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作武

管作武,1934年3月15日生。漢族。甘肅張掖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1957年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管作武,生。漢族。甘肅張掖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1957年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曾任北京醫科大學藥學系有機化學教研室副主任、北京醫科大學實驗藥廠總工程師、北京醫科大學套用藥物開發公司總經理、北京醫科大學新藥研究開發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科大學套用藥物研究所所長、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技術職稱評審委員、北京醫科大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北京市高校化學研究會理事。現任北京市藥學會製藥工程協會理事、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經濟發展顧問、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開啟(Kych USA)β-內醯胺抗生素研究室主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與技術促進處專家委員會委員。

1969年創辦了北京醫學院製藥廠,後發展為製藥廠,研究開發部、倍益醫藥經營部、技工貿三結合的新體制,創造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在任職期間,白手起家、強化管理、銳意改革。兼任三十七家大中小型企業技術顧問,挽救了一些特困製藥企業和老區藥業。除從事有機化學、有機合成、有機分析的教學外,還從事藥物的套用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在植物化學、新藥研究、重大工藝改造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前後共研製新藥21個,重大製藥工藝改造14項,都被製藥企業所採用,創造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突出科研成果

1、青黴素G鉀工業鹽轉化升級為6-APA、7-ADCA、GCLE,頭孢氨卡(Cephlexin)、頭孢拉定(Cephradine)在酶法裂解、酶法縮合、固定化酶載體的製作和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

2、通過對安定合成工藝的研究,創製了烏洛托品合成新工藝,使安定合成12年來全國平均水平的4%提高到了42%,不僅滿足國內臨床需要,還有出口創匯。關鍵技術的突破,套用於數十種該類藥物的化學合成,使我國該類藥物的發展水平躍進到世界發展水平的最前沿,同時成功的延伸到治療胃病的藥物潰瘍愈康(Trithiozine),治療精神藥物氯氮平(Clozapaine)的化學合成。

3、硫酸阿托品(Atropine-H3SO4)是臨床抗膽鹼藥。該工藝合成技術難度大,勞動強度大,環境污染大。管教授1972年提出了利用脂交換反應的新工藝,使阿托品的反應工序由十七步減少到十一步,原料由27種減為18種,生產周期由15天減為10天,減輕勞動強度,減少了污染,投入生產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此優秀成果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的名義載入北京藥廠(北京雙鶴藥業有限公司)的史冊。

2、在農副產品利用方面,把當柴火燒的廢次菸葉變廢為寶,從中提取尼古丁(Nicotne),研製成高純尼古丁,經國家標準物質檢測中心檢測含量達99%以上,美國FDA檢測含量高達99.25%。高於美國藥典標準,已取得FDA註冊號(National drug code number 62963),為進入美國取得了通行證。該產品被FDA認可的全球十多家大型製藥企業生產出替代療法的戒菸產品,尼古丁貼劑、口香糖、氣霧劑,行銷八十多個國家跟地區。之後又研製成10%菸鹼乳油的植物源殺蟲劑,對於煙青蟲的防效率達94%,均高於對照藥美國的萬靈可性粉劑、敵殺死乳油、上海生產的乙醯胺磷40EC,已取得農業部登記證(LS20041774)、國家發改委農藥生產批准證書(HNP5303 A0136);早在2000年得到農業部批准(LS94692)使用,是一種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殺蟲劑,對於保障食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3、剩餘的煙渣又提取一種合成治療心腦血管藥輔酶Q10,治療骨質疏鬆藥維生素K2的重要原料茄尼醇(Solanesol)。在增產增收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獲得獎項與榮譽

1、“錫生藤鹼甲的研究”獲1978年全國衛生系統科技大會優秀成果獎;

2、“安定合成新工藝的研究”獲1979年北京市科技成果四等獎;1982年又獲國家醫藥總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3、“阿普唑侖(Alprazolam)的研究”獲1985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獲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科技成果一等獎;1992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優秀科技成果獎;“艾司唑侖(Estazolam)的研究”獲1980年北京市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4、“頭孢氨苄(Cephalexin)的化學合成”獲1990年北京市科技協作優秀項目獎;“馬普替林(Mapratiline)的研究”1995年獲全軍優秀科技成果獎。

管作武教授研製的新藥和重大工藝改造,都已在國內生產企業實現了產業化生產。藥品管理法實施以來,共得到新藥證書十一個。

代表性的著作

《雜環化學》、《有機化學》、《現代微生物工程及技術教程》、《化工百科全書》撰稿人之一,共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綜述、論著十多篇。

現在還在進行中草藥現代化研究,對有效成份的分離純化、結構修飾改造、創新藥物的研究,從事跨地區、跨學科、資源重新配置優勢互補的協作研究。

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愛國立功的先進標兵。《前線》、《科學中國人》、《中國人才》雜誌、“人民日報”、“上海文匯報”、“中國醫藥報”等新聞媒體曾作過報導,《中國專家》、《中國現代名人大典》、《張掖市志》都有收載。

人生格言

“生命是有限的,但事業是永恆的,只有將有限的生命融入為人民服務的永恆事業中去,才能真正體現出人生價值。”現正以“理解、寬鬆、求實、創新”的激情,在新的起跑線上,創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為中華巨龍騰飛、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輝煌明天拼搏、奉獻。

優秀專家盤點27

恭開蓮
龔穎明
龔舒隆
龔力新
符明珠
馮祖競
龔世明
龔克華
龔士澄
管祥新
龔生建
龔紹森
辜玉文
龔紹麟
龔山瀛
龔山瓊
龔榮根
辜建橋
辜漢明
龔仁泰
辜冬生
辜德祥
龔競聰
管有柄
辜斌
笱曉葵
苟芝秀
龔亞輝
龔全城
官世浩
管竹笛
苟開慶
苟繼聰
苟鴻鷹
苟國大
苟登科
苟朝海
苟百善
苟旺
馮子政
龔新安
勾新春
勾麗華
龔笑容
馮月瑛
貢英建
貢淑芬
龔勤勤
龔想林
龔啟昌
貢峰珍
龔期豪
龔普民
龔平津
共欣
龔培連
龔健魁
龔希光
龔臥嵐
鞏曉輝
鞏世敏
鞏明貴
鞏吉林
鞏厚榮
鞏剛霞
鞏恩鳳
鞏春方
龔文忠
鞏才
龔祖康
龔自義
龔自德
龔子夫
龔築萍
龔祝君
龔重謨
龔文正
龔中庸
龔治平
龔治安
龔文珍
龔志鵬
龔志明
龔志敏
龔文清
龔建國
龔志斌
龔文豪
龔乃相
龔正濤
龔正榮
龔乃傳
龔振歐
龔振邦
龔珍旭
郭國
龔肇樞
龔兆驤
龔昭芝
馮蘊禺頁
龔增田
龔雲樣
馮昭乾
龔安意
龔安強
龔愛民
龔旦
龔政
龔亨陽
龔殷
龔永興
龔焱
龔炎
龔雙福
鞏選成
龔固
鞏緒召
關保昌
龔學
龔瓊
龔強
龔乾
龔進
龔純
龔昌
關堅
關航
辜自國
辜振明
辜玉堂
馮於強
辜善才
辜培南
辜乾平
辜寶祥
辜偉
苟雲相
苟興平
苟興成
苟麗艷
勾振堂
勾永能
勾德強
勾承祥
馮佑民
貢乾生
貢鳳文
貢柏青
貢環
傅道南
鞏耘太
鞏玉龍
傅代良
龔中柱
付傳海
龔志光
龔志剛
龔正祥
龔正衛
龔鎮雄
龔珍鵬
龔占魁
龔遠見
龔玉林
龔玉金
龔玉華
龔玉寶
龔餘慶
龔有驊
龔勇勝
龔永年
龔永明
龔永康
龔永夫
龔英華
龔胤智
龔隱濱
龔益平
龔義仁
龔義成
龔以平
龔以榜
龔貽品
龔怡階
龔宜仙
馮正喜
龔業昆
龔業珩
龔耀權
龔艷娥
龔亞元
龔學周
龔學新
龔信豐
龔新平
龔孝純
龔像儀
龔獻昆
龔獻紅
龔賢書
龔賢國
龔賢發
龔先富
龔文強
龔文甫
龔衛彬
龔偉達
龔維永
龔維英
龔維權
龔維純
龔微寒
龔天兆
龔堂福
龔泰武
龔太平
龔松明
龔順生
龔曙洪
龔守守
龔仕軍
龔世全
龔士友
龔生雄
龔仁培
龔仁德
龔瓊華
龔慶維
龔慶如
龔青山
龔妮麗
龔南海
龔木益
龔明禮
龔明國
龔明發
龔孟雄
龔美培
龔美惠
龔洛書
龔倫梅
龔倫炳
龔龍明
龔令千
龔良雙
龔蘭芬
龔克岳
龔俊峰
龔景莉
龔井好
馮正武
龔金保
龔鑒棠
馮章林
龔家銘
龔家健
龔繼申
龔繼好
龔繼發
龔記忠
龔煌粼
龔漢保
龔海清
龔海明
龔國添
龔國葵
龔國鈞
龔國基
龔國富
龔國成
龔貴先
龔貴鎖
龔光炎
龔光菊
龔關森
龔高瑛
龔高楚
龔富生
龔福光
龔伏生
龔鳳英
龔飛宇
龔東輝
龔定榮
龔定貫
龔滌非
龔德義
龔德威
龔德敏
龔德根
龔道游
龔道武
龔道玲
龔道範
龔道兵
龔大壽
龔達五
龔春香
龔春枚
龔楚瑜
龔初宏
龔熾昌
龔承喜
龔承高
龔成生
龔成初
龔長余
龔昌善
龔昌銓
龔采芹
龔采平
龔炳南
龔必勝
龔本雄
龔本林
龔岸柳
郭同章
郭九桐
郭長順
郭明
郭凌
郭連
郭晶
郭化
郭固
郭彩
郭卜
郭彬
桂悅仁
桂月紅
桂玉植
桂世義
桂世芳
桂師德
桂聖林
桂瑞軒
馮躍峰
桂來清
桂勁東
桂厚瑛
桂方虎
桂冬生
桂翠蘭
桂梁
貴作章
貴體侃
貴清玉
光正爽
管作武
管遵惠
管祖秀
管正敏
管振君
管澤君
管雲海
管月華
馮毓奎
管於清
管陽珍
管延洲
管嘯天
管孝先
管筱堂
管曉春
管小青
管先愛
管習武
馮玉墀
管希雄
馮宇祥
管文龍
管廷俊
管樹江
管慶華
管培松
管宏茂
管和瓊
管德印
管德如
管承保
管玉
管濤
管樑
管海
管等
管淳
官忠山
官志文
官振貴
官玉香
官玉鳳
官文龍
官守滿
官瑞星
官啟升
官路佳
官龍自
傅榮科
傅榮和
傅全臻
傅明源
傅俊傑
傅德明
傅德安
貢三江
貢海
鞏本剛
龔志義
龔一萍
龔進派
龔嘉鎮
桂力敏
管玉華
管錫強
管文同
傅德霖
辜曉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