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是表揚1998年的優秀電影,於1999年3月21日在美國加州好萊塢的桃樂絲帳棚劇場(Dorothy Chandler Pavilion)舉行頒獎典禮。主持人是琥碧·戈柏,這是他第3次主持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這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最多獎項電影是《沙翁情史》,總共入圍13項。史蒂芬·史匹伯執導的《搶救雷恩大兵》則入圍11項名列第2,義大利片《美麗人生》入圍7項,當時為是奧斯卡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非英語電影。《沙翁情史》最後贏得7項奧斯卡金像獎成為最大贏家,《搶救雷恩大兵》與《美麗人生》分別贏得5項與3項奧斯卡金像獎。

簡介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是表揚1998年的優秀電影,於1999年3月21日在美國加州好萊塢的桃樂絲帳棚劇場(Dorothy Chandler Pavilion)舉行頒獎典禮。主持人是琥碧·戈柏,這是他第3次主持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這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最多獎項電影是《莎翁情史》,總共入圍13項。史蒂芬·史匹伯執導的《拯救大兵瑞恩》則入圍11項名列第2,義大利片《美麗人生》入圍7項,當時為是奧斯卡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非英語電影。《莎翁情史》最後贏得7項奧斯卡金像獎成為最大贏家,《拯救大兵瑞恩》與《美麗人生》分別贏得5項與3項奧斯卡金像獎。

相關資料

日期 1999年3月21日
地點 桃樂絲帳棚劇場(美國加州好萊塢)
主持人 琥碧·戈柏
製作人 Gil Cates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莎翁情史》《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最佳男主角羅伯托·貝里尼最佳女主角格溫尼絲·帕爾特羅
最佳男配角詹姆斯·庫伯恩 最佳女配角朱迪·丹馳(Judi Dench)
最佳外語片獎《美麗人生》最佳攝影《拯救大兵瑞恩》
最佳原創劇本《莎翁情史》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最佳劇本改編《神與怪》 (Gods and Monsters)
最佳原創歌曲"When You Believe"( 《埃及王子》 ) 最佳原創音樂/喜劇片配樂《莎翁情史》
最佳戲劇片配樂《美麗人生》最佳剪輯《拯救大兵瑞恩》
最佳視覺效果《美夢成真》 (What Dreams May Come) 最佳服裝設計《莎翁情史》
最佳藝術指導《莎翁情史》 最佳化妝伊莉莎白一世
最佳音響《拯救大兵瑞恩》最佳音效編輯《拯救大兵瑞恩》
最佳長紀錄片《 最後的日子》 (The Last Days) 最佳短紀錄片金色年華的即時浪漫故事
最佳動畫短篇Bunny(Chris Wedge) 終生成就獎艾里·卡贊(Elia Kazan)

提名名單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完全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導演Roberto Benigni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Steven Spielberg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John Madde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Terrence Malick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Peter Weir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最佳男主角Roberto Benigni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Tom Hanks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Ian Mckellen 神與怪(Gods And Monsters)
Nick Nolte 苦難(Affliction)
Edward Norton 美國X歷史(American History X)
最佳女主角Cate Blanchett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Fernanda Montenegro 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
Gwyneth Paltrow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Meryl Streep 真愛大白(One True Thing)
Emily Watson 希拉蕊和傑基(Hilary And Jackie)
最佳男配角James Coburn 苦難(Affliction)
Robert Duvall 民事訴訟(A Civil Action)
Ed Harris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Geoffrey Rush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Billy Bob Thornton 簡單計畫(A Simple Plan)
最佳女配角Kathy Bates 原色(Primary Color)
Brenda Blethyn 小聲(Little Voice)
Judi Dench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Rachel Griffiths 希拉蕊和傑基(Hilary And Jackie)
Lynn Redgrave 神與怪(Gods And Monsters)
最佳藝術指導
/道具布景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歡樂谷(Pleasantville)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
最佳攝影民事訴訟(A Civil Action)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服裝設計真愛(Beloved)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歡樂谷(Pleasantville)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柔滑的金礦(Velvet Goldmine)
最佳電影剪輯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戰略高手(Out Of Sight)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化裝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最佳音樂與喜劇片配樂蟲蟲危機(A Bug’S Life)
花木蘭(Mulan)
心靈點滴(Patch Adams)
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最佳戲劇配樂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歡樂谷(Pleasantville)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歌曲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 世界末日(Armageddon)
The Prayer 魔劍奇兵(Quest For Camelot)
A Soft Place To Fall 馬語者(The Horse Whisperer)
That’Ll Do 小豬進城(Babe: Pig In The City)
When You Believe 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
最佳音響世界末日(Armageddon)
蒙面俠佐羅(The Mask Of Zorro)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音效剪輯世界末日(Armageddon)
蒙面俠佐羅(The Mask Of Zorro)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最佳視覺效果世界末日(Armageddon)
巨猩喬揚(Mighty Joe Young)
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
最佳原創劇本布爾沃斯(Bulworth)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最佳改編劇本神與怪(Gods And Monsters)
戰略高手((Out Of Sight)
原色(Primary Colors)
簡單計畫(A Simple Plan)
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
最佳動畫短片
Bunny — Chris Wedge
The Canterbury Tales — Christopher Grace, Jonathan Myerson
Jolly Roger — Mark Baker
More — Mark Osborne, Steve Kalafer
When Life Departs — Karsten Kiilerich, Stefan Fjeldmark
最佳真人短片Culture — Will Speck, Josh Gordon
Election Night (Valgaften) — Kim Magnusson, Anders Thomas Jensen
Holiday Romance — Alexander Jovy, JJ Keith
La Carte Postale (The Postcard) — Vivian Goffette
Victor — Simon Sandquist, Joel Bergvall
最佳紀錄正片Dancemaker — Matthew Diamond, Jerry Kupfer
The Farm: Angola, U.S.A. — Jonathan Stack, Liz Garbus
The Last Days — James Moll, Ken Lipper
Lenny Bruce: Swear to Tell the Truth — Robert B. Weide
Regret to Inform — Barbara Sonneborn, Janet Cole
最佳紀錄短片The Personals: Improvisations on Romance in the Golden Years — Keiko Ibi
A Place in the Land — Charles Guggenheim
Sunrise over Tiananmen Square — Shui-Bo Wang, Donald McWilliams
最佳外語片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 巴西
天堂之子(Children Of Heaven) 伊朗
爺爺(The Grandfather) 西班牙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義大利
探戈(Tango) 阿根廷

得獎感言

最佳女主角

(左起)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格溫尼絲·帕爾特羅、 最佳女配角朱迪·丹馳、最佳男配角詹姆士·庫伯恩、最佳男主角羅伯托·貝里尼(左起)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格溫尼絲·帕爾特羅、 最佳女配角朱迪·丹馳、最佳男配角詹姆士·庫伯恩、最佳男主角羅伯托·貝里尼

帕爾特洛在上台領獎時,喜極而泣,她發表了當晚頒獎儀式上最激動人心的講話,向全場觀眾致以誠摯的謝意,並列舉了一長串自己家人的名字。她含著淚花說:“同其他提名者比較起來,我受之有愧。如果我不懂得愛,我就不可能扮演好這一角色,為此我得感謝我的家人。我還要感謝新的經紀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經紀人。”
最佳男主角
貝尼格尼導演並主演的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榮獲最佳外語片獎,他代表劇組上台領取最佳外語片獎時說道:“這是令人興奮的時刻,我要親吻你們大家。我現在才真正感覺到我淹沒在了慷慨無私的海洋中。我要感謝父母給了我貧困這一最偉大的禮物。”過了不久,貝尼格尼又被授予最佳男主角獎,他又說道:“這是一次糟糕的錯誤,我的英語已用完了,使我無法表達出我的感激之情。我已心煩意亂、語無倫次了。”

《拯救大兵瑞恩》為史匹柏帶來了第二尊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拯救大兵瑞恩》為史匹柏帶來了第二尊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

最佳女配角
朱迪·鄧奇在《戀愛中的莎士比亞》中僅出場8分鐘, 就因技壓群芳而喜捧最佳女配角獎。因此她在手捧奧斯卡獎盃時謙虛地說: “我只在片中出場8分鐘,本不該獲得這么多。我要真心感謝化妝師,他們付出的時間遠比我的8分鐘要多。”
最佳男配角
詹姆斯·科伯恩系好萊塢元老級人物,頭髮花白,終因在《痛苦》一片中獲最佳男配角獎。他說:“我從影大半生,今天終於搞定一次。”
最佳導演

史匹柏因執導《拯救大兵瑞恩》再度折得最佳導演獎,他深情地說:“爸爸,感謝您為我展示了回顧過去、尊重過去的榮耀。謝謝您……獎盃屬於您。”

媒體評論

《美麗人生》(義大利)《美麗人生》(義大利)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盛典在全球億萬觀眾的關注之下終於降下了帷幕。手中拿著這份從電腦網路上下載的獲獎名單,不難發現一貫美國意識極濃的“奧斯卡大叔”在歡慶它七十一歲華誕之時,評出的獎有了些許變化: 從名單上看,這種變化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打破“門戶之見”
眾所周知,奧斯卡不同於坎城威尼斯,它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電影節,而只是針對美國本土影壇一年一 度的優秀之作進行表彰的一個國內獎,頂多再捎上個把的英語國家影片。除了其中設立的外語片獎,以往其他國家的電影極少能叩開奧斯卡的大門。然而近些年來,奧斯卡越來越趨向國際化,從《末代皇帝》、《鋼琴課》及一些非好萊塢的影片堂而皇之地走進奧斯卡藝術殿堂,便可發現奧斯卡邁向國際化的“風向”。看看本屆的獲獎名單,這種“外籍兵團”大入侵的局面更是“變本加厲”:英國電影《莎翁情史》、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居然厲害到了敢於同美國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分庭抗禮的程度,以至最為矚目的最佳影片獎也拱手讓給了英國人。
至於讓無數演員們夢寐以求的影帝桂冠並沒有戴在紅得發紫的湯姆·漢克斯身上,而是被義大利喜劇明星羅伯托·貝尼格尼捧走。影帝落在了一個不怎么會說英語的外國人手中,這在奧斯卡七十年歷史中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女配角得主朱迪·丹奇也是地地道道的英國演員;影后格溫尼絲·帕特洛雖說出生在美國,但出道以來常在英國拍片,這次又是憑著英國片《莎翁情史》封后,因此被歐美傳媒稱作是“準英國演員”,四個表演獎得主差不多有三個都是“外籍人士”,這種“半壁江山”的全面失守對一向“妄自尊大”的好萊塢來說無異於是極大的變化。
“敬老傳統”發揚光大
從本屆奧斯卡男女配角都授予年邁長者可見奧斯卡“敬老”的“傳統”。由於奧斯卡已過古稀之年,儘管它聲譽日隆,但不可避免的老化已是路人皆知。評審們大都上了年紀,自然惺惺相惜地對同是一把年紀的老演員備感親切,所以在好萊塢有一句“戲言”:要想拿奧斯卡,就得“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不知讓多少處於花樣年華的影視紅星們對著這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望洋興嘆?
對歷史題材情有獨鍾
正如一個人上了歲數,就變得喜歡回憶過去一樣,對於年逾古稀的“奧斯卡大叔”來說,處於世紀末最好的紀念方式正是緬懷歷史,所以在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的不是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大文豪莎士比亞生平為背景創作的《莎翁情史》,就是反映本世紀二次大戰普通人命運的《拯救大兵瑞恩》和《美麗人生》,而現實題材只有“靠邊站” 的份兒。
“莎翁”憑什麼打敗“大兵”
對於中國電影觀眾來說,本屆奧斯卡最叫人大跌眼鏡的莫過於“大兵”的功敗垂成。由於“大兵”早在半年前就登入我國,憑著對戰爭環境的逼真再現和至真至誠的人文關懷打動了無數國人的心。因此相對於《莎翁情史》情節與演員的陌生,從感情上,不少中國影迷還是真心希望投“大兵”一票。無奈奧斯卡偏偏青睞“莎翁”,許多人難以理解,其實細想起來,“莎翁”能擊敗“大兵”,也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今年奧斯卡是喜劇唱主角,所以走輕喜劇路線的《莎翁情史》、《美麗人生》自然得票多多,而“大兵”太慘了,太沉重了,看了叫人心裡難受。看來希望活得輕鬆些,快活些,全球同此涼熱。
其次,從史匹柏本人創作生涯來看,“大兵”顯然不能算是其最佳作品。此片固然對戰爭殘酷的再現已超越前人,但它只停留在真實的震撼這個層面上,看後給人思索、回味的東西並不多,從這點上它帶來的衝擊力不如斯氏的前作《辛德勒名單》 。由於史匹柏本人都無法超越自我,奧斯卡就更沒有理由把大獎授予這部“等而次之”的作品。
其三,媒體的惡意炒作往往會幫倒忙。“大兵”去年一問世,各國媒體就哄炒,紛紛預言它會十拿九穩捧走奧斯卡,結果讓一向挑剔的奧斯卡評審們產生“逆反心理”,這已有前車之鑑。看來,冷靜、客觀對待一部片子才是促銷的好辦法。

奧斯卡效應

《莎翁情史》引發莎翁著作俏賣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獲得了奧斯卡13項提名中的7項大獎。 而在此前,全球傳媒已經對這部情節引人入勝的英國影片給予了最高密度的報導,不僅掀起了一場爭睹影片的熱潮,更使人們以極大的熱情去重溫莎翁的著作。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把莎翁比喻為“公元2000年的風雲人物”。這場突如其
來的莎士比亞熱,首先讓美英兩國莎翁著作的出版商和書店老闆發了一筆橫財,有關莎士比亞本人的各種專業或野史類圖書也因此銷量大增。
據悉,拍過《亨利五世》等經典莎翁劇作的英國導演和演員肯尼思·布拉納在今後3年內,還將籌拍多部莎翁電影,好萊塢巨星米雪·法伊弗凱文·克萊恩主演的《仲夏夜之夢》比爾·默里主演的《哈姆雷特》也準備擇日開機。
《莎翁情史》講的是陷於創作困境中的年輕的莎士比亞怎么也寫不好他的劇作《羅密歐與艾菲爾——海盜的女兒》。這時一個女扮男裝的美女出現在他的身旁,有了愛情的激勵,莎士比亞才一蹴而就,寫出了讓他名垂千古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奧斯卡之最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名單揭曉,影迷最關心的“花落誰家”也告塵埃落定。而今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數項之“最”,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是最受全球女性觀眾青睞的實況轉播節目。今年的收視率調查表明,頒獎典禮的電視觀眾,女性占61%。
二、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是女性佩戴珠寶首飾最多的一個公共場合,據世界著名珠寶商“哈利溫斯頓珠寶公司”統計,今年它借給出席典禮明星的珠寶首飾價值高達7100萬美元
三、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同時也是國際最大的流行時裝舞台,數以百計的成名女星,個個花枝招展,身上穿著的儘是當今世上最有名服裝設計師的作品。
四、為控制典禮的流程順利進行,每個表演節目都被限定在5分鐘之內。 最難控制的是得獎人致謝詞的時間, 因此主辦單位規定每個得獎人的發言不能超過45秒,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得獎人興奮之餘仍忘了這個叮囑。
五、由於舉辦奧斯卡頒獎典禮,好萊塢電影工業今年為洛杉磯商家帶來高達3000萬美元的額外收入,包括2000套禮服的訂製與出租,1200輛大型禮車的出租以及數不清的餐飲和照相服務。
六、頒獎典禮後的慶功晚宴,使用了3.6萬個餐盤與餐碗、各式各樣的酒杯1.8萬個,香檳500瓶。
七、今年每項奧斯卡得獎作品都是由美國影藝學院全體會員經過兩次投票產生的。計票工作由著名會計師事務所負責。這些會員獲得的最大獎賞即是頒獎典禮的入場券。不過,每年都有五分之四的會員只能在家裡看電視轉播。

奧斯卡啟示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戀愛中的莎士比亞》

今屆奧斯卡金像獎幾乎被三部影片占去了全部風光。《戀愛中的莎士比亞》(《莎翁情史》) 、《拯救大兵瑞恩》及《美麗人生》奪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外語片即奧斯卡最重要的五大獎項。這一結果與美國及我國一些影評人的預測不謀而合。
什麼樣的影片能在奧斯卡獲獎,這也是中國電影人關心的一大話題。曾有位當紅的影視導演說,只要給他足夠的資金,他也能拍出獲奧斯卡獎的影片。此話現在看來顯得過於幼稚。《戀》成本僅2000萬美元,在好萊塢是典型的小製作。《美》的投入也很有限。從這次的獲獎情況看,製作金額的大小至少不是個決定性因素。看來,本屆奧斯卡鍾情的影片,不僅不是大製作,也不只是單純的電影特技,更不是靠題材的獵奇。要不然,像《天地大衝撞》《世紀末日》《昆蟲總動員》之類“運用最新鏡頭特技和電影語言”的影片怎么就連提名也沒有呢?
獲獎的這三部電影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關注普通的人生。

《拯救大兵瑞恩》《拯救大兵瑞恩》

義大利影片《美》反映的是二戰期間一個普通家庭在集中營的生活;《拯》雖然運用了廣博的戰爭場面,但如果沒有“關愛人”的主題,該片不會有比普通戰爭片更好的結果;《戀》實際上是近年西方影視、舞台對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重新探索的結果。故事表現的都是人們熟悉的生活,也是現在人們必須思考和面對的普通人生。
奧斯卡儘管遵循著西方影人的評獎規則,但評選出來的影片,其市場行情通常能在全球看好。《戀》到去年年底已經在本國收回了2590萬美元的票房,而《美》全球票房已經接近1億美元, 《拯》在我國的票房也名列前茅。聯想到我們的某些國產片,有的儘管獲了大獎,可觀眾卻不大愛看。不少編劇導演關注的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熱衷於宮庭政變。把遠離時代看成經典,將胡編亂造視為創新。更有一些人,將醜化中國人自己的影片送出去參展,以博那些存在偏見的西方評審的歡心。
對我們來說,奧斯卡不是唯一的奮鬥目標,其評選出來的作品更不是唯一仿效的範本。但這個當今世界電影最權威的影節,卻可以為我們積累經驗、傳遞信息。本屆獲主要獎項的這三部電影,它們對人生主題的關注,以及低成本的製作和對現代科技的運用,已經成為引人注目的三大特點。

歷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