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瀝枳術丸

竹瀝枳術丸,上為細末,以神曲180克、薑汁150毫升、竹瀝200毫升,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時用淡薑湯送下。

基本信息

出處一

竹瀝枳術丸《萬病回春》卷二

【來源】《萬病回春》卷二。

【別名】竹瀝枳實丸

【組成】白朮(去蘆,土炒) 蒼朮(泔制,鹽水炒)各60克 枳實(麩炒) 陳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 半夏(白礬、皂角、生薑水煮乾) 南星(制同上) 黃連(姜炒) 條芩(酒炒) 當歸(酒洗) 山楂(去核) 白芥子(炒) 白芍(酒炒)各60克 人參15克 木香3克

【功效】消酒食,開鬱結,化痰清火,順氣除濕祛暈眩,療麻木,養血,健脾胃。

【主治】中風。

【附註】竹瀝枳實丸(《中國醫學大辭典》)。

出處二

竹瀝枳術丸-《醫學入門》卷七

【藥物組成】半夏1兩,南星1兩(用白礬、皂角、生薑煮半日),枳實1兩,條芩1兩,陳皮1兩,蒼朮1兩,山楂1兩,芥子1兩,白茯苓1兩,黃連5錢,當歸5錢。

【處方來源】《醫學入門》卷七。

【方劑主治】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痰涎,胸膨悶。

【方劑功效】化痰清火,健脾理氣,消食止嘔。

【製備方法】上為末,加神曲6兩,用薑汁、竹瀝各1盞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湯送下;有痰,薑湯送下。

【附 注】《古今醫鑒》有白朮。

中藥方劑之竹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