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陳皮粥

竹茹陳皮粥

竹茹陳皮粥是一道美味菜譜,主要原料有竹茹,陳皮,梗米。由於富含蛋白質,故對人體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配方

竹茹10克,陳皮10克,梗米50克。

製法

陳皮切細絲備用;竹茹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其汁與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將成時,撤入陳皮絲,稍煮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和胃除煩。

用法

早晚分食。

竹茹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m
(英)Bamboo Shavings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青稈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莖的中間層。
【植物形態】 單叢生。稈高6~8m,直徑3~4.5cm。節間壁厚,長30~36cm,幼時被白粉。節稍隆起。分枝常於稈基部第一節開始分出,數枝簇生節上。稈籜早落。籜鞘背面無毛,乾時肋紋稍綞起,先端呈不對稱的拱形,外側一邊稍下斜至籜鞘全長的1/10~1/8。籜耳稍不等大,靠外側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邊緣被波曲狀剛毛,小的1枚橢圓

竹茹陳皮粥竹茹陳皮粥
形。籜舌高2.5~3.5mm,邊緣被短流蘇毛,片直,呈不對稱三角形或狹三角形,基部兩側與耳相連,連線部分寬約0.5mm。葉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10~18cm,寬11~17mm,背面 密生短柔毛。
生於山坡、路旁或栽培。主產廣東海南
【採制】 全年均可採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條,綑紮成束,陰乾。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的絲條,捲曲成團或長條形薄片。寬窄厚薄不等,淺綠色或黃綠色。體輕鬆,質柔韌,有彈性。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含木質素纖維素
【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陳皮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英)Tangerine Peel
【別名】 紅橘大紅袍川橘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
【植物形態】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m.葉互生,單身複葉;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11cm,寬1.5~4cm先端漸尖,全緣或為波狀鈍鋸齒,具半透明油點。花單生或數朵生於枝端和葉腋,白色或帶淡紅色;花萼杯狀,花瓣5,長橢圓形;雄蕊15~25;雌蕊1。柑果近圓形或扁圓形,紅色、朱紅色、黃色或橙黃色,囊瓣7~12。種子卵圓形,白

竹茹陳皮粥竹茹陳皮粥
色。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全國各產橘區均產。
【採制】 果實成熟時製取果皮,曬乾。
【性狀】 果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則的片狀,厚1~4mm。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苦。
【化學成分】 含橙皮甙(hesperidin)、川陳皮素(nobiletin)、檸檬烯a-蒎烯B-蒎烯B-水芹烯(B-phellandrene)等。
【性味】 性溫,味苦、辛。
【功能主治】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多痰。
【附註】 橘的栽培變種的果皮亦作陳皮入藥;其未成熟果實的外層果皮亦入藥,藥材稱為"青皮",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