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私門

窺私門

2010年9月27日,360安全衛士在宣布發布的一款隱私保護器,它專門曝光窺私軟體,而當時這一軟體唯一支持監控的軟體,就是騰訊的即時通訊軟體QQ。雙方為此口水戰不斷,相互回擊。被稱作“窺私門”。

事件簡介

 網際網路行業終年無休的互掐大戰,並
360安全衛士安全提醒360安全衛士安全提醒
未隨著國慶長假而偃旗息鼓。此次主角雙方分別是騰訊和360,由於此二者占據中國網際網路桌面客戶端的半壁江山,兩者間的戰局也格外引人關注。
早在2010年8月份,360公司高調推出一款名為“隱私保護器”的工具軟體,公然炮轟國內最大聊天軟體QQ偷窺用戶計算機隱私,隨即引發騰訊公開駁斥,口水戰風波不斷。長假期間,盛大陳天橋、搜狐張朝陽等大佬相繼發表觀點,讓人不難嗅出其中火藥味。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360與騰訊借“窺私門”翻臉只是項莊舞劍,雙方博弈的焦點仍旨在爭奪桌面端的老大地位。

事件起因

此次事件爭鬥的導火索是360安全衛士在2010年9月27日宣布發布的一
相關漫畫相關漫畫
款隱私保護器,它專門曝光窺私軟體,而當時這一軟體唯一支持監控的軟體,就是騰訊的即時通訊軟體QQ。當時經業內人士測試,啟動360隱私保護器後,顯示“本工具將監督並記錄其他軟體對您電腦內隱私檔案的窺視”,並在5分鐘內檢測出多個檔案或目錄被QQ查看過。而360之所以要揭開由來已久的網路“潛規則”,最主要的還是騰訊將QQ醫生升級為QQ管家,其內容涵蓋了360主要功能,直接危及了360桌面領域的市場。
對此,騰訊公司很快發布官方聲明,表示騰訊QQ一直在不斷強化安全特性,對QQ用戶上網環境加強安全檢測,並沒有窺探隱私,反而有效保護了QQ用戶的信息安全。
此後幾天,圍繞著QQ進程有沒有訪問磁碟檔案、特別是有沒有訪問了網銀等涉及隱私的檔案等問題,兩方口水仗不斷。

事件過程

2010年9月27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個人隱私保護工具——360隱私保護器。記者也曾試用過360隱私保護器,發現在運行後,“保護器”提示電腦中的一些檔案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QQ的軟體“窺探”過。一時間,註冊了
360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360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
QQ的上億網友紛紛為自己的隱私被“窺”而懷疑進而氣惱,騰訊陷入“窺私門”。
2010年9月27日當晚,騰訊便發出官方聲明,稱QQ絕對沒有窺探用戶隱私的行為,並表示QQ掃描檔案的安全模組採用了安全軟體普遍採用的檢測技術,主要是為了系統地發現和清除各類木馬,絕不涉及用戶隱私的泄露。
2010年9月28日,騰訊科技發文稱“360瀏覽器涉嫌借色情網站推廣,遭公安立案調查”。
2010年9月29日,360又推出新版隱私保護器,增加監測MSN和騰訊TM功能,並稱未來還會監測更多的軟體。

事件影響

隨著事態的擴大,爭論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如搜狐張朝陽就在微博上稱360對騰訊的檢測是“一種制衡”,讓騰訊知道不可以“仗勢為所欲為”。而盛大旗下的遊戲《永恆之塔》也在網站發布公告,提醒玩家在輸入賬戶密碼、付費充值、私密對話時,關閉QQ。這些更是把騰訊推上了風口浪尖。
早在2010年春節前後,騰訊選擇在二三線和更低級別的城市強行推廣QQ醫生安全軟體,在一夜之間,QQ醫生就占據了近40%的市場份額。而在中秋期間,騰訊又大面積升級了QQ電腦管家,給360帶來更大的壓力。所以360必須出手還擊,商業領域的競爭、安全軟體市場的你爭我奪或許才是雙方激戰的關鍵問題所在。

業內評價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QQ用戶數已超過6億。如果海量用戶隱私被竊取用以牟利,將涉及大量民事糾紛、經濟案件和違法犯罪,不但會造成巨額損失,更蘊藏著不可估量的風險。
有很多的網友在論壇、微博上說,QQ聊天軟體未經自己許可,悄悄查看與自身功能無關的用戶電腦隱私檔案,比如電腦中“桌面”、“我的文檔”、瀏覽的網頁、視頻,甚至網銀檔案這讓他們十分擔憂。而儘管目前雙方的口水仗還沒有分出高下,但是從很多業內人士和法律界人士的態度來看,上網時的隱私保障的確是存在問題的。
比如上海的律師游雲庭就認為,騰訊並沒有正當理由查看用戶與QQ服務無關的檔案,這已經涉嫌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如果QQ泄露數據,如賣給病毒和木馬團伙、詐欺集團等,則涉嫌犯罪;如果QQ用這些數據自己使用,分析用於最佳化軟體,則涉嫌不正當競爭。
中國公益律師聯盟此前更是表示,將代表用戶對騰訊公司的侵權行為發起公益訴訟。據聯盟負責人王豐昌介紹,他們已接獲大量各地網民要求正式起訴騰訊的協助要求,正積極準備,擬在全國發起對騰訊公司的公益訴訟。
金山安全專家李鐵軍(微博):“我們發現這款360隱私保護器它是只針對QQ.exe來做監視的,只是簡單的分析了一下,發現它的程式內部是寫死了,只認這一個程式。如果把QQ的主程式QQ.EXE改名為其它的應用程式,這個時候你仍然可以正常的使用QQ,但是它就不監控了,認為什麼結果也沒有,但是這個時候你把其它的記事本程式,好比說媒體播放器這樣的軟體(檔案名稱)改寫成QQ.EXE,你就會發現報告了很多與QQ的QQ.EXE侵犯隱私的這種信息,實際上你這時候運行的根本就不是QQ。”
央視:針對這一現象網路專家稱,目前毫無可靠的方法可以驗證新版“隱私保護器”是否能夠正確的識別QQ等被監控的聊天軟體,但相關法律及行業標準的缺失,已經成為日益阻礙網際網路發展的因素。
360屢屢與各廠商鬥法,固然各廠商做的並非完美,可能真的有損於用戶利益,但360的行為看來也不算正當,實在不像一個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做派!

事件進展

由此看來,雖然事態究竟將如何發展,我們還需試目以待,但是跳開爭端本身,我們更應該看到如何保護網民的合法“隱私權”,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否則,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網路空間裡,網民們能做的只能是小心一點,真正不想讓別人看到的話,還是不要拿到網上去說了,這樣的網路空間肯定不是大家想要的。

"戰事"升級

2010年10月14日,騰訊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要求奇虎及其關聯公司停止侵權、公開道歉並作出賠償。據騰訊方面透露,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同一日,奇虎對騰訊也給予同樣回擊,就對方“捏造事實、污衊”等行為向法院遞交訴狀。雙方各自都說有理,誰勝誰負當然有待觀望。
不過,可以肯定一點,這件事已經引起了很強的關注度,而且以後也會有很多媒體和網民關注。從品牌傳播的角度來說,360已經是贏家,而騰訊的形象在未來一段時間都與“侵犯隱私”脫不了關係。
在騰訊與360鬥爭最為激烈的時候,金山也推出了隱私保護器。
從本質上說,金山、360推廣隱私保護器的直接目的無非是獲得更多的用戶,通過隱私保護器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2010年9月27日,奇虎及其關聯公司通過各種途徑傳播360隱私保護器。該隱私保護器直接針對QQ,將QQ安全檢查模組的例行安全檢查和QQ用戶的正常操作列為‘QQ窺視用戶隱私’行為,在QQ用戶中製造恐慌情緒。”騰訊方面表示,雖然騰訊當天發表聲明稱該保護器是對騰訊QQ安全功能的誤解,但360方面繼續通過各種惡意方式擴大事件影響。
對此,盛邦(中國)首席顧問、著名律師於國富曾指出,“360與騰訊之間在某些產品上存在針鋒相對的競爭關係,是同業競爭。如果360為了市場競爭需要,故意通過此款定製軟體抹黑騰訊QQ,以達到詆毀競爭對手及其產品的目的,獲取不當的競爭優勢,很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
針對騰訊的起訴行為,360方面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各界對騰訊提出的質疑,騰訊方面一直在迴避,這時候起訴360,除打擊報復外,不排除是為了轉移視線,迴避外界質疑。
360方面指出,除360外,微軟的ProcessMonitor、Comodo、AVG、QQ偵探等檢測工具都發現了QQ異常,騰訊是否一併起訴?QQ窺私事件發生後,騰訊發假新聞污衊360涉黃,並用技術手段全面封鎖360隱私保護器的下載地址,阻止網民下載,對此360將提起反訴。
值得一提的是,360的另外一個競爭對手金山也對360的專業性提出了質疑。2010年10月12日,金山安全中心“高危木馬疫情播報”顯示,一款名為“360隨身碟保護”的惡性木馬利用360軟體管家以及360防毒的重大安全漏洞快速傳播。該木馬使用360安全衛士官方的數字簽名以躲避其他防毒軟體的查殺,而360官方未能及時修復漏洞。

再次升級

聯合聲明

百度等發聯合聲明抨擊360,360再發聲明反擊360安全衛士與騰訊因為之前的“隱私保護器”事件各執一詞大打出手,10月27日,雙方爭執再度升級,騰訊聯合其他幾家網際網路公司與360先後發布聲明指責對方,前者呼籲“不與360發生任何形式的業務合作”,後者則稱騰訊“貪得無厭,不但涉嫌偷窺用戶隱私,而且不斷強制捆綁,強迫用戶使用其產品,扼殺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加強自律

多家公司呼籲加強行業自律10月27日16點58分,騰訊科技在顯要位置刊登了《反對360不正當競爭及加強行業自律的聯合聲明》,聲明由騰訊、金山、百度、傲遊、可牛等公司聯合發布,聲明舉例稱360曾將百度工具列定義為惡評外掛程式和系統安全漏洞,並提醒用戶卸載;360安全衛士和360防毒以“莫須有罪名”提示用戶卸載金山網盾等,聲明稱360“不是保護用戶安全,而是打著‘安全’的幌子,通過對用戶實施‘安全恐嚇’和‘安全欺詐’,達到誘導用戶安裝自己軟體、卸載同行軟體的目的,從而以此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
這份聲明還要求主管機構對360不正當的商業競爭行為進行堅決制止,對360惡意對用戶進行恫嚇、欺騙的行為進行徹底調查,並呼籲同行“不與360發生任何形式的業務合作”。

四面樹敵

事件爆發之後,人們都在猜測360的動機。之前,360的CEO周鴻禕在各地的演講中都以“為客戶著想”來博得人心。在與江民和瑞星交戰時,他也標榜360是正義的化身,不與流氓軟體同流合污,不與收費軟體稱兄道弟。然而,這一次,360卻耍起了“流氓”,從之前的“360不與QQ競爭”到如今的撕破臉,這回360是急上火了。近來360發起的攻擊性話題都以網友為核心,都聲稱由於網友遭受到了某些不合法不合理的網路行為,所以才來主持正義。但有網友指出,其實他們都是“被代表”了,而360也未能提供證據確鑿的網民調查報告來作為之前那些“公告”的憑證。
“見不得別人好”似乎已經成為了360的一大毒瘤。有媒體人士指出,反其道而行必定會引起行業的憤怒,這份聲明或許就是360惹禍上身的佐證。業內人士分析,360近幾年的發展一靠免費,二靠口碑,而此番連環事件在某種程度是對誠信的一種褻瀆,也會因此打擊到公司自身的形象。引

360回應

360董事長稱聲明“可笑”隨後360在其官網上對此聲明進行回應,在一份名為《騰訊聲明是為了轉移視線迴避“窺私”質疑》的聲明中,360對參與聯合聲明的各公司進行了批評,稱騰訊為“創新殺手,剽竊之王;儘管已壟斷了大部分網際網路領域,仍然貪得無厭”,稱百度“在三鹿事件中,涉嫌收受三鹿公司巨額廣告費,禁止有關三聚氰胺的報導”以及金山在“微點案中做偽證,用冤獄陷害競爭對手”。360稱自己已經掌握了騰訊掃描用戶硬碟的“超級黑名單”,而這份黑名單可以讓騰訊“有針對性地抄襲,再以流氓方式強制捆綁安裝自己的產品,形成對競爭對手的精確打擊。”
360董事長周鴻禕還在微博上評論說:“一個是抄襲成性的剽客,一個是唯利是圖的假藥販子,找了幾個loser,發表反對360不正當競爭的聲明,這本身就是一個可笑的事兒。”

網友圍觀

軟體行業內訌網友淡定圍觀
騰訊和360各自的這份聲明,也在網友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有網友表示支持騰訊,網友“降龍十巴掌”稱“不用360很久了,一流氓軟體出身的公司,你能指望做出什麼好事。”也有網友支持360,網友“Sonata黎”說:“作為小用戶,咱管不了啥正當不正當的,不過騰訊你先解釋下為什麼掃描我後台。”很多網友選擇圍觀,網友“小木”說:“中國的IT界鬥爭果然激烈,不專心搞自己的東西,淨搞不正當的鬥爭,怪不得那么多人罵你們。”網友“醉舞瀟湘”則說:“誰免費,誰好用,我就頂誰,管他騰訊還是360呢,好用才是硬道理。”引
專家呼籲
在360最新發出的回應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地將5家公司的歷年來的“不光彩”全都數落了一遍,聲稱這是以騰訊為首的幾家公司“為了轉移視線”的“流氓行為”。此外,還透露“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可證明QQ以內置近700款軟體的“超級黑名單”方式,非法掃描和獲取競爭產品的各種信息,從而“有針對性地抄襲”。360還宣稱會公布這份“超級黑名單”。針對《聲明》中對其不正當競爭的指責,360硬將騰訊拉下水,稱其為“中國網際網路業不正當競爭的鼻祖”。 
對於這些爭端,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鄧峰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類事件在法律上來說要考慮到名譽權是否和市場價值相關聯,在取證和評估上國內法律程式十分複雜,也不好裁定。但是一旦進入了司法程式,對企業的名聲會有損害,可能會被烙上“不良企業”的名號。業內相關人士也呼籲主管機構、行業專家和網際網路從業人員對行業進行共同的監督,以促進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健康發展。引

事件影響

一般情況下,軟體掃描硬碟後獲得的數據會被上傳到伺服器端進行分析。如果上傳的數據經過加密,那就很難判斷其上傳的是什麼數據。因此,許多外資企業(如微軟、IBM、英特爾)以及部分國內知名企業(華為、中興、聯想)等公司內部都嚴禁使用QQ聊天工具。而這次QQ“窺私門”事件促使更多國內外企業禁用QQ聊天工具。
與此同時,為了保護用戶賬戶密碼信息不被泄露,部分遊戲客戶端也加入了這場隱私保衛戰。盛大遊戲就於2010年9月30日下午在其多款遊戲官網發表公告建議玩家在輸入賬戶密碼、付費充值、以及進行私密對話時請先關閉QQ。
有業界人士稱,QQ“窺私門”事件大大提升了網民隱私保護的意識,這次360與騰訊的大決戰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喚醒了網民維權意識,促使他們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隱私信息的安全問題。

騰訊回應

回應一

安全檢查是必要程式
聲明中稱,某公司“隱私保護器”把用戶使用QQ的正常
騰訊QQ被誣衊 “窺視用戶隱私”的嚴正聲明騰訊QQ被誣衊 “窺視用戶隱私”的嚴正聲明
操作和QQ進行的必要安全檢查都惡意誤導為QQ在“窺視用戶隱私”。
“實際上,在安全行業中這樣的安全檢查正是在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QQ表示,QQ安全檢查模組是一個查殺存在於整個電腦中盜號木馬的安全軟體,誣衊QQ窺視隱私的某公司的軟體掃描用戶檔案數量遠遠多於QQ安全檢查模組,如按該公司對窺視隱私的定義,其本身就是最大的用戶隱私窺探者。
“窺視”網銀文檔是誤導
QQ聲明自己並未“窺視”用戶的網銀文檔或Office文檔。
QQ解釋,為了查殺盜號木馬,QQ必須安全檢查開機啟動項、桌面捷徑等位置是否正常。若網銀程式或Office程式存在這些位置,會作為一個執行檔例行檢查。
然而,網銀程式檔案並不是網銀賬號密碼或個人數據檔案,Word程式也不是用戶個人建立的Word文檔檔案。
某公司開發的“隱私保護器”把安全檢查Word.exe程式的操作,當做“窺視”用戶Word文檔檔案的操作來誤導用戶。

回應二

承諾保障用戶安全
騰訊QQ表示自己不僅沒有“窺私”,除了為用戶提供安全檢查以外,還做了許多安全工作來保護用戶的賬號安全。
聲明中說,從2006年開始,騰訊組建了獨立的QQ安全技術團隊,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發和運營資源,增強QQ各類安全特性,幫助用戶增強賬號安全和虛擬財產安全。

回應三

網友爆料:360也有“前科”
有網友表示,360此舉有“賊喊捉賊”之嫌。記者了解到,原來此前,360安全軟體同行金山公司和可牛公司都曾指責360安全衛士強行卸載自家的安全軟體,並已訴諸法庭。
此前,著名部落格作者郭衛東也發文揭發:有網路資深技術人員發現360安全衛士每隔5分鐘就會把關於用戶電腦使用情況的隱私檔案上傳到獨立的IP位址上,他認為這種做法難逃侵犯用戶隱私之嫌。

律師解讀 

綜述

近期騰訊QQ軟體曝出“窺私門”,由於QQ擁有多達6億用戶,此事引起QQ用戶很大的恐慌和憤怒。記者下載了360隱私保護器,啟動QQ,五分鐘後,在360隱私保護器上顯示出QQ開始掃描電腦中的大量檔案。在被掃描的928個項目中,有65個涉嫌隱私信息。記
相關調查相關調查
者隨後發現,新浪微博的用戶大量上傳、轉載QQ掃描電腦檔案的截圖,新浪、搜狐、網易等紛紛發布相關新聞,指稱QQ軟體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擅自掃描用戶電腦檔案,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並涉嫌侵犯用戶隱私。

聲明

下午7:13分,一直對此保持沉默的騰訊入口網站發布《關於<360隱私保護器監測出QQ查看用戶檔案》的說明,稱QQ軟體中的安全模組,“採用了安全軟體普遍採用的檢測技術,系統地發現和清除各類木馬。”而掃描用戶電腦檔案,是“對QQ用戶上網環境加強安全檢測,以預防木馬盜號。”
網際網路行業的知名律師姚克楓認為,騰訊公司的這份聲明漏洞百出。他說,從這份聲明上看,騰訊公司承認了QQ軟體掃描了用戶電腦中的檔案。“但它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是QQ的安全模組在掃描用戶檔案,但它為何沒有告訴用戶這種行為,也沒有告訴用戶到底在掃描什麼,第二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用戶有拒絕QQ掃描自己電腦檔案的權利。如果用戶沒有主動同意QQ掃描自己電腦的檔案,那么QQ就沒有任何權利進行掃描,且在用戶沒有明確同意的前提條件下,此情況應當視為用戶拒絕QQ對其檔案進行掃描。
同時,姚克楓認為,從網友上傳的截圖中來看,沒有任何充足的證據說明是QQ的安全模組在掃描用戶電腦硬碟。“你看,都是QQ.exe(執行檔)在掃描,QQ.exe執行的是聊天功能,不是安全保衛功能。一個聊天功能的軟體怎么能到處偷窺跟自己不相關的信息呢?”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06年11月曾公布關於流氓軟體的8條定義中,其中第八條規定,“未明確提示用戶或未經用戶
QQ電腦管家惡意攔截360隱私保護器下載連結QQ電腦管家惡意攔截360隱私保護器下載連結
許可,惡意收集用戶信息的行為”,是流氓軟體的特徵之一。“因此,從這個定義上來講,QQ其實就是流氓軟體。”

原因

記者從網友上傳的截圖中發現,QQ軟體掃描了很多用戶安裝在電腦中的軟體,即.exe檔案(執行檔)。
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知名人士。他分析說,騰訊公司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網際網路業務,競爭對手眾多。騰訊的業務基礎是QQ軟體,因此對任何有可能威脅到QQ作為第一大客戶端地位的軟體都特別警惕。因此,QQ偷偷地掃描網民的電腦信息,很可能出於以下目的。
第一,監測競爭對手一舉一動。QQ掃描用戶安裝的軟體,能夠精確地統計出競爭對手裝機量和活躍度,由此清楚地知道競爭對手力量。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樣騰訊在競爭中就能占上風。
第二,監測其他新軟體產品。QQ掃描用戶的硬碟後,騰訊可以知道有哪些新產品正在崛起,並能實時監控用戶使用這些新產品的情況。一旦發現該產品的裝機量處於增長的爆發點,騰訊公司可以很快加大投入,做出功能相似的模仿品,並
VirusTotal的43款防毒引擎檢測VirusTotal的43款防毒引擎檢測
以QQ為平台,快速推廣,這樣就大大減少一款新產品的發展空間。
第三,採集用戶行為信息,更精確地向用戶推送廣告。QQ通過掃描用戶電腦里的檔案,可以清晰地知道用戶的行為,經過行為分析和統計,分類別地向用戶推送商業廣告。
姚克楓說,QQ掃描用戶硬碟,從而通過用戶的癖好和專業領域來獲取了相關信息,對於與同行競爭而言,QQ這種不合法的行為卻反而獲得了競爭的優勢。對於騰訊的競爭對手來說,騰訊已經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但是,由於QQ裝機量大且在即時通訊中具有壟斷的地位,用戶黏性強,其他經營同類產品的公司即使知道騰訊存在此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對於QQ用戶而言,QQ的行為侵犯了他們作為QQ使用者的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更加涉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使用QQ的用戶可以選擇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如果這種掃描行為任由其繼續,那么所有QQ用戶在QQ面前就成了“赤身裸體”了。
“我覺得,QQ的這種行為應該有段時間了,但是大家都不敢說。現在360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360的用戶黏性沒有QQ大,假如騰訊採取報復措施,360可能會有更大麻煩了。”姚克楓說。360隱私保護器遭

相關事件

騰訊全面報復性封殺

 2010年10月有大量網友發現,自己在下載360隱私保護器時,竟然遭到QQ電腦管家的攔截,並恐嚇稱“訪問下載網址可能會危害您的系統安全”。外界認為,此舉是騰訊公司因QQ窺視用戶電腦隱私被曝光惱羞成怒,從而對360隱私保護器採取的報復性封殺舉措。截
相關截圖相關截圖
至發稿前,QQ訊息視窗、騰訊網、騰訊微博以及騰訊搜搜仍在全面阻止用戶下載使用360隱私保護器,甚至將其直接標註為“惡意連結”。
根據知名安全網站VirusTotal使用43款國內外防毒引擎檢測,360隱私保護器並不帶有任何惡意代碼,是一款非常安全的軟體。之所以會遭到騰訊公司的全面封殺,原因在於這款軟體可以實時監測QQ“窺視”用戶隱私的行為。短短4天時間裡,上千萬用戶發現,QQ在暗中頻繁掃描自己的電腦,查看和QQ聊天服務完全無關的隱私信息,而另一款聊天工具MSN則沒有類似行為。

QQ軟體遭遇360報復性封殺

業界對360靠侵犯兜售用戶隱私維持了最初的生存早有耳聞,騰訊推出QQ電腦管家也是出於對QQ用戶的安全考慮,卻遭到了360安全衛士的報復性封殺。
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遭到報復性封殺的QQ軟體,只是遭到360安全衛士打壓的對手的中的一個。360在與對手競爭的領域,可謂劣跡斑斑。
360騰訊電視節目現場開打“口水仗”
360與騰訊之間關於隱私侵權的口水仗昨日下午再次升級,兩方公司從媒體、線上的互相攻擊轉到了線下面對面地質問與謾罵。
昨日,在央視一檔節目錄製現場,360公司與騰訊公司以“騰訊到底有沒有侵犯隱私”、“360有沒有權利監管”等話題展開討論,360公司方面總裁齊向東以及兩位一條戰線上的法易網律師團成員組成辯論團,與騰訊方面的辯論對手直接論證,而騰訊副總裁鄭全戰則坐在台下沒有上台,坐在他身邊的則是目前也在“討伐”360公司的金山公司人士。
而在台下,現場主要以雙方公司員工為主。節目錄製的後半段,雙方公司員工已經按捺不住,互相攻擊起來,騰訊公司員工多次搬出歷史謾罵360公司“流氓”,而360公司員工也毫不示弱,直罵騰訊公司高層“縮頭烏龜”不敢上台。
目前,兩家公司已進入互相的司法訴訟階段,當前困擾雙方的就是這個問題到底該由哪家主管部門來解決,而在昨日的錄製現場,雙方隱約地把責任推向了主管信息產業工作的工業與信息化部,但截至今日工信部對於此事還沒有表態。
據騰訊公司方面透露,目前由於360方面竊取隱私的言論,很多QQ用戶已經受到影響;而360方面則表示QQ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作為一家聊天軟體公司沒有權利掃描用戶硬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