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怕

窮不怕

窮不怕,原名朱紹文。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相聲藝人。秀才出身,隸漢軍旗。祖籍浙江紹興,居於北京地安門外氈子房。朱紹文學識淵博,因看清朝吏治腐敗,決心不再投考科舉,靠教戲、編戲、唱戲生活。他擅長編寫武戲,創作有《能仁寺》、《八大拿》等劇目。

簡介

相聲鼻祖朱紹文,藝名窮不怕。朱紹文(1829—1904),籍貫: 浙江紹興 ,相聲藝人。一作朱少文,藝名窮不怕,北京人,漢軍旗人,祖籍浙江紹興。

主要經歷及成就

窮不怕窮不怕
幼年間學唱京劇丑角,曾搭嵩祝成戲班演出。清朝道光末年,改學十不閒蓮花落的“前臉兒”(丑角)。到了鹹豐年間,十不閒蓮花落日漸衰微,他為生活所迫,改行到天橋撂地說單口相聲兼唱太平歌詞。他演出時打擊節拍用的竹板上鐫刻著“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的字句。“窮不怕”便由此得名。他在另外一副竹板上刻著四句五言詩:“日吃千家飯,夜宿古廟堂,不做犯法事,哪怕見君王。”他家的大門上貼著一副隱含著他的姓名和藝名的對聯,上聯是“無時不怕窮經皓首”,下聯是“力(勵)精食(矢)志朱紫著身”,橫批是“舌治心耕”。清人李香谷有一首《贈朱紹文》詩說:“數十年來藝謀生,寥寥往事贈朱兄,寫得當年鄭元和,是大英雄不怕窮。”
朱紹文常攜小袋白沙,持兩塊長四寸寬一寸半小竹板,夾一小笤帚從地安門走到天橋,找一人多處,用白沙畫一大圓圈,然後單膝點地,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白沙撒字,左手用小竹板擊節,邊撒邊唱。他撒的字有單個兒的,有三五個字連在一起的,還有對聯、詩詞等,有時也撒出一丈二長的“福”、“壽”、“虎”等雙鉤大字。偶爾在大字之下再撒小字,有“招財進寶”、“日進斗金”、“趙錢孫李”、“宇宙洪荒”等。他經常撒的有一副對聯:“書童研墨墨抹書童一脈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兩眉煤”。字撒完後,或拆筆畫,或釋音義,或引古人,或涉時事,結果必接個硬包袱兒令人拍案叫絕。有時邊撒字邊唱,還帶講解。
朱紹文是對口相聲的奠基人之一。他創作的《字像》諷刺貪官污吏,是早期對口相聲中一段有代表性的作品。
朱紹文的藝術生涯,歷經鹹豐、同治、光緒三代。刊載於《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張壽臣《回顧我們藝人生涯》一文中提到“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壽辰,十月十日集合各行各業於頤和園宮門外,開設臨時攤子供觀賞,朱紹文去了,被封(稱)為‘八大怪’之一”,“朱在護國寺設攤,恭親王奕訢曾約他去王府花園撒一雙鉤‘學’字,結構風神俱佳,親王大悅,當即撥給錢糧一份(每月給三兩銀子,四季各給三石零三斗糧食),後又在羅王府得到錢糧一份”。那時“羅王”(羅布藏多爾濟)曾聘請朱紹文每天進王府獻藝。據北京評書藝人陳蔭榮聽其師品正三說,窮不怕在羅王府時,一日,大雪紛飛,羅王把窮不怕找到上房說:“都說你抬頭一個主意,低頭一個見識,今天我想試一試,這么冷的天你若能把我誆到門外去,我賞你一錠銀子。”窮不怕眨眨眼皮,面有難色地說:“這可不容易,你若是走出屋,我倒是能把您說進來。”羅王說:“天太冷,工夫大了可不行。”窮不怕說:“您放心,用不了一袋煙工夫。”羅王穿戴齊整邁著大步剛剛走出房門,窮不怕在身後行禮說:“謝您的賞!”羅王問:“謝什麼賞?”窮不怕一笑:“您這不是出去了嗎!”出其不意地誆了羅王。
朱紹文的創作精心結撰,俗中見雅。已知他編演的單口相聲有《看告示》、《字像》、《字義》、《得勝圖》、《江南圍》,對口相聲有《大保鏢》、《黃鶴樓》、《四字聯音》、《鬥法》,太平歌詞有《睡夢長》、《十八黑》、《天上下雨》、《勸人方》、《五行八卦》、《胡不剌訴功》、《棒子麵訴功》、《夏布褂訴功》、《廚子訴功》、《餑餑名》、《百鳥名》、《百獸名》、《百蟲名》、《青菜名》、《京戲名》、《天為寶蓋》、《千字文》、《堆兒兵作夢》、《不求人》等。
1951年北京相聲老藝人譚伯如在《相聲之我見》一文中稱讚他:“腹笥甚淵博,創造文藝甚富,今相聲界流傳之講解字義,巧對聯語諸制,皆所精心結撰。並因書法工整,大小諸體各極其妙,故為當世名流所推重。”對於他演唱的太平歌詞,學者傅惜華在《北京藝人談概》中說:“他所唱之曲均為勸善勸孝之詞,雖為‘土地文學’,但俗不傷雅,非為今說相聲者之以謔罵為技能者也。”
朱紹文晚年置賣房屋,定居在氈子房。他最早的弟子是“貧有本”,“貧有本”沒有傳人。後來的弟子“富有根”(桂禎)、徐有祿(又名徐有福)、范有緣(又名范長利、范一齋),皆代有傳人,且支脈興旺。
相聲創立初期,朱紹文與阿彥濤和沈春和齊名,他們在北京各立門戶,稱朱、阿、沈三大流派。阿彥濤(一作阿劍濤),綽號阿二、阿剌二,滿族,原為清門票友,因家道沒落,下海從藝,尤以單口相聲聞名,代表曲目有《須子論》、《碩二爺跑車》等。沈春和一名沈長福,原是評書藝人,後改習相聲,代表曲目有《康熙私訪》、《古董王》等。後代相聲演員幾乎都分屬於這三大流派所傳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