因:病人由於常和家人或鄰里之生氣過多,脾氣暴躁引起。
老鼠瘡患者忌吃發物
發物:綠豆、小米、南瓜等。

老鼠瘡治療

老鼠瘡治療方法很多,該病尤其民間祖傳治療方法能徹底治癒.費用低,不用手術.從目前的醫學病例報導看老鼠瘡患者忌諱開刀手術.而中醫傳統治療方法較好.從該病患者報導看,有外敷膏藥治療,火針治療等.但民間用梅花針治療老鼠瘡效果較好.該治療方法就是用梅花針扎老鼠瘡患者腳.每月三次,一般三個月就可治癒.

中醫治療

中醫分析老鼠瘡的原因:老鼠瘡的發病情況多由三焦、肝、膽等經風熱氣毒蘊結而成,肝腎兩經氣血虧損,虛火內動所致,可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多因外感風熱、內蘊痰毒而發;慢性多因氣鬱、虛傷而發。該病常恚怒忿郁,謀慮不遂,精神頹靡。
中醫治療:傳統黑膏藥消癧貼,傳統黑膏藥消癧貼由鱉甲、黃芪、當歸、五味子、乳香、沒藥等多味中藥材精細配伍,其效專力宏,滲透腠理,直達病灶,對難纏的瘰癧症狀有奇效。

中醫辯證治療

《靈樞·寒熱篇》:"寒熱鼠瘡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歧伯曰:此皆鼠瘺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辨證分期治療

1.初期:鼠瘡初起如豆,單個或數個串生,不熱不痛,皮色不變,推之能動,舌苔白,脈弦。疏肝養血、理氣化痰。

2.中期:鼠瘡累累如串珠,皮核相親,或融合成塊,漸感疼痛,推之不移,或液化成膿,按之復指,舌苔薄黃,脈弦數。解郁化痰、托毒透膿, 托里消毒散加減。
3.後期:鼠瘡潰破,膿水清稀,久則成瘺,經久不愈,低熱盜汗,咳嗽,舌紅少苔,脈細數。滋陰降火、益氣養血。香貝養營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

專方治療

1.七絡丹
[l來源]中醫藥典

【拼音】:qiluodan
【種類】:中藥
【主治】: 淋巴結核
【創製時期】清中期
【成分】純中草藥配伍,有夏枯草、當歸、連翹、藏紅花等
【用法與用量】 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七粒。
【藥粒形狀】均如黃豆般大小
【藥粒形狀】分紅色和土黃色兩種,治療初期吃紅色藥粒,後期吃土黃色藥粒。
【忌 口】小米飯
2.. 結核消解散
[l來源]《證治寶鑑》卷九。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枳實、桔梗、柴胡、 連翹、黃連、赤芍、防風、獨活、 白附子、蘇子、莪術、蔓荊子、木通、甘草。加減:有痰,加竹瀝。
[主治] 瘰癧。
[用法用量] 加生薑、燈心,煎服。
3. 消愁破結釀
[來源]《 洞天奧旨》卷八。
[組成] 僵蠶(炒)5錢, 全蠍5個, 白芷1兩, 白芥子(炒)1兩,白朮(土炒)2兩,附子3分, 紫背天葵根8兩。
[主治] 瘰癧。
[用法用量] 先將前6味各為末,將天葵煮汁1碗,同入在黃酒內,用酒20斤,煮3炷香,3日後,日服3杯,以面紅為度。

《夷堅志》中關於老鼠瘡的記載

在宋代 洪邁的《夷堅志》中《鱉報》一文,曾有關於老鼠瘡病的記載。
原文: 承節郎懷 景元錢塘人。宣和初。於秀州多寶寺。為 蔡攸置局應奉。性嗜鱉。一卒善庖。將烹時。先以刀斷頸瀝血。雲味全而美。後患瘰癧。首大不可舉。行必引首。既久蔓延不已。膚肉腐爛。首墜而死。宛若受刃之狀。景元自是不敢食鱉。
翻譯: 承節郎(武官的官名)懷景元,錢塘人(今 浙江杭州),宣和初年(1119年),在秀州(今浙江 嘉興)多寶寺為蔡攸( 蔡京長子,曾為 宋徽宗、宋欽宗時期的宰相)的官署里當差。懷景元生性喜歡吃鱉。有一個士兵擅長做鱉,將要烹飪時,先用刀子砍斷鱉的脖頸放血,說這樣做出的鱉味道豐富而且美味。這個擅長做鱉的士兵,得了,腦袋腫大的不能抬起,走路時一定要先伸處頭來。過了很久,病開始蔓延,頸部皮膚上的肉開始腐爛,腦袋掉落而死,好像被人用刀砍過的模樣。懷景元從此以後,不敢吃鱉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