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 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斯,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 米開朗基羅終身未娶,不少人據此推斷他喜歡男人,恰好達·文西也有此傾向。

生平簡介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1475年3月6日生於佛羅倫斯附近的卡普萊斯,父親是奎奇市和卡普萊斯市的自治市長。他13 歲進入佛羅倫斯畫家基爾蘭達約(Ghirlandaio)的工作室,後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斯,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斯。

少年時期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終身未娶,不少人據此推斷他喜歡男人,恰好達·芬奇也有此傾向。說米氏是同性戀者並非空穴來風,他確實不怎么愛女人,甚至無法在有女人的屋裡多停留。他的雕繪中也有女性內容,卻從未涉足過嬌媚的少女題材,繪製的都是豐腴、成熟的女體,呈現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據說米氏即便在繪畫女體時,用的也是男性模特。他與多個男模特有過情感糾葛,為他們寫下了眾多詩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時間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詩句我卑微的塵軀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臉龐與美麗的雙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的火焰。”而最得他傾慕的無疑是羅馬貴族托馬索·卡瓦切里1532年秋天,23歲的卡瓦切里在聖安傑洛與米開朗基羅初次見面。他翩翩的風度、高貴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對男體的敏感與熱愛近乎痴狂,這也令我們有幸看到《大衛》 、 《摩西》 、 《奴隸》組像、 《創世紀》等一系列驚人之作。

晚年時期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20世紀我們生活的空間和觀念都發生了變化,語意構成的文化形式決定了技術發展和社會體制的不同走向。人類與上帝的情感分裂、與上帝的創造分裂在聖經中已有記錄,聖經啟示人類傾聽上帝的言說。人們仍在寫作詩歌,思辨有助於人們的情感,人們仍在繪畫,材料有助人們的表現。延年益壽和精神不死最終擺脫不了復活的啟示。情感交流讓人們親近上帝,表現手段讓人們感受創造第一個千年之交,人類找到了現在的記譜方法,第二個千年之交,人們普遍使用了這種方法。一樣的紀錄方法無所謂,仍有符號的區別,一樣的肉身為本無所謂,仍有個人的因素。區別的因素是上帝為了我們的需要。立於西斯庭教堂的天頂畫下,置身西斯庭教堂的祭壇畫前,構想米開朗基羅的情感世界,照顧自身的肉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