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德華

童德華

童德華,1971年4月出生,湖北武漢人,法學博士,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任副院長。 1992年7月畢業於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現湖北警官學院)偵察系,1992年7月至1996年9月在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工作,1999年6月在湖北社會科學院政法學所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6月在武漢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02年6月至今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任校學術委員會法學部委員、刑事司法學院刑事政策教研中心主任(2009—2012)、副院長(2012—)。其間,於2005年10月進入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刑法學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被學校公派到義大利比薩大學法學院公法系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訪問,同期曾造訪過聖安娜高等學校、帕爾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系。 主要致力於中國刑法和外國刑法的學術性研究。迄今為止,已經出版個人專著5部,發表政治與刑法學論文8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個,中國博士後基金、中國法學會部級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個1個,主持和參與省級立法項目3個,其他項目若干。 社會兼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武漢市江夏區人大監督司法工作專家組成員;湖北省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孝感市人民檢察院特約諮詢專家;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特約諮詢專家;湖北省政法委“第三方參與解決涉法涉訴問題專家庫”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童德華,1971年4月出生,湖北武漢人,法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及犯罪社會學。 童德華教授於1999年6月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6月在武漢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02年6月至今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其間,於2005年10月進入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刑法學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到義大利比薩大學法學院公法系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訪問。2010年晉升為刑事司法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

童德華副教授主要致力於中國刑法和比較刑法研究,先後出版個人專著三部:《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規範刑法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和《外國刑法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參著教材和其他著作6部。另外在《中國法學》、《環球法律評論》和《法學評論》、《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商研究》、《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等重要法學期刊和其他刊物上發表刑法學論文40多篇。

在其研究中,《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論》是我國大陸地區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系統、深入研究規範責任論的專著,他在“客觀歸屬”領域的系列研究開創了大陸地區刑法學界研究客觀歸屬(或“客觀歸責”)的先河。

《童德華主要作品和論文介紹》

中國著名法學家

隨著中國法制進程的加速,中國湧現除了大批優秀的法學人才。對於他們有深刻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我們國家方針政策,也為法制進程做些貢獻。做知法、懂法的公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