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圓蚧

紅圓蚧

紅圓蚧,昆蟲綱、同翅目、盾蚧科,拉丁學名是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分布在浙江、福建、台灣、四川、雲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紅圓蚧
拉丁學名: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盾蚧科
天敵:雙帶巨角跳小蜂、嶺南金黃蚜小蜂、紅圓蚧恩蚜小蜂、中華圓蚧蚜小蜂和紅頭菌等。此外.我國已發現的天敵還有金黃蚜小蜂、長纓恩蚜小蜂、長恩蚜小蜂、瘦柄花翅蚜小蜂(可能重寄生)、中華四節蚜小蜂、盾蚧多索跳小蜂、盾蚧藍綠麗姬小蜂、整胸寡節瓢蟲、紅色小瓢蟲等。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範圍包括6l科372種植物,重要的有柑橘、山茶、茶樹、葡萄、李樹、香蕉、蘋果、柿、椰子、芭蕉、鳳梨蜜、藜檬、蘇鐵、銀杏、柳杉、柏、松、莎草、刺葵、君子蘭、柳、山核桃、栗、櫟、榆、榕、棕櫚、月桂和無花果等。

形態特徵

雌成蟲介殼近圓形,直徑1.8~2毫米,橙紅色一半透明,隱約可見蟲體。有殼點2個,為橘紅色或橙褐色,不透明,位於介殼中央。雌成蟲腎臟形,體長1~1.2毫米,淡橙黃色。雄蟲介殼橢圓形,長約1.1毫米,初為灰白色,後變為暗橙紅色。有殼點1個,圓形,橘紅色或黃褐色,偏於介殼前端。雄成蟲體長約1毫米,橙黃色,眼紫色,有足3對,觸角和翅各一對,翅展約1.8毫米,尾部有一針狀交尾器。卵橢圓形,淡黃色至橙黃色。若蟲初孵的遊動若蟲黃色,廣橢圓形,長約0.2毫米,寬約0.14毫米,有觸角及足。固定後的一齡若蟲近圓形,直徑約0.18毫米,並分泌白色蠟質覆蓋全體。二齡時其足和觸角均消失,近杏仁形,橘黃色。後變為腎臟形,橙紅色。

生物學特性

紅圓蚧以雌成蟲和若蟲在枝葉上越冬。年發生代數因各地氣溫的高低而異,我國的主要柑橘產區為3~6代。該蟲卵期極短,產出後很快孵化,近似卵胎生。初孵的遊蕩若蟲在母體下停留一段時間(幾小時至2天)後,多於日間午前爬出介殼,遊蕩一段時間(1~2天)尋覓到適當地點後便固定下來。雌蟲喜歡固定在葉片的背面,雄蟲則以葉片正面較多。若蟲固定後1~2小時即開始分泌蠟質,逐步形成介殼。雌若蟲蛻皮3次變為成蟲,雄若蟲蛻皮2次變為預蛹,再經蛹變為成蟲。初孵若蟲也可借風力、昆蟲和雀鳥等傳播。紅圓蚧的重要天敵有:雙帶巨角跳小蜂、嶺南金黃蚜小蜂、紅圓蚧恩蚜小蜂、中華圓蚧蚜小蜂和紅頭菌等。此外.我國已發現的天敵還有金黃蚜小蜂、長纓恩蚜小蜂、長恩蚜小蜂、瘦柄花翅蚜小蜂(可能重寄生)、中華四節蚜小蜂、盾蚧多索跳小蜂、盾蚧藍綠麗姬小蜂、整胸寡節瓢蟲、紅色小瓢蟲等。

防治方法

參照褐圓蚧

地理分布

浙江、福建、台灣、四川、雲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