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大戟

紅大戟

紅大戟,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紅大戟的乾燥塊根。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略燙,乾燥。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塊根。

性 味

味苦,性寒。

歸 經

歸肺、脾、腎經。

功 效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主 治

用於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咳喘,二便不利,癰腫瘡毒,瘰癧痰核。

相關配伍

1、水腫脹滿、胸腹積水,可單用煎服;亦配芫花、甘遂等。

2、痰飲喘急,配白芥子、甘遂等。

3、癰腫瘡毒,用鮮根搗爛外敷。

用法用量

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內服醋制用。外用適量,生用。

禁 忌

孕婦禁用;不宜於甘草同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生理特性

本品略呈紡錘形,偶有分枝,稍彎曲,長3~l0,直徑0.6~30px。表面紅褐色或紅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上端常有細小的莖痕。質堅實,斷麵皮部紅褐色,木部棕黃色。氣微,味甘、微辛。

產 地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紅大戟,苦寒下泄,故能逐諸有餘之水。苦辛甘寒,故散頸腋癰腫。

2、《本經逢原》:紅大戟,性稟陰毒,峻利首推,苦寒下走腎陰,辛散上瀉肺氣,兼橫行經脈,故《本經》專治十二水,腹滿急痛等證,皆濁陰填塞所致,然惟暴脹為宜,雲中風者,是指風水膚脹而言,否則傳寫之誤耳。

3、《本經》:主十二水,腹滿急痛,積聚,中風皮膚疼痛,吐逆。

4、《別錄》:主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

5、《藥性論》:下惡血癖塊、腹內雷鳴,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墮胎孕。

6、《日華子本草》:瀉毒藥,泄天行黃病、溫瘧,破症瘕。

茜草亞科植物

茜草亞科植物的子房每室有1顆胚珠。 本亞科約有13族、146屬、6307種, 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熱帶地區為多。中國約有11族、40屬、304種,全國均有分布。
糙葉豐花草
厚梗染木樹
多花大沙葉
九節族
浙皖虎刺
羅浮粗葉木(原變種)
蔣英木
石核木
少花茜草(變種)
卵葉茜草(原變種)
海岸桐族
海南虎刺
泡果茜草
長萼粗葉木(原變種)
丁茜族
柳葉虎刺
台灣虎刺
鈕扣草族
斜基粗葉木(原變種)
多花三角瓣花(亞種)
紅果薄柱草
黑果薄柱草
四蕊三角瓣花(原亞種)
林生粗葉木(變種)
豬肚木
魚骨木(原變種)
管花(原變種)
南山花(原亞種)
魚骨木屬
長葉彎管花(變種)
虎克粗葉木(原變種)
紅芽大戟族
墨苜蓿屬
紅芽大戟屬
南山花屬
茜草族
二萼豐花草
瓊島染木樹
梗花粗葉木(原亞種)
粗梗粗葉木(亞種)
大粒咖啡
粗葉木屬
石核木屬
小粒咖啡
雲南鉤毛草
四川虎刺
長柱草屬
庫茲粗葉木(變種)
硬毛粗葉木(變種)
泡果茜草屬
寬昭粗葉木(變種)
睫毛粗葉木(變種)
藍花車葉草
雲南染木樹
無毛大砧草(變種)
中國茜草(原變種)
白馬骨屬
蔓虎刺屬
鉤毛草屬
海南染木樹
光萼大沙葉(變型)
大沙葉(原變型)
毛葉九節(變種)
貴州紅芽大戟
倒卵葉魚骨木(變種)
海岸桐
雞矢藤族
瓊梅屬
長柱山丹屬
龍船花屬
蓋裂果
墨苜蓿
豐花草
山東豐花草
白馬骨族
雙角草
雙角草屬
魚骨木族
頭九節屬
西南虎刺
虎刺
巴戟天族
絨毛大沙葉
虎刺組
島虎刺組
四蕊三角瓣花
海南三角瓣花(亞種)
狹葉咖啡
長葉穴果木
海茜樹
虎刺屬
咖啡族
穴果木屬
曲毛日本粗葉木(變種)
日本粗葉木(原變種)
毛枝粗葉木(變種)
寬葉日本粗葉木(變種)
欖綠粗葉木(變種)
尖峰粗葉木(變種)
車葉草屬
海茜樹屬
拉拉藤屬
長柱花
對葉車葉草
咖啡屬
毛茶
蔓虎刺
薄柱草
大葉魚骨木
魚骨木
瓊梅
蓋裂果屬
剛果咖啡
闊葉豐花草
短刺虎刺
大卵葉虎刺
雲桂虎刺
廣西虎刺
南山花
穴果木
巴戟天屬
丁茜
九節(原變種)
愛地草
頭九節
彎管花
丁茜屬
九節屬
蔣英木屬
愛地草屬
彎管花屬
香港大沙葉
汕頭大沙葉
糙葉大沙葉
紅芽大戟
海岸桐屬
中粒咖啡
薄柱草屬
毛茶屬
豐花草屬
染木樹
染木樹屬
大沙葉
長柱山丹
大沙葉屬
茜草屬
六月雪
紅大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