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伊山脈勝地

紀伊山脈勝地

紀伊山脈擁有濃密的森林,也擁有大量建造於古代的宗教神殿遺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9世紀。三處最具特點的神殿由朝聖路線相連,一直通向古代城市的遺址。這些遺蹟和周圍的森林景觀反映了1200年前日本的古老文化。在建築風格上,反映了傳統的日本神道教與從中國和朝鮮半島引入的佛教的融合。

相關資料

紀伊山脈勝地紀伊山脈勝地

中文名稱: 紀伊山脈勝地和朝聖路線以及周圍的文化景觀

英文名稱: Sacred Sites and Pilgrimage Routes in the Kii Mountain Range

國家: 日本

所屬洲: 亞洲

批准時間: 2004
批准標準
200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 (ii)(iii)(iv)(v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簡介

紀伊山脈聖地紀伊山脈聖地

紀伊山地位於奈良京都之南,是突伸於太平洋的紀伊半島的大部分山嶽地帶,郁蔥茂密的森林覆蓋著群山,自古以來即以神佛仙居之地而聚集了眾人的信仰。一方面由修驗道、神佛相容、真言密教等各教派保持著它獨自的特性,一方面在作為山嶽靈地上相互關聯溝通而發展至今,對日本精神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向。故而,“紀伊山脈靈地和朝聖路線”是由依循山嶽形成的三處靈地和三條參拜道所成。其大自然的雄偉與人們的信仰相結合而交織成的文化景觀,乃是這一文化遺產的重要支柱,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遺蹟主體

紀伊山脈聖地紀伊山脈聖地

此遺產包括了橫跨日本和歌山縣、奈良縣及三重縣的寺院及參拜路線(熊野古道、高野山町石道及峰奧駈道),是全世界僅有的兩處與“線路”相關的世界遺產。(另一處是西班牙與法國的聖地亞-德孔波斯特拉的巡禮線路)。此遺蹟的主體是高野山、吉野山及金峰山三個靈場。自古以來,這三座山就是山嶽信仰的聖地。平安時代,真言宗的創立者空海大師跟隨遣唐使到中國習佛,學成歸國後在此創教建寺,即金峰山寺

相關傳說

紀伊山脈聖地紀伊山脈聖地

傳說吉野山的某個修行者是因受到“藏王權現”的感召在該處建立金剛峰寺,所謂“藏王權現”,是指佛教密宗里的神祇形象(即釋迦如來、千手觀音與彌勒佛,但形象與一般認知不同)。紀伊山地約在6世紀中成為真言宗的山嶽修行場,更在10-11世馬時,由希望能夠藉修行取得超自然能力的人建立了修驗道的修行場。此外,在9-10世紀時在日本廣泛傳播的“神佛習合”思想,也就是將日本古代神祇轉化為佛教神祇的一種思想,也在此處建立了一些聖地。另外,由於11世紀左右日本流行的“末法思想”(指如果佛教衰敗,世界也將滅亡),希望藉由修行能在死後到達西方淨土的“淨土宗”也跟著興起。可能是由於紀伊半島深山及斷崖緊鄰的自然景觀,使部分的人認為紀伊山地就是所謂的“淨土”,使得此地也有部分淨土宗的寺廟。
宗教靈地紀伊山地的各寺院高僧輩出,所以很快成為日本重要的佛教聖地,歷代天皇與將軍紛紛到訪參拜與賞櫻。另外,埋葬在此的人也很多。而因為此地的信仰非常多樣化,由各地前往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他們所走的道路即是今日的熊野古道。它連線了高野山及附近的各個靈地,形成大面積的宗教靈地。其中高野山海拔高度約800米,為日本密教真言宗的重鎮。

評價

紀伊山脈擁有濃密的森林,也擁有大量建造於古代的宗教神殿遺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9世紀。三處最具特點的神殿--高野山、吉野山、金峰山,由朝聖路線相連,一直通向古代城市奈良、京都。這些遺蹟和周圍的森林景觀反映了1200年前日本的古老文化。在建築風格上,反映了傳統的日本神道教與從中國和朝鮮半島引入的佛教的融合。該地區有豐富的溪流、河流和瀑布,同樣是文化景觀,每年有1500萬遊客來此朝聖和遊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