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瀝化痰丸

竹瀝化痰丸系清熱化痰劑。主治咳喘、中風、癲狂等證。用於胸隔痞噻,咳嗽喘促,痰黃粘稠,咯吐不利;痰熱壅滯,肝風挾痰上沖,蒙蔽清竅,而出現神昏不省,語言不清,喉中痰聲漉漉,胸滿氣促;心悸怔忡、頭暈頭痛,驚狂煩亂,夜寐不寧,或言語錯亂或卒然昏倒,時作癇症,口中臭穢,大便秘實。西醫診斷之咳喘、中風及癲癇、驚狂等病,可用本劑。

基本信息

來源

《萬病回春》卷二。

異名

導痰小胃丹(《萬病回春》卷二)。

組成

南星 半夏(二藥用皂礬、姜水浸,煮乾)各60克;陳皮 枳實(二藥用皂礬水泡半日,炒)各60克;白朮(去蘆)60克;蒼朮(用米泔、皂礬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曬乾,炒)60克;桃仁(去皮) 杏仁(用皂礬水泡,去皮、尖)各30克;紅花(酒蒸)30克;白芥子(炒)30克;大戟(長流水煮一時,曬乾)30克;芫花(醋拌濕,過一宿,炒黑)30克;甘遂(面裹煨過)30克;黃柏(炒褐色)30克;大黃(酒濕紙包,煨過,再以酒炒)45克。

用法

上為末,薑汁、竹瀝打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0~30丸;極甚者,服50~70丸。量人虛實加減,再不可多;恐傷胃氣。一切痰飲,臨臥時白湯送下,一日一服。

主治

中風不語,癱瘓初起,濕痰上攻,頭風頭痛,痰火眩暈;痰痞積塊;哮吼;喉痹腫痛。

注意事項

忌氣惱及辛辣、肥甘厚味飲食。

中藥方劑之竹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