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癮

糖癮

指喜歡甜食達到到上癮的程度。普遍存在於生活中的糖,與煙、酒一樣,被劃為“具有潛在危害且會使人上癮”的物質,糖是一種純熱能物質,它含有高熱量,除了導致發胖外,還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而讓人上癮。

原理

糖是世界上用得最廣泛的“合法毒藥”,因為它在大腦裡面成癮的途徑,跟咖啡因、煙、酒和毒品的成分有幾分類似。人對甜味的偏好與生俱來,這是因為人的味覺細胞中有很多甜味受體,人吃了甜味食品後,甜味將通過神經傳導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

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肚子飽了都還想繼續吃;另一方面,糖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表現

嗜甜者會越吃越甜,不吃的話還會覺得不舒服、不快樂,嚴重者,一些“戒毒反應”就會出現,如頭痛、疲倦、發抖、焦慮、不安和憂鬱。越精製的糖越容易讓人上癮。像海洛因嗎啡,成分越純,價格越高,因為越純吃下去越過癮,糖的情況也是如此。

孩子們正餐不吃,甜品、點心和零食倒是吃了一大堆,連最健康的飲料——水,也被汽水和可樂所替代。這些年輕人很多都長得相當瘦弱,沒什麼精神,整天沒吃什麼東西卻缺乏食慾。糖有一定的熱量,所以不會餓,但它沒有養分,所以身體會日漸消瘦,而且精神不濟。

危害

愛吃甜食會上癮愛吃甜食會上癮

人們天生喜歡甜味食品,因此,“糖癮”的存在比“酒癮”普遍,更值得警惕。糖攝入過多造成的慢性疾病在全球高發,每年間接導致全球約3500萬人死亡。

專家稱,糖的危害遠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說到吃糖過量的害處,多數人想到的是間接害處——吃糖造成肥胖從而引起多種疾病,然而研究發現,並不是由於肥胖間接引發疾病,真正“致命”的是糖的毒性作用引發的代謝綜合徵——糖在肝臟中代謝,肝臟會將糖轉化為脂肪,提高甘油三酯,造成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代謝綜合徵,使血壓升高並可能損害肝臟

導致慢性病。當今,更多的人是死於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富貴病”,而非瘧疾霍亂等貧窮病。導致這些病的元兇除菸酒外,就是含有糖的飲料及垃圾食品。

糖為酒之母。人們了解到攝入過多酒精會引起諸如高血壓和脂肪肝等健康危害,而攝入糖分也有同樣的效果。專家表示,其實酒精就是發酵過的糖。

抑制“飽腹感”導致“吃不停”。對於孩子來說,過量的糖分還會抑制其體內生成“飽腹感”的荷爾蒙,即使已經吃過量,他們也仍會覺得餓,間接導致吃太多而長胖。

預防

糖癮  糖癮

專家表示,戒掉糖癮,應從行為、心理兩方面下手。

據了解,英國、法國等國家已經禁止在校園內銷售含糖軟飲料,美國也有至少20個州市議會正在考慮該項稅收提案,以減少人們對糖的大量攝入。從營養角度每人每天攝入糖應在100g以下。專家建議,在糖果之外,最應控制的是飲料與甜品的攝入。
一般人感到飢餓時會想吃糖,所以要讓血糖處於平穩狀態,如在兩餐之間加餐等做法有利於降低人對糖的渴求。其次,減少對糖的依賴,改變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找到生活中除飲食外的更多樂趣,用其他的方式來慰勞自己或排遣鬱悶。

相關新聞

2012年5月27日,權威科研期刊《自然》雜誌中一篇名為《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波動,作者通過動物實驗證明糖與菸酒一樣,具有潛在危害且會讓人上癮。“一方面,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肚子飽了都還想繼續吃;另一方面,糖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2014年據英國媒體報導,45歲的奧克莉(NikkiOakley)家住在英國伍斯特郡。奧克莉每天要吃餅乾、蛋糕、朱古力和可樂等食物,攝取的糖分相當於50茶匙,遠超於建議值6茶匙。雖然“嗜糖”沒有令奧克莉體重猛增,但卻令她容易感到疲勞、頭痛、易怒和抑鬱。
奧克莉接受檢查,被診斷患上“糖上癮”,需要戒含糖食物。奧克莉表示戒糖初期覺得疲憊,跑步時甚至感覺快要昏倒。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03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2年03月IN辭彙總| 計算機皮膚病 | 溜溜球效應 | 近親式就業 | 文商 | 她力量 | 醬油課 | 試用期倦怠 | 換城消費 | 硬碟族 | 無影燈效應 | 最後效應 | 性格測評師 | 感情路徑依賴 | 無意失聰 | 隱蔽青年 | 糖癮 | 首席隱私官 | 煎餅人 | 微留學 | 27歲定律 | 娃娃相親會 | 空巢憂鬱症|表揚後遺症| 睡眠微環境 |20%謊言| 吊絲 | 陌生人社會| 隱性飢餓 |恐聚族 |長跑周 |學歷通脹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