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米開朗基羅]

《大衛》[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由米開朗基羅於1501年至1504年雕成,用以表現大衛王決戰巨人歌利亞時的神態。高5.5米、重5000多公斤,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藝廊。

基本信息

簡介

大衛像(英語: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於1501年至1504年雕成。雕像為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站立的男性裸體,高5.17米,重約6噸。用以表現聖經中的猶太英雄大衛王。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每年都會吸引約120萬人前去參觀。

歷史

《大衛》《大衛》

雕刻工程從1464年開始。雕刻家多那太羅簽約完成一座大衛像,作為舊約中的12個英雄雕像群的一部分。他在一塊阿爾卑斯山卡拉拉採石場出產的白色大理石上刻出了下肢、軀幹和衣著的大概形狀,很有可能在兩腿間打了個洞。但不知為何,他沒有繼續雕刻下去,1466年,多納泰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雕像。

1501年,當局決定再找一位藝術家完成這件作品。26歲的米開朗基羅被選中,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完成這項工作。1504年一月,雕像快完成的時候,人們對雕像的放置地點進行了討論,原計畫放在教堂頂樓,但雕像的美麗使人震驚,最終人們決定將其置於佛羅倫斯的市政廳舊宮入口,取代多納泰羅的一尊銅像,以代表弗洛倫薩不畏強權的精神。40個人花費七天時間將它從工作室移到市政廳入口。

1873年,為保護雕像,大衛像被轉移到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畫廊內。1910年在雕像原址放了一個大衛像複製品。在佛羅倫斯,後繼者共複製有二尊大衛像擺放在公眾場所展出,一尊是在米開朗基羅廣場中央,另一尊在市政廳的大門前。

1991年一個瘋子用藏在大衣里的錘子損壞了雕像的左腳腳趾,然後就被控制住,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

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雕像也曾經被貼上金箔葉子,頭上戴有金質花環,這些裝飾後來都遺失了。

作品特點

之前的藝術家雕描述的大衛多表現他割下歌利亞的頭,取得勝利的情景。但學者一般認為,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描繪了戰鬥之前的大衛。雕像面色堅毅,頭部左轉,頸部的筋凸起,似乎正在準備戰鬥。他的上唇和鼻子附近的肌肉緊繃,眼睛全神貫注地望著遠方。靜脈從他下垂的右手上凸起,但他的身體確實放鬆的姿態,重量都放在右腿上,右手拿石頭,左手前曲,將機弦搭在左肩上。他面色的緊張和姿態放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說明他他剛做出戰鬥的決定,卻還未踏上戰場。曾經被人說是一塊失敗的石頭,眼睛大略成愛心型。雕像的上半身,尤其是頭和左手和正常人體比例比偏大,這很可能是因為雕像最初要放在屋頂,雕像上部要放大,以便從下方欣賞。和雕像的高度相比,雕像的前後寬度很窄,這也許和大理石最初的形狀有關。

爭議與破壞

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強行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

1527年,佛羅倫斯暴動中被敲斷左前臂,也曾經遭受雷擊。

1991年,有瘋狂藝術家拿錘子敲傷他的腳趾,都經細心修護復原。

1994年,香港淫褻物品審裁處把雕像大衛像評為不雅,理由是該雕像裸露男性性性器官,此評審引起社會輿論強烈抨擊,香港最高法院及後推翻有關裁決,而法官判詞中亦表明任何有理智者都不會將大衛像視為不雅。

2012年7月,《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眾多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雕塑等藝術珍品引來各方關注。中央電視台播出這則新聞時將畫面上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阿波羅”隱私部位做馬賽克處理。一時間引來熱議。

大衛

詳見詞條:大衛

大衛(希伯來語‎;舊譯大辟,天主教譯為達味,伊斯蘭教譯作達吾德),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二任國王。大衛的意思是“被愛的”、“蒙愛者”。大部份關於他的記載都出自《希伯來聖經》中的《撒母耳記上》和《撒母耳記下》。雖然大衛不是沒有缺點,但在以色列所有古代的國王中,他被描述為最正義的國王,並且是一位優秀戰士、音樂家和詩人(在聖經中讚美上帝的詩篇部份是他的著作)。根據聖經記錄,耶穌是大衛的後裔。大衛在位四十年零六個月;其中有七年是在希伯侖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哀悼基督《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斯,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

詳見詞條:米開朗基羅

藝術價值

(以下內容摘自藝術評論,有非客觀描寫)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複製品

大衛像大衛像

為便於保存,1873年建築師埃密利歐·法伯利斯特(EmiliodeFabris)在佛羅倫斯藝術學院(theAcademyofFineArts,AccademiadiBelleArtiFirenze)裡面特別建成專門展覽台來陳列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大理石像。1910年,在原來的地方安放了一尊同樣的大理石複製品。

佛羅倫斯的第三個《大衛》雕塑(複製品)是在阿諾河(theArno,FiumeArno)對面的山頂的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Michelangelo)中央的銅製複製品。廣場由建築師GuiseppePoggi在1860年興建,它的名字來自於廣場上的米開朗基羅的包括《大衛》在內的雕塑。

2006年,義大利贈送給中國寧波一尊青銅大衛複製象。現正矗立在寧波大劇院門口。

爭議與破壞

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強行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

1527年,佛羅倫斯暴動中被敲斷左前臂,也曾經遭受雷擊。

1991年,有瘋狂藝術家拿錘子敲傷他的腳趾,都經細心修護復原。

1994年,香港淫褻物品審裁處把雕像大衛像評為不雅,理由是該雕像裸露男性性性器官,此評審引起社會輿論強烈抨擊,香港最高法院及後推翻有關裁決,而法官判詞中亦表明任何有理智者都不會將大衛像視為不雅。

2012年7月,《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眾多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雕塑等藝術珍品引來各方關注。中央電視台播出這則新聞時將畫面上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阿波羅”隱私部位做馬賽克處理。一時間引來熱議。

相關新聞

美商炮製“大衛扛槍”

ArmaLite公司炮製的“大衛扛槍”圖像。 ArmaLite公司炮製的“大衛扛槍”圖像。

義大利文化部長達里奧·弗蘭切斯基尼214年3月8日表示,美國一家武器公司使用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塑作品《大衛》作為廣告形象宣傳,而且還把大衛像篡改為扛著一支來復槍的樣子,這種做法是違法的,義大利政府表示嚴重抗議,並要求廣告商立即撤除有關廣告。

藝術分類導航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來把握和反映網際網路紓,表示對網際網路紓及自身,對二者關係的看法的一種特殊方式。其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及客體的相互對象化。通俗的說,藝術也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工藝等。
戲劇音樂繪畫攝影
舞蹈建築雕塑曲藝
藝術理論藝術場館書法篆刻工藝美術

圖說世界

鈍口螈 外表很萌的六角恐龍
寄居蟹 寄居蟹上演交配狂歡季
盔犀鳥 頭胄貴如犀鳥象牙的鳥
犰狳 巴西世界盃吉祥物原型
旱獺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松鼠
雪豹 世界上最美的貓科動物
貓眼星雲 恆星爆發殘留貓眼星雲
好奇號傳回超萌自拍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