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元

嘉慶末年三月,新場周圍百里地方,瘟疫與饑荒相併為災,開元約人同置義冢,施棺木,收殮數千具屍體。 道光十四年(1824),縣境大饑荒,開元主動拿出大米,在街上設點煮粥施濟,饑民多得以活命。 次年,開元病逝,大眾無不念其善行。

秦開元(1785-1835),字丹書,號秋田,黔西州新民里新場(今金沙縣城關鎮)人。幼讀儒書,嘉慶元年,中大定府癢生。家為新場大富,有“秦半街”之稱。開元為人樂善好施。嘉慶末年三月,新場周圍百里地方,瘟疫與饑荒相併為災,開元約人同置義冢,施棺木,收殮數千具屍體。道光十年(1820),感沙南門橋久土圮,交通不便,自捐家資,延請工匠修五孔大石橋,後人訛音為“嗩吶門大橋”,亦稱“秦家大橋”。開元還捐資修學校,將原設駱公祠的教館遷至新校。道光十一年(1821),黔西知州吳蘭雪巡視新場,將此校命名為“玉屏新院”,開元與舒懿璋等人捐銀購買田產,每年收租作教師薪金和學生膏伙費用。同年修字型檔,刊善書。並修黑神廟,廟內設義學(今三小址),又監修義館,收養鰥寡孤獨無依無靠之人。道光十四年(1824),縣境大飢荒,開元主動拿出大米,在街上設點煮粥施濟,饑民多得以活命。次年,開元病逝,大眾無不念其善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