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氏

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後,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 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在今山東壽光縣東南),建立了紀國,到古代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紀。

聚集地(遷徙分布)

台灣的紀姓族人,位居台灣諸姓的第七十五位,也屬大姓之列。台灣紀氏的開基始祖,據考證,是福建泉州人紀受華。他於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渡海而來,並在當時的港東中里開墾定居。台灣紀姓以台中一地最為旺盛,大約有半數紀姓台灣藉人士聚居於該地;其次,則為彰化、南投和澎湖等地;另外,新竹、苗栗、嘉義、台南等地也有一部分。
堂號
望出天水、高陽。

歷史名人

紀信:漢朝趙城人。楚項相爭時為劉邦部將。 漢王軍駐守榮陽,築起雨道,連於河運,用以運取敖倉之米。漢 三年(公元前204年),項王屢次出兵侵奪漢的肖道所運糧米。後因助劉邦逃跑而被項王所殺。
紀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紀映淮: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