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大略

糊塗大略

本書向你展示了上至定國安邦,下至市井生活的數百條糊塗策略,展示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和平民百姓活用糊塗策略的典例,涉及官場、戰場、商場、情場。

目錄

序……………………………………(1)
韜略篇
第一篇 韜光養晦,鴻智如愚……(7)
大智果能若愚,不但自己可以減少許多煩惱。
社會也可以少生許多擾亂。大愚偏要若智 不但使

封面封面
社會日趨擾亂,自己也不能幸得安寧
1.孫臏裝瘋脫身
2.解決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
3.聰明而愚 其智大矣
第二篇 柔柔似風,師法自然……(19)
使貓看家,不是提高貓權。使狗捕鼠,不是提
高狗權。使它們各盡所長,才是不逆天性,不背物
理。古人說的“信天命”與“畏天命”,不是信畏虛
空的天 是信畏萬古不變的“自然之理”。果能本著
自然之理行事 不必跪拜玉皇大帝 也不必禱告天
主耶穌。
1.智者對仁者的教誨
2.營造一個快樂的精神家園
3.人為乏趣 天機自然
第三篇 忍韌以讓,百忍成金……(31)
為什麼古今許多英雄豪傑,在困窮之日,肯投
靠於不如他們的人?大凡英雄豪傑,心抱大志,打
算作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業,如同一個矮小的人,要
登高牆,自必要尋一個“梯子”。假若一時尋不到梯
子,那么,遇見一個“馬桶”在旁 未嘗不可利用
為進身的階梯。假若嫌它臭,就爬不到高牆之上。當
初,劉邦就是張良、韓信的梯子 韓林兒就是朱元
璋的馬桶。
1.合縱連橫話蘇秦
2.韓信忍胯下之辱
3.勾踐食穢嘗膽踐志
4.張良忍耐得真傳
5.知退一步之法,明讓三分之功
6.報復之心不可有
第四篇 淡泊名利,樂天知命……(47)
對學識不知足,是成名立業的基礎 對財勢不
知足,是亡身喪家的根由
1.名利不爭而自得
2.色是刮骨利刃 利為殺人鋼刀
3.常樂但需知足
4.不為五斗米折腰
5.三十功名塵與土――正確對待功名
6.乾金散盡還復來
7.自持自排
第五篇 無為而治,寧靜致遠……(73)
泥古是頑固。趨新是輕浮。大丈夫要擇善而從
不為古人所愚,不受今人之騙。天下雖亂,我心不亂
天地可變,我心不變 如此方能挺立於天地間
1.小飯館關門大吉
2.蕭規曹隨
3.無為――智者的胸懷
第六篇 隨遇而安,功成身退……(85)
退步寬平 柔弱常勝。當進而不進 是自暴自
棄,應退而不退,是不知自量
1.盛極必衰 居安慮患
2.知足常樂
第七篇 抱朴守拙,匿銳示弱……(95)
誇耀刀劍之銳利,別人必懼其銳利而遠避,或
儘可能使刀劍變成鋸條。顯示自己的聰明 別人必
恐你的聰明來害人,並希望你變成傻子
1.項羽與劉邦的個性對比
2.孫臏減灶破魏救韓
3.屈原與漁父的辯論
4.四渡赤水出奇兵
5.王莽纂位 趙高弄權
第八篇 寬以待人,君子雅量……(113)
與人方便即是與己方便,寬仁待人就是寬仁待
己。人存於社會,如群驢相互牽連 若一驢怕別的
驢多吃草料,那餓死的也包括自己。
1.統一戰線即是寬容在政治上的套用
2.皇帝的寬容
3.孟嘗君禮賢下士
4.幽默是生活的調節劑
5.待人從寬還須律己從嚴
第九篇 與人為善,廣結善緣……(133)
為善如登山 一步一步地走去 終必達到極高
的境地,便覺神清氣爽。為惡如掘井,一鏟一鏟地
挖去,終必達到極深所在 立覺眼迷神昏。並且登
山,用力小 掘井用力大 結果 登山者容易下來
掘井者不易爬出
1.善有善報
2.多行不義必自斃
3.不惡小人 以德報怨
第十篇 明知顧昧,示假隱真……(14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聖人的諄諄教
誨。若不分場合,不合時宜踐行聖人之道 聖人也
變成了使你亡身的幫凶
1.楚王絕纓宴群臣
2.諸葛亮巧計賺荊州
3.周瑜明知故昧,曹操上當殺降將
4.娜塔莎抓住了即將失去的丈夫
5.“環球”氣吞“太平洋”
第十一篇 博憶厚忘,摒除煩惱……(169)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之所以坦蕩,是
因為他善忘 小人之所以悲戚 是因為他記憶力太
強。
1.孔子問禮 老子贈言
2.忘記功勞
3.忘記恩怨
4.忘記名利
第十二篇 等待時機,大功告成……(183)
後漢司馬徽說:“識時務者,在乎俊傑。”這句
話常被一些投機的人與趨時或盲從之輩誤解了。要
知投機不是識時務,趨時與盲從,也不是識時務。識
時務是遇著一個機會,知所當行,抱定一個正大的
目標,合理的見解應付當前所發生的事物與時機
1.姜太公垂釣渭
2.一鳴驚人齊威王
3.相機而動,三蹶三起
4.隆中對答 臥龍出世
5.隨機應變
第十三篇 以迂為真,以屈求伸……(201)
向坑中急行,不是正當的進步。向安穩處退後,
不是怯懦的落伍。寧可開倒車不可開狂車 寧可落
伍不可盲從。開狂車是不問前路如何 一味地猛進。
盲從是不察是非邪正,一味地追隨。前車已覆,後
者趕緊退行,不可譏為開倒車。眾人已跑入泥塘 自
己若立時止步 不可認為落伍
1.勸人向善 以迂為要
2.保全自己
第十四篇 恪守中庸,為而不爭……(211)
為而不爭,爭千秋不爭一時,唯其不爭,天下
莫能與之爭。凡事,取乎中,是應付時代與任何事
物的良法。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傾不右斜的 非中
則不能正。非正則不能穩,非穩則不能久
1.中庸大師之一――王導
2.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3.不爭論的智慧
4.過猶不及
5.為而不爭,幽游林間
6.中庸不是奸滑
慎戒篇
第一篇 恃才放曠,鋒芒畢露……(235)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蘇格拉底說:
“人要自知 一切知慧,由此而起。”東西兩個賢哲
全是以“自知”指示人。人果能自知 決不致把自
己看作聖人 也不致將別人認為混蛋
1.仕途多險徑
2.文人多相輕
3.商路多陷阱
4.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二篇 形於言色,色厲內荏……(253)
對學識不如自己的人,有傲態,對學識高於自
己的人,有嫉心,全是因為少讀書少閱歷。多讀幾
篇好書,多經幾番事故 自能化除這種小家氣
1.降伏心中的惡魔
2.言多必失,三緘其口
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第三篇 患得患失,得隴望蜀……(265)
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
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故仁人君子
不必患得,亦不必患失
1.得與失的辯證關係
2.情場馳騁話得失
3.仕途・商海・學人
4.攀比之心不可長
第四篇 責備求全,怨天尤人……(281)
中國的名人,如同名妓,對於普通的拜訪人,多
不願接見。不得見名人,不必埋怨人家清高,若有
朝一日你成了名人 怕比名妓更不願接客普通小
百姓
1.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2.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
3.圍城之內說春秋
4.用人之道,唯才是舉
5.生活本無罪
第五篇 偏見害人,聰明障道……(307)
辦公事不可存私見。辦私事不可無公心。辦公
事存私見 必致禍國,辦私事無公心 必致害人
1.王安石對蘇東坡的規勸
2.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
第六篇 心胸狹窄,包藏禍心……(319)
修身與養身不同。修身是修千萬年不死的真
身。養身是養幾十年必死的肉身。修身是拒惡,養
身是防病 然而能修身的 必能養身 能養身的未
必能修身。
1.害人反害己
2.女人當自量
3.推己及人,反躬自省
4.家庭和睦尤須量寬
第七篇 墨守成規,守株待兔……(333)
治國如同治病,須臨症處方,隨時用藥。若預
先開出許多方子,強使病人按方服用 即是以人命
為兒戲。所以古人將良醫與良相併稱
1.大行不拘小節,大禮不辭小讓
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3.識時務者為俊傑
第八篇 爭名逐利,慾壑難填……(345)
古今許多聰明人,被一私字毀壞了。古今許多
愚拙人,被一公字成全了 有道是“私念損人不利
己,公心利己又利人。”
1.名利爭而不得
2.專權弄勢,慾火自焚
3.一念貪私 萬劫不復
4.爭之不足 讓之 有
5.小虧不吃 大利不來

序言

世界從混沌中來,也將向混沌中去。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無論是神話傳說還是科學論證,無不說明了這一點。在東方,中國有盤古開闢天地之說,有夸父身化萬物之說,說明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無所謂天與地,亦無所謂真與假;現代科學也論證了,最初的地球上沒有空氣與生命,最原始的生命體在雷電中產生,在海洋中生存發展,爾後才進化成現在這樣的大千世界。
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從混沌空濛走向明晰和精確:數字邏輯的嚴密、物理化學的緘密實驗和論證、儀器儀表的精確完美。但是就在這精確與嚴密中,人們發現了人生的蒼白與無奈,連人也成了一部精確的機器,凡事斤斤計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完全真實與明確往往缺乏魅力而顯得蒼白,模糊與朦朧才更加誘人。在藝術審美中,所謂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正是模糊朦朧產生的巨大效果。
……
應當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糊塗並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以糊塗之法處世,是追求以更自然和超脫的心態來面對社會,去開闢將來,去建立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和事業的輝煌。而不是在什麼場合都和稀泥,沒有主見,甚至喪失應有的原則立場。
本書向你展示了上至定國安邦,下至市井生活的數百條糊塗策略,展示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和平民百姓生活用糊塗策略的典例,設計官場、戰場、商場、情場。
……
文學家鄭板橋有名言“難得糊塗”。
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亦曾說過:“傻子自以為聰明,但聰明人知道自己是個傻子!”
民間也有諺曰:“聰明反被聰明誤”。
糊塗並不是目的,是為了取得成功的人生。如果說在對待人生上認真是一種態度,而“糊塗”則是更高層次上認真嚴肅地對待人生的態度。
正因為人人都自以為聰明,所以“難得糊塗”的“難”就在這裡。

購買途徑

拍拍網

截至目前,有賣家在賣二手貨

讀書網

“稀缺/絕版書代複印”
圖書代複印價格計算辦法:
1、我們按照圖書的實際頁數、大小和圖書尋找難易程度定複印的價格,每頁複印費0.4元/起。
單本複印費80元起。
2、每本收取精美裝訂費5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