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獵狗

第七條獵狗

《第七條獵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他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蕩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可是在一次狩獵中,老人與赤利遇到了一頭兇猛的野豬,他一槍沒有能致命,野豬卻向他猛撲過來。就在這生命懸於一發之際,赤利卻藏在草窠里,不來解圍。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沈石溪沈石溪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1952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谿。1969年國中畢業赴西雙版納插隊,在雲南邊疆生活了十八年。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

創作以動物小說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萬字。被譽為“動物小說大王”。

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台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西雙版納的動物世界給沈石溪帶來無窮的靈感,也給了這位昔日的少年一條真正的獵犬。

經過二十年的筆耕,沈石溪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的動物王國。老虎、狐狸狼王、豺王、鹿王、白象戰象、野牛、野豬王、雲豹、軍犬、獵狗、蟒蛇、長臂猿、猴、駱駝、斑羚、雕、烏鴉、鷯哥,等等,都在他的動物故事中擔任過主角。他熟悉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更為難得的是,他賦予這些動物的行為以強烈的感情色彩,去深深地感動讀者,並給我們以生命的啟示。

在《第七條獵狗》中,赤利不顧主人的嫌棄、冤枉,拚死相救;在《班羚飛渡》中,班羚群被獵人們逼上絕路,唯一的生路就是跳過對面的山峰,老班羚和少班羚一起飛躍,中途老班羚用自己的背做跳板,讓少班羚得以跳過去,自己卻墜落山崖;在《再被狐狸騙一次》中,公狐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們,想法把獵人引開,它不惜用自戕的“苦肉計”來迷惑獵人,直到孩子們最後得以安全,而自己卻因受傷過重而死去;在《保姆蟒》中,一條巨蟒居然成為保姆,它與孩子建立了極為深厚的感情,當孩子一家離去後,它不吃不喝,活活地餓死了,死的時候嘴裡還咬著小孩的那件小汗衫;在《最後一頭戰象》中,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掛上象鞍,向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走去,在那裡它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埋藏……

沈石溪講述的動物故事,顯然是別有深意的。他曾說過:“動物小說的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現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說白一些,大概就是說,在人類身上不好說的話題,拿動物來說事兒吧。

作品目錄

第七條獵狗

《第七條獵狗》 小說集 1985年1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共收作者8個短篇

《退役軍犬黃狐》 中篇小說 1988年6月雲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一隻獵雕的遭遇》 長篇小說 1990年10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狼王夢》長篇小說1990年11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獵狐》中篇小說1991年2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盲孩與棄狗》長篇小說。1992年3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小說集1992年6月重慶出版社出版

《聖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2年8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老鹿王哈克》小說集由台北國際少年村出版

《殘狼灰滿》中篇小說1994年9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象王淚》小說集1994年10月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保姆蟒》小說集1995年12月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

《瘋羊血頂兒》長篇小說1995年12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野豬囚犯》小說集1996年8月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沈石溪動物故事系列》小說集1996年9月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沈石溪動物小說文集》文集1997年7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雲南美術出版社

《狼妻》中篇小說1997年9月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

《牧羊犬阿甲》小說集1997年10月台灣光復書局出版

《豺狼擁抱》小說集1998年2月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當保姆的蟒蛇》小說集1998年7月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

《鳥奴》中篇小說1998年12月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8年12月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金獅王動物小說叢書》2001年9月新蕾出版社(《紅奶羊》《獨狼》《獅王退位以後》《混血豺王》《大拼搏》《狗的天堂》《馬戲團的動物明星》《虎女金葉子》)

故事簡介

第七條獵狗

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蕩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可是在一次狩獵中,老人與赤利遇到了一頭兇猛的野豬,他一槍沒有能致命,野豬卻向他猛撲過來。就在這生命懸於一發之際,赤利卻藏在草窠里,不來解圍。其實,赤利是看到了一條眼鏡蛇,蛇準備咬向召盤巴的時候,他奮力上前,把蛇咬死了。

老人十分痛恨因膽小而背叛自己的赤利,狂怒之下,他把赤利綁起來痛打,還開鍋燒水準備把他殺死。和赤利一起長大的孫子艾蘇蘇憐惜赤利,割斷藤條把它放了。赤利逃到山林中,充滿了委屈。老獵人哪裡知道,就在他與野豬生死搏鬥的同時,一條劇毒的眼鏡蛇正在草窠里向他襲擊,赤利那時也正在與毒蛇進行著一場無聲的搏鬥……

逃到大自然的赤利仍然是一匹猛犬,它靠獵捕為生,在大自然中倒也逍遙自在。在一次與豺狗群的戰鬥中,它咬死了所有成年的公豺狗,並成為這群豺狗的首領。

大約半年後,飢餓的豺狗群與正在放牧的召盤巴、艾蘇蘇相遇,它們瘋狂地發動襲擊

,老獵人沒有備足武器,眼看就要遭遇不測。這時,赤利趕來了,它與豺狗群拚死廝殺,並在最後一刻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舊主人的性命。

太陽當頂了,霧靄散盡了,召盤巴趕著受了傷的牛,領了艾蘇蘇,摟抱著昏迷中的赤利,疲憊地往芭蕉寨一步一步地走去。一路上,艾蘇蘇一直深情地呼喚著“赤利!”“赤利!”在召盤巴的眼前,總晃動著檳榔樹下那一幕,眼淚從他的眼角里滾落下來。

西雙版納的動物世界給沈石溪帶來無窮的靈感,也給了這位昔日的少年一條真正的獵犬。

經過二十年的筆耕,沈石溪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的動物王國。老虎、狐狸、狼王、豺王、鹿王、白象、戰象、野牛、野豬王、雲豹、軍犬、獵狗、蟒蛇、長臂猿、猴、駱駝、斑羚、雕、烏鴉、鷯哥,等等,都在他的動物故事中擔任過主角。他熟悉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更為難得的是,他賦予這些動物的行為以強烈的感情色彩,去深深地感動讀者,並給我們以生命的啟示。

沈石溪講述的動物故事,顯然是別有深意的。他曾說過:“動物小說的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現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說白一些,大概就是說,在人類身上不好說的話題,拿動物來說事兒吧。

故事全文

第一章

芭蕉寨老獵人召盤巴在四十餘年闖蕩山林的生涯中,前後共養過六條獵狗。第一條獵狗腿長得太短,攆山追不到麂子,被牽到街子上賣掉了;第二條獵狗剛滿五歲就胖得像頭豬;第三條獵狗長得笨頭笨腦,第一次狩獵時被豹子咬死;第四條獵狗是母的,長大後被一條公狗拐走了;第五條獵狗滿身疥瘡;第六條獵狗糊裡糊塗踩上獵人鋪設的鐵夾子。一個獵人,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就像騎兵沒有匹好馬一樣。召盤巴常常為此唉聲嘆氣。

第二章

三年前,召盤巴六十大壽時,曼崗哨卡的唐連長作為賀禮送給他一條軍犬生出來的小狗。三年來,召盤巴情願自己頓頓素菜淡飯,也要讓這第七條獵狗餐餐沾著葷腥。在他的精心撫養下,小狗長大了,背部金黃的毛色間,嵌著兩條對稱的淺黑花紋,身材有小牛犢那么大,腰肢纖細,十分威武漂亮。它不愧是軍犬的後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有一次,一隻禿鷲俯衝到院子裡捉雞,它從花叢中猛躥上去,一口咬斷了禿鷲的翅膀。召盤巴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赤利(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

第三章

獵人愛好狗,召盤巴把赤利看作是自己掌上的第二顆明珠。第一顆明珠當然是他七歲的孫子艾蘇蘇。召盤巴空閒時喜歡帶著赤利串老庚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三杯糯米酒下肚,他就會炫耀說:“有了赤利,也不枉我做了一輩子獵手。嘿,你們就是一把珍珠、一籮黃金也休想從我手中換走它。”說著,就用臉頰在狗耳朵上親撫一陣。

可是傣歷一四三三年(即公元一九八○年)潑水節那天清晨,召盤巴不像往年那樣抱著艾蘇蘇,帶著赤利到瀾滄江邊去看劃龍船、放高升、跳依拉賀(傣族民間一種隨歌而舞的歡慶形式),而是用一根野山藤,把赤利拴在院內的一棵擯榔樹下,旁邊用三塊石頭支成一個灶,燒開滿滿一鍋水。然後,他從柴垛里抽出一根粗木棍,慢慢向赤利走去。

第四章

赤利搖著尾巴,伸出舌頭,要來舔召盤巴的褲腿。召盤巴突然舉起木棍,兜頭一擊;赤利敏捷地一閃,木棍在地上砸出個小坑。赤利驚慌地躲到按榔樹背後,委屈地嗚嗚叫著。

召盤巴紫銅色的臉膛泛出青白,衝上一步,又高高掄起木棍。正在這時,竹樓里奔出一個拖鼻涕的小孩,左手握著一柄小刀,右手攥著一隻削了一半的酸多依果,撲到召盤巴懷裡,嚷道:“爺爺,您別打赤利,它是我的好朋友。”

召盤巴收起木棍,一雙被魚尾紋包裹住的老眼裡淚水在打轉;他摩挲著艾蘇蘇柔軟的頭髮說:“孩子,它不是你的朋友。它是孽障,是不吉利的畜生。爺爺要親手打死它,剝皮剔骨,中午給你吃狗肉。”

說著,他把艾蘇蘇抱到竹樓底下的木堆上坐著,返身又舞著木棍逼向赤利……

第五章

昨天傍晚,召盤巴背著火藥槍,帶著赤利,鑽進寨子後面的大黑山,想逮只竹鼠,或者挖只穿山甲,好在潑水節改善生活。膛過一條清亮的小溪,在一片茂密的樹林裡,赤利突然興奮地豎起耳朵,咬著他的衣襟往前拖。赤利十分聰明,遇到獵物不像一般草狗那樣狂吠亂叫,為自己壯膽,嚇走獵物;它會無聲無息地咬著主人衣襟報警。果然,召盤巴撩開幾片象耳朵葉,瞧見前面十多步遠那蓬鳳尾竹下,有一頭雄壯的長鬃野豬,起碼有四五百斤重,正用兩柄獠牙掘鮮嫩的竹筍。按理說,單身獵人碰到猛獸都儘量避開的。特別是孤豬,十分兇猛,稱為“頭豬、二虎、三熊”。但召盤巴仗著自己四十餘年的打獵經驗和勇猛無比的赤利,膽子變得斗大,卸下火藥槍,塞好火絨,瞄準野豬的耳根就是一槍。“轟”的一聲巨響,一縷輕煙消散後,召盤巴發現,鉛彈並沒有鑽進野豬的腦袋,偏了一點,打在它的頭頸里;污黑的血順著野豬的脖子流成一條小河。召盤巴知道不妙,趕緊躲到一棵冬瓜樹背後,從褲腰間解下火藥葫蘆,急忙往槍管里填火藥和鉛彈。但已經來不及了。那頭受傷的野豬抬起頭來,憤怒地嚎叫一聲,發瘋似的撅著豬牙向召盤巴迅速兇猛地撲過來。

第六章

赤利在後面“汪汪汪!”狂吠,召盤巴連叫數聲:“赤利,上!上!”他想赤利只要衝上去咬住野豬的後腿,糾纏幾分鐘,自己就可以填好火藥槍,穩穩噹噹地把這頭該死的野豬送回西天。但他很快失望了,赤利不但沒有衝上來救主人,一會兒竟連吠聲也停止了,也許夾著尾巴逃進草窠了吧。他來不及回頭望望赤利,野豬已經撲到跟前,一口把碗粗的冬瓜樹攔腰咬斷。召盤巴只得丟掉火藥槍,繞著大樹躲開野豬的猛撲。但畢竟年歲不饒人,他腰腿不像年輕時那般利索了,繞到一棵大榕樹前,一腳踩在光溜溜的青苔上,摔了一跤。等他艱難地爬起來,那頭橫衝直撞的野豬站在他面前兩步遠的地方,勾著頭,雙腿一蹦,脖子上的長鬃毛一根根豎起來,倏地躥上來。召盤巴來不及躲閃,只好一曲膝蓋從斜里撲臥在地。這一招兒,非常危險,就算野豬撲了個空,撞在大榕樹上掉下來,也要把他壓個半死;只聽見頭上 “咔嚓”一聲巨響,他閉著眼睛,可是,野豬竟沒有壓在他身上。他慢慢睜開眼睛回頭一望,阿羅,真是老天有眼,保佑他大難不死。原來大榕樹兩根粗壯的樹根間有一條狹窄的縫隙,野豬正好對著這裡撲,用力過猛,前半身穿過縫隙,被攔腰卡住,四肢騰空亂舞,嚎叫不絕;獨木成林的大榕樹被震得籟籟發抖,落下滿地綠葉。召盤巴不敢怠慢,連忙撿起火藥槍,填好火藥,把槍筒塞進野豬的嘴巴連補了三槍,野豬垂下獠牙,不動彈了。

第七章

召盤巴望著死去的野豬,渾身像喝醉了酒一樣軟綿綿的,直冒虛汗。就在這時,赤利狂叫著,從草窠里鑽出來,向卡在榕樹氣根縫隙里的死豬撲躍著,廝咬著。召盤巴從來沒有感到這樣噁心過,想不到獵狗也有怕死鬼和無賴。要不是火藥葫蘆倒空了,他當場就會打得它狗頭開花……

召盤巴舞著木棍逼向赤利,它東躲西閃,流著淚嗚嗚求饒。

艾蘇蘇從三歲起就每天和赤利廝混在一起。赤利會為他在樹林裡找到野雉窩,撿到很多蛋;赤利會為他在和小夥伴打狗仗時爭到冠軍;赤利會在他捉迷藏時幫他輕而易舉地找到“敵人”。有一次,他到瀾滄江里游泳,被一個漩渦捲住,眼看就要沉到江底,他高叫一聲:“赤利!”赤利便奮不顧身地從岸上躍入江心,游到他面前,他揪住狗尾巴才游上岸的。爺爺要打死赤利,艾蘇蘇傷心極了,也忍不住嚶嚶哭起來。

第八章

召盤巴的怒火燒得更凶,掄起棍子沒頭沒腦朝赤利砸來;赤利儘管躲閃靈敏,無奈脖子上繫著野山藤,只能圍著檳榔樹打轉,不一會兒身上便重重挨了兩棍,疼得它齜牙咧嘴怪叫起來。野山藤纏在檳榔樹上,隨著赤利打轉而越纏越短,它終於緊緊貼在檳榔樹幹上不能動彈了。召盤巴瞅準這個機會,一個箭步衝上來,舉起棍子對準赤利的鼻樑骨砸去。這時赤利如果縱身一躍,可以一口咬穿召盤巴的手腕,但它沒有那樣做,而是一偏腦袋,待木棍擦著耳朵落地時,一口咬住木棍不放。

召盤巴攥住木棍拚命拖,赤利咬緊木棍拚命拉。不一會兒,召盤巴禿頂腦門上,布滿了汗珠,累得氣喘吁吁。他一發狠,丟下木棍罵道:“你這條沒有良心的畜生,我讓你嘗嘗火藥槍的滋味。”說著,顫巍巍地向竹樓走去。

赤利平時見過寨子裡有人殺狗吃,也是把狗拴在樹上,旁邊支一口鐵鍋燒開水;它明白今天大禍臨頭了。它獸性大發,狂蹦亂跳,想掙斷脖子上的野山藤。但野山藤比尼龍繩還堅韌,怎么也掙不斷。它悲哀地呻吟著,求救的眼光射在艾蘇蘇的身上。

艾蘇蘇矇矓淚眼看著爺爺走回竹樓,趕緊飛奔到按榔樹下,用削酸多依果的那柄小刀,用力割斷野山藤;匆忙間,把左手大拇指甲削掉了一塊,鮮血滴在赤利的厚厚的嘴唇上。

赤利自由了,它搖搖腦袋,溫順地在艾蘇蘇的身上舔著,吻著。艾蘇蘇也摟著赤利的頭頸親著。這時,竹樓木梯咯吱咯吱響了,召盤巴抬著火藥槍邁出竹樓。艾蘇蘇連忙把赤利一推,高呼一聲:“快逃!”

第九章

赤利後退了兩步,戀戀不捨地最後望了一眼召盤巴和艾蘇蘇,急遽地一轉身,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縱身一躍,躍過兩米高用葉子花築成的籬笆牆,向大黑山飛奔而去。

奼紫嫣紅的葉子花瓣紛紛揚揚撒落一地。

大黑山屬於自然保護區,上千年的大榕樹吊下許多氣根,宛如一群大象的鼻子;望天樹窄窄的樹冠高聳人云,筆直的樹幹就像長頸鹿的脖子。密密的森林裡麂子成群,錦雉亂飛,真是野生動物的理想王國。赤利東遊西逛,渴了喝口山泉水,餓了逮只樹齁吃。

它成了一條野狗。

一天下午,赤利在瀾滄江邊運到一頭馬鹿,正吃得高興,草叢裡突然窸窸窣窣一陣響,躥出二十多條棕紅色的豺狗。為首的是兩條公豺狗,其中一條頸上有圈白毛,像戴著珍珠項鍊;另一條長著黑尾巴。這群豺狗望著地上鮮血淋淋的馬鹿,小眼珠射出貪婪兇殘的綠光;分散開,形成一個扇面向赤利包圍過來。

赤利冷冷瞧著為首的那兩條公豺狗。豺狗在赤利高大的身軀面前,顯得那么猥瑣,那么瘦弱,肚皮癟得縮進腹內,恐怕已有幾天沒抓到獵物吃了。

豺狗包圍圈越縮越小,離赤利只有兩三步遠了。赤利仍然津津有味地啃著馬鹿骨頭。那兩條為首的公豺狗後腿微微前曲,突然嚎叫一聲,左右夾攻,一起向赤利撲來。赤利不慌不忙,一扭腰,跳到旁邊一塊礁石上。這塊礁石在江邊砂礫中突兀而立,有兩米來高,四壁陡峭。白項圈公豺狗緊跟在赤利屁股後面也躥上礁石;還沒等它站穩,赤利就抬起鐵棍似的前腿,一下把它按翻在地,張開尖利的牙齒,耍時間就把它的喉管咬斷了。白項因公豺狗污黑的血灑了一地,屍體咕隆隆滾下江灘。

黑尾巴公豺狗狂吠一聲,也惡狠狠躥上礁石。赤利又一口咬斷了它的脖子。

這群豺狗可被震懾住了,既不肯散去,又不敢躥上礁石,圍著礁石呆呆望著赤利。赤利轉著雙眼,像閃電一樣跳下來,撲倒一條公豺狗,迅疾地咬斷它的喉管,還沒等其它豺狗圍攏來,赤利又跳回礁石頂……

太陽西沉時,這群豺狗中最後一條成年的公豺狗也沒逃脫它兄弟們的下場。

豺狗是種群居動物,身強力壯的公豺狗是大家庭中的首領;一旦首領死了,其它公豺狗就取而代之。如果一群豺狗中所有的公狗都死了,大家庭也就宣告瓦解,母豺狗就帶著自己的小豺狗各自逃散,到其它豺狗群落戶。

此刻,七八條母豺狗悲哀地低嚎了一陣,帶著十來條小豺狗返身欲逃回樹林。

赤利歡快地長吠一聲,跳下礁石尾追上去,用爪子撲倒這條母豺狗,又用腦袋頂翻那條母豺狗。母豺狗們帶著小豺狗驚恐地左躲右逃,赤利飛奔著左截右堵,逼著母豺狗又回到江邊。

銀盤似的月亮升上了天空,漸漸地,赤利兇猛的攻擊變成了親昵的戲弄,並聽任豺狗把大半頭馬鹿吞咽下去;母豺狗不再拚命逃竄了……

赤利成了這群豺狗的首領,所有的母豺狗和小豺狗都對它俯首貼耳,恭恭敬敬。赤利帶著這群豺狗在森林裡自由自在地生活著。

但赤利並沒有忘記召盤巴,它從不帶著狗群到芭蕉寨去,儘管它到現在還沒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攆進山林。

第十章

赤利遭受召盤巴的毒打,被迫逃進山林,那真是冤枉的。那天召盤巴向野豬瞄準開槍時,腳步一移動,踩在草窠里三枚蛇蛋上。當時召盤巴全神貫注盯著野豬,哪料得草叢裡倏地豎起一條黑褐色的眼睛蛇,頸部那對白邊黑心的眼鏡狀斑紋迅速膨大,血紅的舌須快速吞吐著,嘴裡“呼呼”有聲,從背後盯著召盤巴裸露的臂膀,眼看就要……

一般來說狗是不敢惹毒蛇的。可是,就在這危急關心,赤利不顧一切地躥上去,一口咬住眼鏡蛇的脖頸。一米多長的蛇身,緊緊纏住赤利。正在這時,赤利聽到主人大聲地呼喚,它哪敢鬆口;兩個動物在草叢裡翻來覆去地扭滾著,廝咬著……直到赤利把眼鏡蛇的三角形腦袋咬下來之後,才顧不得喘口氣,跳出草叢,撲向卡在兩根榕樹氣根間已經血流成河的野豬……

可惜這情景召盤巴沒有見到,赤利也無法告訴他的主人。

召盤巴為赤利的不忠傷透了心。他賣掉了火藥槍,決心不再狩獵,在家閒了半年。夏末秋初時,為了消閒解悶,他給生產隊放牧兩頭黃牛。

開門節(傣族每年七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為“關門”時間,其間不得戀愛婚娶和其它大型娛樂活動,十月十五日開門節過後才恢復)過後不久,那兩頭黃牛在同一天各生下一頭小牛犢。這可喜壞了召盤巴,他晚上睡在牛棚里看守,白天帶著牛群尋找新鮮草場。一天清晨,召盤巴身背一架古老的木弩,讓孫子艾蘇蘇騎在一頭母牛背上,趕著牛群到大黑山邊緣的野牛四去放牧。

野牛四其實是一條狹長的窪地,潮濕溫熱,遍地長著南苜蓿和紅三葉草,開著黃、白、藍、紫五彩花朵;草葉瓣上都粘著露珠。讓牛在這兒飽餐三天,瘦骨嶙峋的老牛也會被嫩草撐肥。

一對小牛犢在草地里歡奔亂跳,一會兒跑到小溪邊飲口涼水,一會兒又躥到母牛腹下用稚嫩的小嘴吮吸乳汁。母牛嫻靜地位立著,一面嚼著嫩草,一面還不時伸出舌頭在牛犢背上深情地舔著。

第十一章

召盤巴在溪邊的野花叢中採擷了一朵朵雪白的玫瑰、嫩黃的茉莉和金邊美人蕉,編成一個花環,套在艾蘇蘇的脖子上。艾蘇蘇在溪水清晰的倒影中照見自己變成了神話中的百花王子,高興極了,爬到一頭母牛身上,喝一聲:“沖啊!”把牛當作戰馬騎,在草地上馳騁起來,逗得召盤巴哈哈大笑。

那頭母牛載著艾蘇蘇小跑到狹窄的山岬邊,突然“哞”地長叫一聲,驚慌地扭轉頭,拚命朝牛犢奔來。艾蘇蘇騎在光溜溜的牛背上,沒有防備,被顛簸下來,膝蓋擦破了,哭嚷著一瘸一拐奔向爺爺。

召盤巴憑几十年的狩獵經驗,知道碰上危險了。他抬起鷹隼般的銳眼,向山岬望去,只見灌木林里樹枝亂晃,枯葉紛落,一會兒躥出一群豺狗,壓了過來。

兩頭牛犢鑽進母牛腹下籟籟發抖,母牛眼裡流露出憤怒與驚駭的光。召盤巴解下木弩,在一頭母牛屁股上抽了一下,喝道:“蠢貨,快跑!”兩頭母牛鼻子裡哼了一聲,撒開四蹄,向芭蕉寨方向逃去。但來不及了,豺狗分作兩路,躥到牛群前面,擋住了去路。牛群只得又回到召盤巴身邊,求援似的望著他。

召盤巴把艾蘇蘇攬進懷裡,冷靜地觀察了一下。豺狗有大小二十來條,都餓癟了肚子。他知道,飢餓的豺狗比老虎更難對付,他懊悔把火藥槍賣掉了,不然的話,火藥槍巨大的爆炸聲也許會把豺狗嚇退,起碼也能給寨子裡的鄉親報個信。現在他身邊只有十來支桶竹箭和一小筒見血封喉汁(見血封喉,一種劇毒樹木,樹汁碰到血就會致死,西雙版納獵人都用它做箭毒打野獸,所以也叫“箭毒木”),肯定寡不敵眾。情形確實危急。但召盤巴畢竟是個老獵人了,面對危險還能沉住氣。他把兩頭牛犢和艾蘇蘇拉到中間,自己和兩頭母牛面對豺狗組成一個三角形的護衛圈。兩頭母牛鼻子裡噴著粗氣,低著頭搖晃著兩支又短又細的牛角,準備與豺狗拚死一搏了。

召盤巴拉滿弩弦,把一支鋒利的桶竹箭在見血封喉汁里浸了浸,扣進弩槽,在躍躍欲試的豺狗中間尋找帶頭的公豺狗,但他驚奇地發現,這群豺狗中除了小豺狗外,都是清一色的母豺狗,壯年的公豺狗一條也沒有。

這時,豺狗已把召盤巴和牛群團團包圍住,嚎叫著一步一步逼近來。一條半大的公豺狗大約是想賣弄自己的本領,首先沖將上來,在兩頭母牛面前竄來竄去,想覷個空隙鑽進護衛因拖走牛犢。兩頭母牛瞪著血紅的眼睛,嚴密地防衛著。召盤巴眯著眼,端起木弩,瞄準那條狂妄的半大公豺狗,輕扣扳機,“噗”地一聲,利箭扎進它的眼窩;它慘叫一聲,在地上打了兩個滾,四腿朝天蹬了兩下,就不動了。

豺狗群騷動了一下,躥出四條母豺狗和五條小豺狗,一擁而上,撲向召盤巴。召盤巴不慌不忙,迅速將五支箭鏃蘸一下毒汁,一支支發射出去。四條母豺狗和一條小豺狗都中箭身亡,剩下的四條小豺狗夾著尾巴逃回豺狗群。

豺狗雖然被打死了三分之一,卻仍不肯退縮。召盤巴箭囊里只剩下最後四支桶木箭了。必須趕快設法殺開一條血路,不然箭用完了,就會束手待斃。召盤巴把艾蘇蘇背在身上,用藤子捆緊,讓兩頭母牛左右夾住兩頭乳牛,跟在自己身後,向芭蕉寨跑去。

五六條豺狗一字兒排開,攔在路上,齜牙咧嘴地咆哮著。召盤巴大步流星迎上去,“嗖嗖”兩箭射死兩條,其它豺狗見到同伴臨死的痛苦掙扎,畏縮了,向路邊躲藏。召盤巴趁機衝出包圍圈。他朝寨子跑了一小截,回頭一望,糟糕,兩頭母牛和兩頭牛犢並沒有跟著他逃出來;豺狗放走他後,把牛群堵住了。十多條豺狗一起瘋狂地撲上去廝咬;兩頭母牛把腦袋緊貼草地,翹起那對可憐的牛角,去挑豺狗,保護著牛犢。豺狗異常敏捷,射過牛角,撲到母牛笨重的身體上,殘忍著咬著。兩頭母牛脊背上都被咬開了幾個口子,鮮血淋漓,仍然不肯退讓,拚命抵擋著。

召盤巴氣得七竅生煙。牛是集體財產,豈容野獸糟踏。再說自己威震山林幾十年,打死過的老虎、豹子、野豬數也數不清,最後竟讓豺狗在自己眼前把牛吞吃掉,他就是躺進棺材也咽不下這口氣的。想到這裡,召盤巴怒吼一聲,拉弦搭箭,奔回來,對準撲到母牛身上的兩條豺狗“嗖嗖”就是兩箭。兩頭母牛趁著豺狗慌亂之際,用頭輕輕抵住牛犢屁股,退到召盤巴身邊。

艾蘇蘇在召盤巴背上舉起小拳頭對著豺狗嚷道:“壞蛋,叫爺爺把你們統統打死!”

豺狗似乎並不怕威脅。由於同夥慘死一半,它們變得謹慎了,把召盤巴和牛群團團包圍後,並不立即撲上來,只是在二十步之外憤怒地嚎叫著。

召盤巴的箭囊已經空了。唉,要是還有十支箭,明天光剝豺狗皮送到縣城土特產收購站去,也能換回三五支烏黑鋥亮的火藥槍來。

過了一會兒,豺狗又聚攏來,有幾條躥到召盤巴面前挑逗著,試探著。召盤巴拉滿弦,裝作瞄準的樣子虛發一箭,“噗”的一聲,豺狗聽到這熟悉的致命的聲音,嚇得退了回去。

不到一袋煙工夫,豺狗又捲土重來,召盤巴又虛發一箭,豺狗又退了回去。如此重複了四次。有一條禿尾巴豺狗大約是看出了召盤巴在唱“空城計”,第五次時其它豺狗退縮了,它不退縮,齜著尖利的犬牙瞪著召盤巴,突然問聲不響地撲上來,前爪想搭在召盤巴雙肩上,好咬喉管。召盤巴早有防備,一閃身,拎起那架用紫檀木做的弩,用盡生平力氣,狠狠朝禿尾巴豺狗的腦袋上砸去,“噗”的一聲,白花花的腦漿和污黑的血流了一地,禿尾巴豺狗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就直挺挺躺在地上。遺憾的是,召盤巴用力過猛,結實的木弩斷成三截。他現在真是赤手空拳了。

豺狗被震懾了,不敢再撲上來。一條母豺狗帶頭長嚎起來,其它豺狗也跟著嚎叫。這嚎叫聲很怪,像魯莽大漢在號陶大哭,嘶啞而又尖利,持續不斷,震動山凹,連聽慣了虎嘯豹吼的召盤巴也不禁毛骨悚然。兩頭牛犢嚇得跪倒在地,艾蘇蘇也嚇哭了。

隨著嚎叫聲,一里外半坡上一個被草木深掩的山峋里,稀里嘩啦一陣響,躥出一條黑影,飛奔而來,一直衝到離召盤巴不遠的地方,突然站住不動了。

召盤巴揉揉眼睛,仔細瞧著跟前那條高大的狗,果然,金黃的毛色間有兩條對稱的淺黑花紋。是它,是逃跑了大半年的赤利!

召盤巴火冒三丈。這忘恩負義的畜生,竟敢唆使豺狗來傷害主人!要是手中還有一支毒箭,他一定要射穿赤利的心胸。現在自己手無寸鐵,怎敵得過比老虎還兇猛的赤利呢?自己一把老骨頭,黃土蓋臉也不足惜,可憐寶貝孫子和集體的牛都要遭害,而且死在自己曾經精心餵養過的獵狗口中,這將成為一樁悲慘的恥聞,流傳九十九代子孫!老獵人的臉,一會兒變成醬紫色,一會兒變成土灰色。

艾蘇蘇在爺爺的背上也認出了赤利。面對這兇猛的獵狗,他不覺得驚駭,卻高興地嚷道:“赤利,快咬豺狗!快咬!”

召盤巴偏過臉,對著艾蘇蘇大叫一聲:“住口!”然後伸出顫抖的手指著赤利厲聲罵道:

“天殺地剛的畜生,你是惡狼投的胎,魔鬼變的魂,總有一天會成為獵人鍋里的肉。”

赤利把尾巴朝著艾蘇蘇輕輕搖動,並伸出舌頭磨磨牙齒。召盤巴覺得赤利是在殘忍地嘲弄自己,他忍不住戰慄了一陣,突然覺得像踩著白雲一樣,渾身輕飄飄軟綿綿的;他老了,精疲力盡了,只想少受點臨死前精神上的折磨。他索性坐在地上,有氣無力地對赤利說:“要咬你就趕快咬斷我的脖子吧。”他合上眼皮,兩行老淚從眼角溢出來。

可是等了半晌,還聽不到動靜。召盤巴感到奇怪,睜眼一看,赤利還在跟前搖晃著尾巴。豺狗們等得不耐煩了,一條條嚎叫起來。

赤利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兒,十二條豺狗分作二路縱隊逼向召盤巴。

突然,赤利瞪著豺狗,“汪汪汪”叫了三聲。豺狗像觸了電似的,站住不動了,一齊畏懼而又憤怒地望著赤利。

赤利沖向通往芭蕉寨的小路,驅開扼守在那兒的三條小豺狗,然後奔到召盤巴面前,咬住他的衣襟,使勁拖向“缺口”。

召盤巴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三條母豺狗嗅嗅同夥屍體的腥味,突然發瘋似的嚎叫起來,率領九條小豺狗一起撲向召盤巴和牛群。

赤利對著豺狗憤怒地咆哮著,但無濟於事。於是它四肢騰空,像剛離弦的箭一樣,東撞西突,用腦袋頂翻一條條張牙舞爪的豺狗。

三條母豺狗絕望地圍著赤利廝咬;其餘九條小豺狗也丟開召盤巴和牛群,轉而撲向赤利。

赤利一下子咬死了六條小豺狗和一條母豺狗。但不幸的是,剩下的兩條母豺狗咬住了赤利兩條後腿,死不鬆口。赤利前爪曲跪著,動彈不了,三條小豺狗趁機撲到它身上亂啃亂咬。

赤利狂叫一聲,突然頭一仰,腰一挺,前爪騰空而起,三條小豺狗被甩在地上;赤利兩隻前爪分別壓住左右兩條小豺狗,同時一口把中間那條小豺狗的一條後腿連皮帶骨咬了下來,接著又把壓在前爪下的兩條小豺狗咬穿了肚子。三條小豺狗慘叫著,拖著血淋淋的身體,逃進了草叢。

但是,赤利身上也被咬開了幾個口子,鮮血直流。特別是那兩條咬住它後腿的母豺狗,鋒利的牙齒已在“咯咯咯”地啃它雪白的骨頭了。赤利轉不過身來,也沒有力氣再蹦跳,只得臥在地上,望著召盤巴“汪汪汪”急促地叫個不停,希望舊日的主人趕快離開。

召盤巴一看只剩最後兩條母豺狗了,勇氣又回來了。他爬起來奔過去,猛地拎起左邊那條母豺狗的兩條後腿,甩到半空,劃了個弧形,狠狠砸在石頭上;母豺狗一下子昏死過去。

右邊那條母豺狗立即放開赤利,猛地躥上召盤巴肩膀。召盤巴沒防備,一個趔趄摔倒在地。母豺狗張開血口,惡狠狠朝他的喉結咬去——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赤利拖著已露出骨頭的後腿,用它平生的最大力氣,撲向母豺狗,緊緊咬住它的脖子……

等召盤巴把它們分開時,母豺狗已死了,赤利也軟軟地躺在那裡,氣息奄奄。艾蘇蘇哭著把爺爺給他做的那個花環戴在赤利的脖子上,又脫下衫褂,幫爺爺給赤利包紮腿上的傷口。

,艾蘇蘇一直深情地呼喚著“赤利!”“赤利!”在召盤巴的眼前,總晃動著檳榔樹下那一幕,老淚從他的眼角里滾落下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