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靄

霧靄

【拼音】wù ǎi【解釋】 名詞;霧氣,形容霧氣騰騰的樣子。氣象現象:霧靄是一種霧與霾同時出現的氣象現象。霧是一種常見的自然天氣現象,霧本身既不是空氣污染的原因,也不是空氣污染的結果;霾,則主要是人類排放的顆粒污染物所致。之所以常見霧和霾相生相伴,是因為霧天的氣象條件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使城市的空氣品質持續地維持在低位。出處:《水龍吟·寄留守無愧文》。

基本信息

詞語霧靄

【拼音】wù ǎi

【解釋】 霧氣。

【出處】宋晁補之《水龍吟·寄留守無愧文》詞:“常恐歸時,眼中物是,日邊人遠。望 隋河 一帶,傷心靄霧,遣離魂斷。”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拂曉,迷濛的濃霧籠罩在 北河沿 蔥鬱的洋槐樹上,故都的清晨還沉在朦朧的霧靄中。”

郭小川《大海浩歌》:“遠處,是雲霞;近處,是霧靄。”

霧靄霧靄

梁衡《壺口瀑布》“橫跨龍槽,穿過霧靄。”

利奧波德《大雁歸來》“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衝破了3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運用】形容霧氣騰騰的樣子。

【造句】1.霧靄籠罩下的城市燈紅酒綠,徹夜未眠心中藏匿著的心思就這樣透過心中層層的霧靄沖了出來。

2.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瀰漫著薄薄的霧靄。——六年級上冊語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形成原因

霧靄現象多是因一種稱為逆溫的現象所導致的。通常情況下,高層空氣溫度偏低,而低層空氣溫度偏高,但偶爾也會出現“上熱下冷”的逆溫現象。

逆溫現象多形成於冬天,這時,漫長而寒冷的冬夜令地面溫度下降,從而使距離地面最近的空氣溫度也隨之降低,而高層空氣溫度升高。由於低層空氣和高層空氣不會輕易混合,所以,如果沒有大風來臨,逆溫現象通常會持續多天時間。

由於低層空氣比高層空氣密度高,上下兩層不會混在一起,霧靄就會積聚於靠近地面的低層空氣。在水氣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氣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污染物簡介

霧靄霧靄
霧靄的主要污染物PM10。

PM2.5和PM10均指的是空氣中的顆粒物,所不同的只是其大小。其中,“PM”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因為空氣中的顆粒物形狀各異,並非都是球形的,所以採用當量直徑這一概念。

PM2.5指空氣中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也稱可入肺顆粒物。PM10則是指空氣中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顆粒物,也稱可吸入顆粒物,其中包含著PM2.5。

案例介紹

世界案例

倫敦

早在中世紀,倫敦就開始出現煤煙污染大氣的問題,當時的英國國會還頒布過國會開會期間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由煤支撐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後,由於工廠大多建在市內,居民家庭又大量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更是急劇增加。在無風的季節,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經常在城市上空籠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描繪過的“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濃霧一直籠罩著倫敦。一場持續4天的大霧對於霧都倫敦來說並不罕見,然而4000居民的喪生卻讓這場霧寫入了環境科學的教科書,這就是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

中國案例

浙江

20世紀60年代到改革開放初期,浙江灰霾天氣僅為7天;2000年之後,浙江灰霾天數急劇上升,最嚴重的年份已接近200天。

浙江首個霧霾天氣科研重大科技專項《浙江省城市區域灰霾天氣防控研究》完成為期兩年的觀測和數據分析,即將結題。調查顯示,50年間,浙江的灰霾天氣數量遞增了20餘倍,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工業排污是導致環境惡化的最主要原因。

北京

2013年1月13日9時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除定陵、八達嶺、密雲水庫外,其餘區域空氣品質指數AQI均達極值500,為六級嚴重污染中的“最高級”。北京市氣象台13日10時35分發布北京氣象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北京市2012年底出台《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暫行)》,“方案”將空氣重污染日分為重度、嚴重、極重,分級採取相應的污染應對措施。這是北京首次實施“極重污染日應急措施”。

危害影響

灰霾重度污染時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狀會明顯加劇,健康人群也會普遍出現症狀,尤其有心腦血管病、呼吸疾病以者及兒童和老人。

嚴重的灰霾影響,可對肺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咽乾、咽癢、咳嗽、痰黃甚至氣喘等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症狀。

北京再次出現霧靄天氣

霧靄北京近日北京出現一次嚴重的空氣污染情況,據測空氣污染已經超標了好幾百個點,但隨後天氣便有所好轉。然而好景不長,在一次晴朗的天氣過後下起雪,霧靄再次瀰漫整個京城,很多市民上街都戴起了口罩預防流感疾病的發生。經過此次的霧靄天氣原因發現,多數市民引起了喉嚨不適的症狀,一般是有痰,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對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霧靄霧靄

據息,天氣的污染主要是由於北京機動車輛太多排出的尾氣所致,令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們倍受煎熬。而最近又由於菜價上漲,市民的健康也得不到完善,中國菜園網表示,面臨天氣惡劣的到來,市民應該學會如何注重自身的健康問題,提高抵抗力,預防流感和其他疾病的發生。天氣污染會造成人體堆積很多混合物,導致排不出來,這時應該多吃一些新鮮蔬菜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人人圍口罩上街。

除了多吃新鮮蔬菜加強身體的營養,建議您也可以多吃一些豬血或是鴨血來排除體內胃中的殘留物質,起到清胃的作用。在此提醒廣大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們,冬季的到來更要多注重身體的營養流失,加上環境的惡劣,飲食方面一定要搭配均勻。

報導稱,不同的政府部門將霧霾歸咎於不同原因,包括工廠非法排污、汽車尾氣、燃煤高消耗、燃燒秸稈、風速降低、濕度上升和缺乏冷鋒等。國家氣候中心稱,這個冬天,北京周邊地區的平均風速是1.8米/秒,比全年平均水平低大約10%。
不過,部分行業分析師稱,雖然中央政府誓言化解產能過剩和改革能源結構,高污染行業未受監管的排放仍然是引發霧霾的原因之一。

圖書《霧靄》

基本信息

副標題:俄羅斯百年憂思錄

作者: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

譯者:述弢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3-1

頁數:580

定價:280.00元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

前蘇共高層是怎樣剖析蘇聯歷史和蘇聯歷屆領導人的?俄羅斯自十月革命以來的史達林時期、赫魯雪夫時期、勃列日涅夫時期、戈巴契夫時期直至葉爾欽和普京時期各有什麼不為我們所知的歷史另一面?戈巴契夫的改革在蘇共高層親歷者看來是什麼樣的?前蘇共中央領導人對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現狀又是如何看待的?相信本書——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宣傳部長、戈巴契夫的戰友、“改革設計師”、“公開性之父”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的“絕唱”——《暮靄》將會給您答覆。

目錄

前言

第一編根本性混亂

第一章關於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二章關於自己和故園

第三章彼得·斯托雷平

第四章二月民主革命

第五章人民判決的斧子

第二編十月革命

第六章“你們是在散播法西斯主義……”

第七章共產帝國主義

第八章尼基塔·赫魯雪夫

第九章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第十章有點像俄羅斯……

第三編改革

第十一章三—四月民主革命

第十二章用自由洗身

第十三章別人的傻瓜是笑話,自己的傻瓜是恥辱

第十四章蘇聯共產黨最後一次代表大會

第十五章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第十六章制止雅科夫列夫

第十七章兩個政權並存的專政

第四編行為放蕩和祈禱

第十八章自我淨化

第十九章鬆散流沙的國度

第二十章未來已經過去,往昔有待來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