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

《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是2011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游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

游涵的這本《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從心理學、禪修的角度解析孩子心態形成的環境影響及其後果,進而給讀者家長教、養孩子的啟示。本書重點講述家長應該如何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家長的愛應該是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去感知孩子的感受,找孩子的本性,不傷害孩子身心的愛。全書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從心理學、教育學、禪學的角度詮釋這種全新的家教理念。倡導家長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去感知另一個自己——孩子,找本性。只要認識了彼此,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童年的心態決定成長的高度》提出了很多新穎的見解與想法,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有著很大的啟發教育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爸爸,媽媽,你們了解我的感受嗎

(一)成人,成器

親子教育的困惑

得童心者得教育

可憐天下父母心

特長班

痛快就是痛苦和快樂嗎

拔苗助長導致的青黃不接

轉嫁責任與非愛行為

未完成事件

以己度人,是愛還是害

“定做式”教育為孩子的將來製造出煩惱和障礙

要幸福還是要快樂

鄭人買履

在吃喝拉撒中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

(二)興趣,專業

興趣是父母愛出來的

成名是成功嗎

把興趣植入愛的種子

(三)了解自己才能讀懂孩子

修復自己的童年創傷

回到童真狀態

(四)爸爸是天,媽媽是地

《易經》的啟示

(五)父母的職能分配

養不教,父之過

隱性的母愛

(六)把孩子送出家門

分離是一種自然規律

無法告別的父母經驗

父母態度決定孩子的人格定位

第二章 爸爸媽媽,知道我的每一步是多么艱辛嗎

(一)夢開始的地方——從孕育到降生

愛的結晶

愛的起源——同體共生

“天生”的情緒

父母之心造就孩子天性

生育恐懼

無奈的剖腹產

所謂胎教

(二)生命的基石——最初的生存經驗

破胎而出

哺乳

肺活量

“內向”從這裡開始

排泄與領地

(三)生之為人——性格的初步形成

溺愛的後果

在呀呀學語學習和吸收

感知愛的過程

從爬行到直立

玩具與良知

發展愛好

物化經驗的轉化

性別的區分

假小子

第三章 爸爸媽媽,請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家

(一)親子關係中的誤區——魚缸效應

誤區一:彌補漏洞

誤區二:創造漏洞

(二)關係解構——我不是壞小孩

解讀叛逆期

(三)觀念的顛覆——家庭會傷人

顛覆一:性傷害

顛覆二:家庭暴力

顛覆三:致命的冷戰

顛覆四:沉溺性行為

顛覆五:出軌與外遇

顛覆六:單親家庭的孩子

單親本無事,環境滋擾之

教育孩子,先端正家長的言行

第四章 爸爸媽媽,你們會愛我嗎

(一)完整不是完美

那些殘缺的圓弧

剛柔相濟,是為完整

表里不一,是為分裂

我和環境,誰是主人

好的結果在於好的因緣

(二)完整和分裂

人格完整,童年培養

自我接納的孩子少坎坷

性別認同與自尊自愛

童年的制約所導致的缺乏自信

罪惡感讓孩子喪失本能

切斷感受,疏遠自我

(三)真正的愛

溺愛的後果

所謂“捧殺”

不能夸,也不能貶

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

引導和開發孩子的閃光點

先培養千里馬,再作伯樂

(四)完整之美

孩子的可塑性

放鬆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賽馬的啟示

負責不是增加負擔

第五章 爸爸,知道你對我有多重要嗎

(一)養不教,父之過——得父愛者得健康

向日葵的啟示

父愛是孩子成長的“燃料”

父愛的精華——意志和韌性

教養與成就——陪伴與引導

父愛乃立業之本

父愛缺失導致陰盛陽衰

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的父愛,我的事業

父子交流的誤會

解除父子內耗

完成童年心愿

修復父子裂痕

重塑父子關係

上陣父子兵

“老爸”

(三)貴養的女兒才不會嫁錯郎

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

父親失職導致女兒不良

老公即父親的投射

提供父愛從擁抱開始

父女之情

(四)父愛之美

有一種父愛叫歉意

第六章 媽媽,愛我就不要傷害我

(一)所謂母親

無私的母愛

母親有時不等於母愛

不要為孩子塑造聖母形象

為什麼會由愛生恨

付出還是索取

母愛即無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父母兼任決不可取

母子情深

泡在羊水中的小大人

當小大人長大後

要強勢,還是要溫柔

厚德載物

(二)母愛的本質

它是最初的安全感

母愛提供情緒來源

母愛是情商的基礎

母愛之偉大

以母親的味道安家

母愛的濃度

案例:用學歷換取母愛

健康的母愛造就成功的孩子

母親的評價決定孩子的自我認知

母親的懷抱即孩子的天堂

(三)母愛的誤區

被玷污的母愛

母親的責任

(四)母愛的力量

繼母難作嗎

母親,生死大權的掌握者

第七章 爸爸媽媽,說話時別讓我害怕

(一)解除溝通障礙

孩子從父母那裡學到什麼

被觀念阻礙的溝通

真正的溝通不強人所難

挨餓的經歷

溝通不是傳遞不安

最初的溝通,從進食開始

(二)良好的關係從溝通開始

把小聰明引向大智慧

良性的溝通,從友情開始

彼此尊重才是朋友

切斷溝通緣於不被理解

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

聰明的父母只作普通人

永遠正確的父母易造就罪惡感的孩子

懺悔,釋放岩漿的最佳方法

(三)溝通的最佳方案——引導

語言的誤區

用愛引導孩子的性格

教孩子接納真實的自己

教育孩子,要多看幾步

(四)父母關係決定孩子將來的溝通質量

愛的焦慮

第八章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的無奈和尷尬

(一)無奈的青春期

回到自己的青春期

提起過去,才能放下壓力

不願分裂的青春期

不要“得罪”荷爾蒙

家有少女

莊嚴的遺精

父親的“成人禮”

尊重隱私,建立界限

(二)第一次親密接觸

人之初,性本善

青春期的童年身影

逆反與叛逆

作女兒的朋友

和女兒分享感情經歷

待字閨中

男友不等於老公

母子過分依戀會導致男孩退行

父親要作母子之間的翻譯

代理父親

(三)青春期傷害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茬果實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

青春期傷害的惡果

被複製的遷怒

避免給孩子製造創傷

別把孩子養廢了

(四)培養獨生子女的責任感

不易培養的責任感

從友情發展出手足情

責任感與使命感

(五)催熟孩子的心理年齡

成就感就是自我實現

不被認可易導致退行

不安與自信

青春期的規範化培養

善用成就感

盲目與衝動

盲目與衝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六)成才教育

應試教育的誤區

學以致用

成才之道

後序:所謂挫折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