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評書表演藝術家]

劉蘭芳[評書表演藝術家]
劉蘭芳[評書表演藝術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蘭芳,1944年生於遼寧省遼陽市,隨母姓。六歲學唱東北大鼓,後拜師學說評書。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79年開始,先後有百餘家電台播出她播講的長篇評書《岳飛傳》,轟動全國,影響海外。後又編寫播出《楊家將》、《紅樓夢》等30多部評書,多次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稱號。2017年7月8日,任麥子店街道文聯合主席。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劉蘭芳劉蘭芳
劉蘭芳從小隨母學唱東北大鼓,16歲入鞍山市曲藝團。曾拜孫惠文、趙玉峰等著名藝人為師。著名評書
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名譽主席,中國網路音樂協會名譽主席[2],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婦聯八屆執委,東南大學兼職教授,現代管理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1972年至1976年在鞍山電台播講《海島女民兵》《閃閃的紅星》等6部新書。
1979年與丈夫王印權合作整理編寫評書《岳飛傳》,全國100餘家電台廣播轟動全國,波及海外。獲全國廣播評書一等獎,出版後發行100多萬冊,多家報刊轉載,部分情節被改編成京劇、連環畫並灌制唱片。
而後又整理改編廣播了評書《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表演的評書節目多次在全國獲獎。作品入選《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卷和新作卷。《岳飛傳》和《楊家將》選入《中國傳統十大評書經典》出版。
1988年,劉蘭芳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表演評書《評書貫口》。

藝術成就

劉蘭芳的評書說演,聲音洪亮,神完氣足,幹練中透著豪邁,很適合說演英雄人物與征戰故事。又因為她早年習唱大鼓書,嗓音受到過良好訓練,對音樂的感悟也被自然地帶到了評書說演之中。因而其評書說演在聽覺上,更有一種鏗鏘起伏的聲韻美感。尤其是其說書時高亢嘹亮的聲音造型,使得劉蘭芳成為家喻戶曉特色鮮明的評書表演藝術家。
相聲里有“帥、買、怪、壞”四種風格,各有特色。帥,是說台風穩健大氣,儒雅沉雄,不慍不火,瀟灑自如;買,是指嘴皮子利索,氣鉚的足,多用貫口等豐富劇情;怪,是指嗓音特殊,劍走偏鋒,收到奇效;壞,是指機智幽默,詼諧,多抖包袱。用在評書上,袁闊成先生占“帥”,劉蘭芳先生占“買”,單田芳先生占“怪”,田連元先生占“壞”。應該是非常恰當的!
《岳飛傳》曾經先後有百餘家電台同時播放,出版發行圖書100多萬冊的火爆,劉蘭芳把功勞歸功於新社會,歸功於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大河無水小河乾啊!若在舊社會,哪個說書藝人能有如此多的聽眾,能獲得如此大的榮譽?”當然《岳飛傳》的巨大成功也因為契合了當時大的社會背景。當時正值中央著手平反冤假錯案,《岳飛傳》的故事表現精忠報國、沉冤終雪,正好契合了人們的心理需要,借古喻今,給人的共鳴感是不經歷那個時代的人無法想像的。然而,知情的人都知道,除去這些客觀因素,若沒有劉蘭芳厚實的評書根底和超人的付出,這一奇蹟也不會發生。當年的拜師學藝,劉蘭芳家裡相當困難,那是一個“苦”,但她始終無怨無悔。為編說《岳飛傳》,劉蘭芳與丈夫王印權白天在團里演出,夜裡把孩子哄睡之後才伏案寫作。10平方米的小平房,過道上放一張飯桌,擺兩個木凳,夫妻相對而坐,一邊翻閱資料,一邊研究記憶中師傅傳下的故事梗概――“書梁子”。二人侃出一回書的路子後,王印權去睡覺,劉蘭芳將“書梁子”理順,編寫好書稿,已近午夜,再叫醒印權,由他潤色加工,自己上床睡覺。清晨5時,劉蘭芳被叫醒,跑步鍛鍊,閱稿背書,背詩詞曲賦,練“噴口”,做動作組合,風雨無阻。如此7個月的“流水作業”,《岳飛傳》終於寫出來了,錄出來了!總計117回,60餘萬字。
1996年,劉蘭芳調進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書記、秘書長一肩挑仨重擔。明確曲協“組織、聯絡、協調、服務”的定位後,她迅速進入角色,在任職的8年間共舉辦了兩屆全國曲藝節、5次相聲小品大賽、兩次鼓曲大賽,2004年還承辦了“國際曲藝節”。這些活動的舉辦,促進了各曲藝藝術的交流發展,繁榮了曲藝演出市場。在竭力為會員服務的繁忙公務之中,為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她自己的演出少了。但劉蘭芳牢記說書是自己的根本,所以,她規定自己不管多忙,每年都要錄製一部新書。為此,她又拿出當年“說岳”時的勁頭,春節、“五一”“十一”3個長假被充分利用,周末及平時的業餘時間也被用來寫稿,錄像錄音。她任曲協主席10年,11部大書也橫空出世。近幾年出的《關東才子王爾烈》《紅樓夢》《一代儒將陳毅》《古今榮恥談》都曾引起很好的反響。劉蘭芳說《一代儒將陳毅》是她長久以來的一個牽掛,因為對她培養要求極為嚴格的前曲協主席陶鈍,曾寄語給劉蘭芳:“岳飛愛國,陳毅忠黨。說好兩傳,此生不罔。”說好《一代儒將陳毅》也算了了一樁心愿。她又表示,之所以敢闖評書禁區,說《紅樓夢》,是想通過評書這門通俗藝術,“對這一文學經典做一普及,讓它家喻戶曉,國人都知道自己的經典那多好!”學而不厭。
在她當了鞍山曲藝團團長後,除了演出,還得管理,劉蘭芳就到鞍山黨校學習經濟管理的大專課程。來到中國曲協後,面對全國曲藝這么個大攤子,她又毅然考取了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完成了12篇論文,2005年順利畢業時,劉蘭芳哈哈大笑:“藝無止境就是學無止境,我60周歲終於又完成了一個心愿!”其實,學習不輟已成為劉蘭芳的生活態度,她從小就敏而好學,廣拜名師。成名之後,對前藝人和同行的獨家絕技,她都廣收博採。如趙玉峰的表情,袁闊成的利落,楊田榮的口技,都對她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她還專程到南方,向王麗堂學習揚州評話的細而不膩;向河南老藝人丁化南學習武功和拳式;參加書會如饑似渴地向民間藝人學習。她訪古攬勝,深入生活,拜訪英雄模範人物,下基層為各地民眾演出。每到一地,都能學到新的東西,結交新的朋友。她說:“評書藝術來源於大千世界,參觀訪問,就是開拓生活視野。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是要做個有心人,處處留心皆學問,世情練達皆文章啊。”谷穗空癟,就高傲地舉頭向天;谷穗飽滿堅實,則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的母親。劉蘭芳就是充實的谷穗。
易中天“品三國”和于丹“講論語”是不是評書,劉蘭芳分析道,他們的演講很好,借鑑評書的形式,填充知識的內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們勝在知識上。“我要知道那些個知識,再讓我用評書表現出來,效果肯定會更好。”她那認真的神態,把不甘人後、自強不息的性格顯露無遺。劉蘭芳不諱言曲藝發展已不如自己當年“說岳”時火爆,她說,曲藝講“繼承傳統,改革創新”,繼承傳統就是為了練好基本功,創新則是要做到讓觀眾愛聽,愛聽這一點應向易中天和于丹二位看齊。劉蘭芳強調曲藝人才要耐得住冷板凳,“台上一分鐘”得“台下十年功”,才能不擺花架子,對得起聽眾、觀眾。“當今中國,經濟騰飛,國企脫困,私企繁榮,社會發展才會有歌舞昇平,百姓物質有了、腰包鼓了,就會尋求精神文化享受,文化發展到了好時期。”劉蘭芳說,文藝工作者應該深入基層,創作出向上、愛國的好作品,評書就是要用“民族魂”溫暖大眾的心,如此,才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

個人生活

愛人

王印權,1940年生,筆名竹曲。遼寧省遼陽市人。從小酷愛曲藝,曾隨父學習評書。1960年參加鞍山廣播電視藝術團。1961年調入鞍山市曲藝團,同年,到天津拜著名快板書大師李潤傑為師學藝。1963年向著名西河大鼓創始人趙玉峰學習評書《三俠五義》。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說唱藝術中心常務理事、中國快板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二級編劇。1979年與劉蘭芳合作整理編寫了評書《岳飛傳》,榮獲全國廣播評書一等獎。後又整理改編了評書《楊家將全傳》《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小將岳雲》《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紅樓夢》等均已出版。

兒子

劉蘭芳的兩個兒子都是演員,大兒子叫王岩,在二炮話劇團說快板,二兒子叫王玉,在煤礦文工團說相聲。劉蘭芳說:“我們夫妻兩個年輕的時候,工作太忙,沒能照顧好他們,倆孩子都沒上大學,我們也不指望他們出大名,能過日子就行。”因為家人都是演員,所以很難有時間聚到一起,劉蘭芳最高興的事就是一大家子人能聚到一起吃頓飯。

活動年表

劉蘭芳劉蘭芳
2005年5月15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初八日:中國曲藝家赴太行老區慰問演出活動啟程
2005年5月16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初九日:中國曲藝家赴太行老區慰問演出活動抵達陽泉
2005年5月19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十二日,晚:南陽市首屆“大調新韻”曲藝大賽閉幕
2005年5月27日,農曆乙酉年四月二十日:中國曲藝界紀念陳雲誕辰一百周年
2005年7月8日,農曆乙酉年六月初三日,晚:第五屆中國曲藝節開幕
2005年7月29日,農曆乙酉年六月廿四日,晚:第五屆中國曲藝節天津專場演出在京上演
2005年8月6日,農曆乙酉年七月初二日:圖書《相聲文集》出版
2005年9月24日,農曆乙酉年八月廿一日,晚:廉政相聲專場演出舉行
2005年10月11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初九日,晚:“活力泉州”中國曲藝巨星專場晚會舉辦
2005年10月22日,農曆乙酉年九月二十日:李潤傑金像獎快板新作展演舉行
2005年11月14日,農曆乙酉年十月十三日:第三屆安徽省曲藝節落幕
2005年12月15日,農曆乙酉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揭曉
2006年2月10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十三日:廣東省青少年曲藝人才培訓基地落成揭牌
2006年2月10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十三日:2006年廣東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舉行
2006年2月23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廿六日,14時:北京曲藝演員聯手倡議抵制“三俗”
2006年3月15日,農曆丙戌年二月十六日,20時50分:首屆全國3•15曲藝晚會播出
2006年4月2日,農曆丙戌年三月初五日:北京天橋曲藝茶社重新開張
2006年6月3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初八日:“媒體專家談相聲”論壇舉行
2006年7月29日,農曆丙戌年七月初五日,上午:武漢說唱團晉京暨夏雨田優秀曲藝作品與先進事跡研討座談會舉行

2006年8月10日,農曆丙戌年七月十七日: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揭曉
2006年8月11日,農曆丙戌年七月十八日:《你知道不知道》作品研討會舉行
2006年9月21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九日,晚: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三場
2006年10月9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十八日,10時:關學曾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2006年10月15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廿四日,晚:第三屆廣東省“曲協杯”曲藝大賽閉幕
2006年12月7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七日,9時:趙錚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2006年12月11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一日:2006濟南國際幽默藝術周第四天
2006年12月22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初三日,上午: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2007年1月22日,農曆丙戌年十二月初四日,下午:《逗你沒商量——相聲界的奇聞趣事》天津簽售會舉行
2007年1月27日,農曆丙戌年十二月初九日,下午:中國曲藝家協會青少年培訓基地剪彩揭牌儀式舉行
2007年2月8日,農曆丙戌年十二月廿一日,下午:慶祝百姓書場兩周年專場演出舉行
2007年3月1日,農曆丁亥年正月十二日:2007年馬街書會開幕
2007年4月8日,農曆丁亥年二月廿一日,晚:趙學義曲藝藝術成就展舉行
2007年4月9日,農曆丁亥年二月廿二日,晚:《百年風韻》評劇精品晚會舉行
2007年4月20日,農曆丁亥年三月初四日:“皖豫晉贛湘鄂中部六省曲藝大賽(小壺天杯)”暨“生活與思想:當下曲藝創作研討會”舉行
2007年5月13日,農曆丁亥年三月廿七日,9時30分:趙世忠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2007年9月11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初一日: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預賽舉行
2007年11月1日,農曆丁亥年九月廿二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
2007年11月4日,農曆丁亥年九月廿五日:大興周日相聲俱樂部成立
2007年12月10日,農曆丁亥年十一月初一日,晚:天津紀念馬季從藝50年曲藝專場晚會舉行
2007年12月18日,農曆丁亥年十一月初九日:徐勍從藝60周年研討會及紀念活動舉行
2008年1月2日,農曆丁亥年十一月廿四日:紀念高英培誕辰80周年追思會舉行
2008年1月25日,農曆丁亥年十二月十八日,19時30分:山東省曲藝家協會2008迎新春曲藝名家喜樂會舉行
2008年3月30日,農曆戊子年二月廿三日,下午:“祝賀相聲大家蘇文茂從藝65周年”大型理論研討會舉行
2008年4月21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十六日:“慶五一,迎奧運”中國曲藝快板藝術精品邀請展舉行
2008年4月24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十九日,中午:張志寬、王印權、李少傑代師收徒劉培安
2008年5月11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初七日:“中國曲藝名家赴歐演出團”2008年巴黎演出
2008年5月17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十三日:北京“百姓書場”為四川汶川地震舉行慰問演出

2017年7月8日,麥子店街道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暨第七屆“國際社區文化季”開幕式活動在鳳凰中心舉行,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劉蘭芳出任麥子店街道文聯合主席。

所獲榮譽

2010年10月23日,第六屆曲藝牡丹獎頒獎晚會在寧舉行,劉蘭芳獲得表演獎。

2011年4月24日,劉蘭芳獲第12屆中國時代新聞人物稱號。

綜藝節目

天天向上20110408

影視作品

首播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3 精忠岳飛 說書人 鞠覺亮 黃曉明;林心如;吳秀波;羅嘉良
2004 小兵張嘎 說書人 徐 耿 謝孟偉;張一山;王莎莎

人物軼事

1982年,劉蘭芳到天津演出,一下火車就被車站廣場上的環衛工人認出來了,“您是劉蘭芳吧?”“是我。”“您的《岳飛傳》太好了,給我們說一段吧!”“好啊。”劉蘭芳毫不猶豫,當即在馬路上擺開架勢,為圍觀的民眾表演了一段《岳飛傳》。
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012年11月29日在北京落幕,姜昆當選為新一屆主席,羅揚、劉蘭芳被推舉為名譽主席。
評書大師劉蘭芳作客《經典對話藝術家》
著名評書大師、曲藝大師劉蘭芳走進由“華語音樂家協會”、“華語電台聯盟”、“華語音樂排行榜”共同策劃的文藝名家專訪欄目《經典對話藝術家》與《華語音樂排行榜》創始人合力一起講述“文藝中國”的變遷,重溫中國曲藝、評書的經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