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華

侯耀華

侯耀華,中國戲劇影視研究院副院長兼藝術總監。相聲大師侯寶林次子,侯耀中之弟,侯耀文之兄,大學文化程度,長期活躍在文藝舞台,在相聲、小品、話劇、主持等方面都有膾炙人口的表現。侯耀華出生光輝的藝術世家,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從小受家庭的影響,侯耀華最嚮往的就是舞台,希望能做一名相聲演員,但父親並不希望他子承父業,甚至不希望他去從事表演的行當。經過多年的奮鬥,侯耀華沒有依靠父親的名氣,也終於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舞台。1946年,侯耀華出生在北京,在他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是儉樸而嚴厲的,而且永遠都那么忙碌。“在節假日能去看父親的演出,是一件最高興的事情,而且我兒時的偶像就是父親,不僅因為他在相聲舞台上的風光,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愛戴。”無論是對父親的相聲,還是母親的京劇,侯耀華從小就充滿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嚮往卻並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一來,父親覺得藝術擱在那兒不能說明我們能幹,希望我們能有一技之長。二來,父親希望我們多學點兒文化知識,家裡能出個工程師或者科學家。”雖然在父親面前只能壓抑自己對相聲的興趣,但侯耀華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塊表現自己的小小舞台,經常在學校表演。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侯耀華侯耀華
侯耀華出生光輝的藝術世家,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從小受家庭的影響,侯耀華最嚮往的就是舞台,希望能做一名相聲演員,但父親並不希望他子承父業,甚至不希望他去從事表演的行當。經過多年的奮鬥,侯耀華沒有依靠父親的名氣,也終於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舞台。
1946年,侯耀華出生在北京,在他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是儉樸而嚴厲的,而且永遠都那么忙碌。“在節假日能去看父親的演出,是一件最高興的事情,而且我兒時的偶像就是父親,不僅因為他在相聲舞台上的風光,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愛戴。”無論是對父親的相聲,還是母親的京劇,侯耀華從小就充滿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嚮往卻並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一來,父親覺得藝術擱在那兒不能說明我們能幹,希望我們能有一技之長。二來,父親希望我們多學點兒文化知識,家裡能出個工程師或者科學家。”雖然在父親面前只能壓抑自己對相聲的興趣,但侯耀華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塊表現自己的小小舞台,經常在學校表演。
22歲那年,侯耀華聽從父親的話進廠當了一名工人。這一待,竟然是14年光景。“車鉗銑刨磨,我什麼都懂,總之工廠里能幹的活兒,我基本上都摸到了。即使到現在還能幹得了,我家裡現在還有車床。”雖然在工廠的日子距離自己鍾愛的表演事業越來越遠,然而多年以後再回憶起當年的那段時光,依舊是極為難得的積累生活的過程。“說心裡話,工廠的那些老工人師傅身上那種發光發亮的東西,直到今天對我的生活還有影響。”

文革傷痛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使得侯耀華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靜,父親侯寶林被送到淮陽五七幹校勞動改造,家庭里的其他成員也被四處下放。侯耀華與外婆留在了北京,他別無選擇地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那時我們一家8個人,一共才80元生活費。錢不夠花只好變賣家裡的東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賣了我母親7件皮襖,才賣了21元錢。”父親被下放農村後,家裡幾個兄弟姐妹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弟弟侯耀文從1965年到1975年這十年間,除了偷偷摸摸回家打個照面,幾乎跟家沒有公開的來往,因為要他劃清界線;妹妹插隊走了快8年才和家裡聯繫;我哥哥也參軍去海南島了。”侯耀華一再表示,不太願意回憶那十年的很多事兒,因為會牽扯到很多人,而且痛苦的經歷不想再回首。

重新登台

“文革”陰霾散去之後,眾多遭到迫害的藝術家重新走上了舞台,相聲大師侯寶林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位,侯耀華的弟弟侯耀文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而侯耀華依然是一名普通工人。幸好在工廠沒有人阻礙他嶄露喜劇天賦,根據自己在文革中的所見所聞,侯耀華創作了相聲《江青獻醜記》,並和煤礦文工團的王京晨搭檔,參加了慶祝打倒四人幫的演出。可侯耀華在台上緊張得不行,而且說的相聲也被弟弟稱作是“對口詞”(即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誦)。“我父親幹得如此好,而我卻說成‘對口詞’,真是對不起祖宗,我當時覺得自己不能再說相聲還是回到工廠繼續做工人吧。”

主要作品

電影

1988年《頑主》
1997年《編輯部的故事之萬事如意》;
1996年《減肥旅行團》;
1998年《沒事偷著樂》飾動遷隊隊長。

喜劇

侯耀華侯耀華
《侯大膽》
《拍電視》
《戲迷》
《點兒點兒點兒》
《禮下於人》
《釣魚》
《鄉長和八路》
《特邀演員》
《哥倆未必好》
《荒誕法庭》
《丟表》
《丟車》
《雕塑》
《排練》

電視

1988年《大馬路、小胡同》
1990年《編輯部的故事》飾余德利
1996年《請撥315》飾馬大同
2001年《永不回頭》飾公安局長
2009年《密戰》飾林孝廉
2009年《小房東》飾劉四爺
2010年《前妻的車站》客串
2011年《窮孩子富孩子》飾教師
2011年《公主出山》飾王爺
2013年《囍事兒一串串之福山戀》飾李學習

主持節目

北京電視台《非常接觸》
北京電視台《東芝動物樂園》
山東齊魯電視台《家家樂天天》

廣告代言

2009年6月,參與有多位演藝明星組成的演唱陣容,演唱錄製由著名網路音樂人拍檔玉鐲兒、尹子創作的國慶獻禮歌曲《我的中國我愛你》MV。
2012年3月19日起正式加盟廣西衛視,主持懸疑警世欄目《警戒線》

公益活動

2007年6月22日,中國明星桌球隊成立。作為隊長之一,侯耀華先後帶領眾多明星參加《溫暖西部工程》捐助、明星坐公交愛藍天、貴州奧運倒計時點火等公益活動。
2007年10月,侯耀華受香港佛教文化產業邀請,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佛樂演唱委員組)
2011年1月,著名表演藝術家侯耀華攜手“愛遍中國貧困助學計畫”,受邀出任本活動的公益大使。另外,袁泉沙寶亮、呂薇、旭日陽剛等影視明星,出鏡拍攝本活動的公益宣傳短片。
“愛遍中國貧困助學計畫”由愛遍中國節目組攜手社會各界力量聯合推出,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扶勤不扶懶”的資助原則,資助各地18歲以上貧困青年,讓其學費路費食宿等都不用花一分錢,來北京學習汽車駕照、攝影攝像、影視動漫、廚師、麵點蛋糕、計算機、汽車維修等數十種就業技能,助其成為社會所需人才,改善其就業和貧困家庭收入,改變其人生道路使其終生受益。
侯老師受邀出任公益大使,將還兼任愛遍中國貧困助學計畫的藝術課教師,屆時將為來京學習的貧困青年職業素質與藝術課。

個人生活

兒子侯軍

侯軍侯軍
侯耀華的兒子叫侯軍,在央視主持一個教人做菜的節目《天天飲食》,兒子也和他一樣想學相聲。侯軍說:“我國中時就想學,可爺爺不讓,後來我跟三叔侯耀文都說好了,他們單位準備接收我,可爺爺還是不同意。侯寶林不同意侯軍學相聲和當年不同意侯耀華說相聲一樣,希望自己的後人先學一門安身立命的本事,於是侯軍只好學了廚師。侯耀華說:“我平常對兒子的教育是不大過問的,可我父親當時一定要讓侯軍學會安身立命的本事,他只好在廚師和醫生間選擇了當廚師。不過,他也沒正經當過廚師,畢了業馬上就當老師了,後來又到國外去學習了幾年,回來以後就開始做這《天天飲食》節目了,據說這個節目很多年輕人喜歡看呢。”

外甥女

2014年9月7日《我不是明星》三胞胎姐妹經典重現女版小虎隊《青蘋果樂園》,而這三位正是相聲大師侯耀華的外甥女。她們的舅舅侯耀華也到現場為她們的表演加油助威。

人物爭議

虛假廣告

名人代言本沒有錯,但虛假代言則會帶來被動,而虛假代言後的狡辯則會陷於完全被動。眼下,知名藝人侯耀華正處於這種完全被動的情況。之所以處於被動,是因為他的十則虛假廣告代言以及其的誇張式危機應對。
根據2009年11月1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出的通報,著名演員侯耀華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10個虛假產品廣告,這些產品包括澳鯊寶、伯爵養生膠囊、杜仲降壓片、黃金九號、康大夫茶愈膠囊、渭腸益生元、亞克口服液、加拿大V6膠囊、角燕G蛋白、方舟降壓儀等。以上產品中的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均未經行政許可部門批准,均使用演員做主持,使用專家、患者、消費者名義和形象做證明,且均含有其他違法內容。
第一、混淆“誇張”與“虛假”概念,沒有進行真誠的溝通。
在危機情況下,堅持“危機公關5S原則”中的“真誠溝通原則”,是取得公眾認可,變被動為主動的重要途徑。在侯耀華的代言危機應對中,他用類似於藝術的手段,輕而易舉的混淆了“誇張”與“虛假”兩概念,迴避了自己虛假代言的事實,顯然沒有就個人的代言行為進行反思,其輕率而非真誠的言語換來的只能是公眾對其更大的追問與質疑。
第二、藝人也要注意個人聲譽問題。對於藝人來說,其個人良好的聲譽,是他們從事藝術與獲得廣大觀眾喜愛的根本。通過輕率的虛假廣告代言與誇張式的危機應對,我們可以看出侯耀華先生並沒有重視個人聲譽問題,這顯然不利於其今後的個人藝術生涯,這一點也希望有關藝人能夠高度重視。
第三、有關方面要加強藝人代言廣告的監管。就現實來看,名人廣告代言的效果明顯,是眾多廠商喜歡採用的產品推廣方式,因此在我國藝人代言廣告層出不窮,涉及眾多行業與品牌。而現階段,我們廣告類法律法規沒有針對藝人代言行為約束的條款,希望這一問題能夠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2015年9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2015年涉嫌違反《廣告法》的十大典型案例,侯耀華涉嫌虛假宣傳被通報。“國寶十絕—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廣告,由河北信超企業管理諮詢公司製作、發布,其內容含有利用虛構的“由國際收藏家協會監製”、“限量發行”、“中國夢文化惠民工程”,誇大該書畫為收藏品且具有較大升值空間,宣稱其書畫是“免費贈送”消費者。這則廣告利用知名藝人侯耀華等人員進行涉嫌虛假宣傳,提升自身產品影響力。經工商部門調查核實,所謂的“傳世名畫”只是浙江某工藝品廠生產的絲綢制印刷品,誤導了消費者。

難忘

1982年,36歲的侯耀華出演他的第一部電視劇《尋訪畫兒韓》,雖然戲份很少,卻開啟了他日後的影視之路。雖然剛進劇組只是個劇務,6年中也沒機會再演戲,但侯耀華一直在等待機會。1988年,機會終於來了,侯耀華先是到天津拍攝了電視劇《大馬路,小胡同》,隨後又接拍了《頑主》等影視劇,到了1991年的《編輯部的故事》,侯耀華已經頗有名氣了。侯耀華說,他拍《編輯部的故事》的時候,正值父親住院,當他把做好的部分錄像帶給父親看時,父親那句評價讓他至今難忘。“我父親說,‘行,餓不死了’!你知道當時像我父親能有這么一句話,對一個人的作品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對他來說,這已經是很高很高的評價了。”侯耀華說,令他終生遺憾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父親去世時他竟然連最後一面也沒能見到。

糗事

從1990年開始,侯耀華相繼和宋丹丹表演了《賣畫》、和郭達表演了《戲迷》等小品,他的喜劇才華和自身的優勢逐漸在小品表演中展現出來。但因為演小品笑場,侯耀華被弟弟侯耀文狠狠地批評了。“有一次我和郭達合作小品,因為郭達那天沒刮鬍子,而且頭髮卷卷的,我看他就像一個大毛猴,我在台上樂得受不了,竟然笑得躺在台上了。當時侯耀文跟我急了,他生氣地說‘有你這樣的嗎?你笑場了’,這也是唯一一次侯耀文跟我真急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