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自貿區

粵港澳自貿區

粵港澳自貿區,是由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及珠海橫琴三大平台組成的一個區域性的自貿區,其定位主要是發揮香港優勢,帶動珠三角發展。2013年12月,方案已正式上報國務院。

簡介

粵港澳自貿區的全稱為“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計畫在珠三角建立的自由貿易區。範圍擬包括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白雲空港,總面積可能超過1300平方公里。該方案已於2013年12月中旬正式上報國務院。

2014年4月,權威人士透露,目前粵港澳自貿區總體方案已經較為成熟,正處在最後完善階段。總體方案日前已得到中央首肯,並徵求了28個部委的意見。方案中考慮對港澳地區單獨設立負面清單,並將在金融創新中主打跨境人民幣業務 。

特色

粵港澳自貿區的最大特色,也是與上海自貿區的差異,便是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深度合作,在珠三角地區形成整體競爭力,做大珠三角區域的經濟蛋糕。

功能定位

粵港澳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

粵港澳自貿區功能定位為積極擴大服務業對港澳開放,發展新型國際貿易方式,探索建設現代金融服務創新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CEPA升級版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升級版。將自貿園區建設成為投資貿易便利,服務貿易基本自由,監管模式靈活高效,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行政與法制透明規範的與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實驗區。

在上海自貿區的基礎上,根據可複製、可推廣的要求,圍繞將廣東省園區打造成為國際製造、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國際維修、國際研發和國際結算等六大中心的目標。廣東試圖在自貿區內試行“市場採購出口貿易”方式,支持和促進區內發展小商品採購出口業務。

同時,放寬與港澳合資、合作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的港澳方股比限制;允許在自貿園區內註冊的外資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的中國籍船舶在國內沿海港口和自貿園區港口之間從事沿海捎帶業務;允許設立港澳獨資國際船舶管理企業和經營性機構,準予自貿園區內試行“保稅船舶登記”試點;支持白雲機場增加國際中轉貨運航班等。 

在金融創新方面,由於粵港澳深度合作,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在金融方面合作的空間較大。“例如跨境雙向貸款,現階段人民幣資金在港澳沉澱較多,應考慮怎樣實現人民幣資金有效回流,支持國內實體經濟發展,這一方面鞏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另外也支持廣東轉型升級,支持廣東實體經濟發展,是雙贏。 ”

另外,支持自貿園區金融機構開展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試點、允許自貿園區建立跨境貴金屬交易市場、支持廣東省內法人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特別是在人民幣的業務方面,支持廣東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允許辦理自貿園區居民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鼓勵自貿園區銀行機構拓展區內企業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等。

此外,在土地金融創新方面,廣東擬在自貿區內試點租賃、作價入股等土地有償使用方式,對產業用地的供地方式和供地年限試行差別化管理;開展土地金融創新,探索不動產信貸基金、土地信託、土地基金等土地資本化運作與管理模式,在條件成熟時開展土地資產證券化試點。

同時,該材料還提出,對外國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區內購買的個人生活消費品實行離境退稅政策;對國內居民從區內指定場所購買的一定數量的個人生活消費品參照現行海南島做法,實行離區免稅政策;對境外入境郵輪試行離島退稅。

未來構想

規劃中的粵港澳自貿區將充分發揮港澳在國際經濟中的突出地位和優勢,實施各項自貿區政策,推動更多高端資源向自貿區集中,讓香港高端服務業發展獲得新空間和新平台,以此帶動珠三角 乃至華南地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經濟質量的戰略性提升。

未來規劃中,將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包括推動貿易自由化、粵港高端服務的合作,帶動珠三角發展。至於自貿區的具體內容、定位、功能以及立足點,仍在商議之中,初步涉及服務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商品貿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創新合作。

工作進程

調研

2013年9月16日,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在香港舉行第16次會議,廣東省省長朱小丹 會後向媒體證實,國家專題調研組對“粵港澳自由貿易區”進行了調研,很快會就自貿區的定位及功能向中央作報告。

在會議上,粵港兩地政府簽署了八份合作協定,協定內容包括共同推動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前海與香港合作意向、電影業深入合作、粵港標準工作專責小組合作、智慧財產權、反走私、旅遊及信息化合作等多個範疇。

申報

2013年12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廣東粵港澳自貿區方案已於12月中旬正式上報國務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