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樂

窮人樂

廣義地講,窮人樂是指各種低廉的消費服務、低值日用品等等,不需要花費太多價錢就可以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種服務、消費、日用品,統稱之為窮人樂。狹義地講,窮人樂是指老北京拉車的、賣苦力的百姓歡喜的廉價小吃,吃不起大魚大肉,但填巴點下水之類的葷腥也是一個樂子,象什麼滷煮火燒、羊雜碎捂、豆汁兒、爆肚兒捂的,都是“窮人樂”的廉價小吃,顧名思義,就是窮人樂得吃的哪口兒。

歷史背景

早年,下層的百姓一早兒醒來就要給全家老小奔嚼穀兒的年頭,甭說吃好的,就是有沒有進口的吃食都難說。所以“窮人樂”也就應運而生了。象什麼滷煮火燒、羊雜碎捂、豆汁兒、爆肚兒捂的,都是“窮人樂”的廉價小吃,倒也不是窮人好喜(音:XI。讀一聲)這口兒,實在是日子過的苦。事過境遷,當年這些窮人的吃食,而今也人們的喜愛。

滷煮火燒

滷煮火燒,北京人都知道的吃食,把這燉好的豬大腸、肺頭、炸豆腐片、血豆腐加入火燒放一塊(音:KUA讀四聲)堆兒起煮,等到腸、肺爛熟,火燒煮透撈出來放案板上,小腸切段,肺、火燒、炸豆腐切塊,澆滷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據口味自行添加。這么這來一碗主食副食、乾的稀的、連湯帶水兒全有了。
窮人樂窮人樂

說起這賣“滷煮”的店鋪,最負盛名的要屬“小腸陳”了。說久負盛名一點兒不誇張,人家都已經傳了五代了。說起來,就這口兒,是我最喜歡的,頭半年單位食堂也添了“滷煮”,但可能收拾的太乾淨了,沒了那口誘人的味道。
羊雜碎是回、漢民都愛吃的東西。來碗羊雜碎,抓上一把春意昂然的香菜末兒,舀上一勺紅燦燦的辣椒油,喝到嘴了那真是相當的好吃。當年,老北京的羊雜鋪大說數回民經營。據說,起先個回民是不吃羊下水的,後來瞧見這些個下腳料被附近饑民煮食,隨後經過開發,變成價廉的美味。

爆肚

再說說爆肚吧。說起爆肚的歷史,早在大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了,這可是“窮人樂“的上品。其實這“肚兒”就是胃。京城最有名的要屬“爆肚馮”。要吃爆羊肚有散丹、肚仁、肚領、蘑菇和蘑菇尖,您要吃爆牛肚有百葉、肚仁和肚領。
有的美食家說了,吃爆肚的最高境界是吃肚領,這東西金貴,肉嫩,比肚仁還嫩。據行家說好幾個肚兒才出那么一盤肚領。在早見間,百姓吃爆肚大多是吃百葉、散丹。些拉洋車的跑槓8房的體力勞動者忙活一天,坐在桌上就著蔥花大餅來一碗爆肚,一邊喝白乾一邊罵大街,也是種享受,也是一種境界。據老人兒說只有窮人乍富或者不那么有錢的有錢人才會要肚仁、蘑菇。

爆肚雖然屬於“窮人樂”,但許多的政要、名伶、學者也好這一口。根據史料記載,北洋軍閥段祺瑞,以及京劇大師梅蘭芳、馬連良都是“爆肚馮”的常客。

其他

羊霜腸。因為不衛生在北京已經絕跡了。這種吃食是在羊腸子裡灌血,小火煮,鍋里再放上羊脆骨、羊筋提味兒。煮好了從鍋里挑出腸子,擱案板上切完成片兒放在碗底,再放點碎羊肉,澆上熱湯,撒上辣子、芝麻、香菜、蔥末,來個大火燒一就。一個字“噴香”!

酸豆汁過去說過,今不說了。最後說說“雪花酪”。

雪花酪,也就是土冰激凌。冬天在永定河上的鑿塊浮冰,放地窖存著。一到夏天兒取出來,刨出冰渣兒放碗裡,磕個雞蛋清、山楂汁,再撒上果脯製成,這是窮人家的冷食。您想啊,用白地兒藍花碗裡那晶瑩剔透的冰渣兒,淡黃色的雞蛋清和粉紅色的山楂汁里點綴著無顏六色的果脯,不想吃那才怪哪。
再有就是灌腸兒,現而今哪都能買的到,咱就不說它了。要想吃現成的去隆福寺,生、熟全有。您要懶得走路,就到副食店買抽真空的切好了片,到家自己個兒煎,但別忘了砸蒜汁。
但有一點兒咱得先說下,真正的灌腸現在已經沒有了。
灌腸歷史悠久,在明朝萬曆和清朝乾隆年的史書中都有“爆肚有肝香灌腸”和“灌腸紅粉一時煎,辣蒜鹹汁說美鮮”的詩句。早先真正的灌腸是用用曲水兒和麵糊,加進丁香、豆蔻等香料,再把麵糊灌進豬腸子裡,蒸熟切片,再用油煎,香脆無比。拉洋車的、做小買賣兒的、做苦力的的都愛這口。如今碗兒的灌腸都是用澱粉做的了。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本來就是下層人吃的東西,以前窮人沒啥吃的,能吃到點這東西就很不錯了。說起來豆汁、焦圈、炸醬麵都好像多了不得似的,結果大多數外地人吃不慣,不正說明這些玩意兒其實就那么回事嗎?晚上北京台的一欄節目裡面又煞有介事的滿北京找所謂的“羊霜腸”,最後找到了,發現和東北血腸差不多,只不過是用羊身上的對應東西作出來的。

窮人樂窮人樂

北京的幾樣小吃拿到全國真是上不了台面,豆汁爆肚什麼的現在年輕點的北京人也受不了,只能說明當年北京的飲食是多么悲催。以前在前門還見過很多打著老北京小吃的大招牌,走近一看原來是烤火腿腸,心想老北京的時候有火腿腸這東西么?!用的還都不是什麼好火腿.其實大部分東西都說了,就是窮人樂,能好吃到哪裡去.北京小吃其實啥都沒有,北京真沒啥好吃的小吃,頂著鍋蓋說句真心話.
豆汁兒這東西吧,出了城區就沒人喝的慣了,城區的喝這玩意的一般也是平民後代.跟北京土著的整體沒啥關係吧,應該是主要來自體力勞動貧民對動物內臟的非理性熱愛,兲朝建政之後這一群體翻身之後就是現在這種情況了.很正常,人的飲食習慣受童年經歷影響很大,他們小時候吃過的所以就老記這.簡直豬食一樣的東西.因為勞動人民買不起肉啊,內臟便宜.北京小吃本來就是下層人民吃的玩意,這些玩意就不可能好吃到哪裡去.老北京對北京小吃的自豪感哪兒來的?廟會的那都是忽悠人的,無非就是吃個年味和熱鬧,你還真以為廟會上能吃出好東西來?
其實這只是發掘民俗文化的過程,北京台自然會播北京小吃的東西,而絕對不會沒事就播東北小吃。也就是這個邏輯。不知道哪裡看出來好像多了不起了,這在北京人眼裡也就是懷懷舊,尤其是老人們,找尋一下小時候的味道罷了。這些小吃本來就是一些不起眼上不了台面的東西,再不做得工序細緻點,豈不是根本淪為豬食了。現在的人越來越素質低下,就會在那裡無事生非,把自己的不靠譜的感覺現眼地說出來不算,還一副理所應當大家應該有共鳴的自豪感,真是YY無極限。北京小吃就是窮人樂。


廣義觀點

中國富豪瘋狂豪擲千金、萬金頻頻購買全球頂級奢侈品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高檔小區、高檔別墅、高檔轎車、高檔化妝品、高檔娛樂頻頻出現富人階層的身影時。與之相對的,是越來越多的被稱之為“窮人樂”的名詞,不斷占據了新聞媒體、網際網路,乃至百姓坊間話題。
窮人吃不起富人吃的冬蟲夏草、人參,就改吃蘿蔔,一樣的功效,把蘿蔔美其名曰“窮人樂”;開不起寶馬、賓士、賓利,擠公車上下班一樣滿足,車的“窮人樂”;用不起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高檔套餐花費,那就改用相對便宜的中國聯通裡面最低廉的套餐,照樣“窮人樂”;吃不起無公害的時令蔬菜,就改吃激素催肥的豬肉,當一回解放前的富人地主;買不起令人炫目的豪宅、別墅,租住一間郊外的蝸居小屋,幾代人擠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照樣“窮人樂”一回;用不起高檔的智慧型手機、3G手機,就買最便宜的能打電話、發簡訊的手機,只要能用就行,功能太多了,窮人反倒樂不起來了。
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窮人樂”越來越多,說明窮人真的是越來越多,作為一個階層,開始出現在富人的對立面上,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開始凸現;說明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少數家庭手中聚集,全體國民的社會懸殊越來越大;“窮人樂”頻現說明社會公眾、乃至整個國民的幸福感不斷下降,窮人開始作為一個被富人階層歧視性的標籤,被越來越多的貼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身上,打下了深深的自卑烙印。
原本屬於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財富被僅有的極少數人來占用,社會分配僅向極少數階層傾斜。整個社會被簡單的區分為富人、窮人的時候,往往是最為可怕的,矛盾最為尖銳的,不可調和的時候。
社會分配不公,少數人占據絕大多數的社會財富,把自己打造成社會新貴族,把巨大多數人踩在腳下任意凌辱。極少數人、極少數階層揮霍全社會的財富,同樣是人,同樣的一生,卻是天壤之別,懸殊差距絕不是十萬八千里、天上地下可以形容的。
人的尊卑、社會地位、財富多寡違背了自由平等的本意,對生而平等自由的人來說,沒有人可以任意凌辱欺負別人,沒有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職務權利攫取超過個人勞動報酬的財富,對超過自己社會貢獻所得的勞動報酬以外,任何的金錢財富都是非法的、骯髒的、不義的,都理所應當的被國家、集體收歸國有、剝奪的,重新進行全體社會成員二次分配的。
“窮人樂”現象越來越多,絕不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調侃,絕不是一種笑料的輕鬆幽默。相反,“窮人樂”是社會無法承受的樂之痛,越來越多的“窮人樂”反襯了越來越多的富人奢侈品的消費現狀,帶來了社會公眾對富人階層強烈的心理不滿,更是加劇了潛在的社會矛盾。
窮人用一塊錢來買東西,居家過日子不得不精打細算;富人用一百塊錢來買東西,展示自己富有時往往一擲千金,令人乍舌的狂購頂級奢侈品的背後,越來越多是窮人仇富的心態和憤怒的目光。
“窮人樂”現象不是孤立的,不是異化的,而是越來越多的,一種需要保持警惕的不正常現象,一種異化的社會現象,一種社會矛盾凸顯的現象。相對於占據絕大多數社會財富,擁有絕對優勢權力地位的新貴族階層,處於弱勢群體的窮人只能用自我調侃來掩飾抑制內心不斷膨脹發酵的憤怒。
窮人的憤怒是座可怕的火山,一旦噴涌而出,勢必不可阻擋,無堅不摧。歷史上,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的農民起義,不斷的改變著中國的歷史。每一次的農民起義,都把憤怒的矛頭指向了為富不仁、為富不義、為富不善的富人階層,再多的巨額財富都無法阻擋火山的熔岩。到頭來,千萬貫的家財都化作了飛灰湮滅的歷史塵埃。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積極採取切實可行的稅收政策、調控手段,抑制社會分配不公,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再調解,從根本上抑制社會貧富懸殊,社會分配不公現象,抑制“窮人樂”現象,構建公平公正、合理和諧的社會,讓廣大的國民從心底里真正的樂起來,不再是調侃的窮人之樂,從而實現國富民強的終極夢想。
全民之樂,才是國家民族的希望之樂,幸福之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